【新浪游戏授权刊载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光环》的故事并不会随着士官长的传奇终结而结束,但我们知道,在这个宇宙里还有小说、漫画、电影补完着这个传奇世界观的一切。作者@TigerPapa 简单的介绍了这片很多玩家还不熟悉的《光环》新世界。

2015年对于《光环》来说是一个大年:中国版《光环:士官长合集》正式上市终于把这个传奇游戏系列带给了中国玩家;在全球,《光环5:守护者》(Halo5:Guardians)即将发售则正式开启了士官长的次世代之战。这款曾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电子游戏产业面貌的太空史诗从最初的一款电子游戏,最终形成为一个拥有独特世界观并不断吸引新玩家加入的文化现象。

从系列的第一款作品《光环:战斗进化》(Halo:Combat Evolved)于2001年推出以来,《光环》主题小说、漫画以及电视剧集就一直在不断扩展《光环》宇宙,直到今年的10月20日,《光环》系列将随着新作的发售再次掀起一波新的高潮。然而在这个即将迎来的新的篇章里,相当多的线索和背景实际是起源于这些源自这些周边产品所扩展的《光环》世界观。
所以对于《光环》粉丝来说,仅仅只关注于游戏本身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相当多的了解《光环》系列的机会。从系列最初的缔造者Bungie再到343 Industries,两家《光环》开发商花费了相当多的精力构筑《光环》宇宙的故事,甚至将这种世界观的构筑衍生到了《光环》中的方方面面。迄今为止,《光环》系列一共出版了14部小说,1个短篇故事,6套漫画以及1套《光环漫画小说》( Halo Graphic Novel),甚至还有一部名为《航向黎明号》( Forward Unto Dawn)的电影剧集,还有作为宣传材料的《哈尔西博士的日记》(Dr. Halsey’s journal)以及一款名为《I Love Bees》的ARG游戏。
当然随着微软对于《光环》系列越来越大的野心,这个早已超越了游戏范畴的伟大系列在未来也将会有更多动作,包括之前推出的由 Ridley Scott担任执行制片人的剧集《光环:夜幕降临》(Halo:Nightfall),我们甚至还不应该忘记由《第九区》( District 9)导演Neil Blomkamp执导、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制片的《光环》真人电视剧集。

可以说从初代《光环》开始,这款游戏名作就凭借着宏大的世界观和故事设定引爆了无数创作者、艺术家以及电影制作者的想象力并持续至今,而他们的合力创作又最终完善了《光环》的宇宙。其中一些游戏主题小说也不是简单地把《光环》小说化,比如William C. Deitz的《洪魔》( The Flood),甚至一些作品完全可以当作独立成篇的宏大故事,比如由Karen Traviss的Kilo-5小队三部曲(Kilo-Five Trilogy)。
可以断定随着诸如《光环:夜幕降临》以及John Shirley的小说《光环:破碎循环》( Halo: Broken Circle)的推出,《光环》世界观的扩展也将会越来越宏大。
所以,光环粉们,当你想深入了解这个充斥着斯巴达战士和太空陆战队员的宇宙时,我们到底该从何翻起呢?

小说
以《光环:战斗进化》为时间原点,首先从这个时间点之前的相关书籍开始了解光环宇宙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由Eric Nylund创作的《光环:致远星的沦陷》 (The Fall of Reach)可以说一本最佳的《光环》入门读物,同时本书也是《光环》系列的第一本小说,在本书中我们可以一窥士官长作为斯巴达战士训练的细节,同时也从侧面了解到星盟与人类血腥战争后的残酷现实。同时《光环》中许多占有重要地位的角色也在本书中登场,比如斯巴达战士卡特-052以及士官长曾经效力的斯巴达蓝队中的角色,这些斯巴达战士之间的战友情谊几乎贯穿了整部小说以及之后的系列小说作品。值得一体的是本书还有同名漫画,同样是基于小说改编。
《光环:致远星的沦陷》之后,官方同时出版了《洪魔》、《初次反击》( First Strike)、《奥星的幽灵》( Ghosts of Onyx)以及《丰饶星战役》( Contact Harvest)和《科尔协议》( The Cole Protocol),继续讲述斯巴达蓝队与灰队的故事。
由Karen Traviss撰写的Kilo-5三部曲则直接沿用了之前小说的设定并引入了一些新的角色。在作者笔下,由海军情报局主导的斯巴达计划本身在道德上就不被世人所接受,甚至士官长为了人类而奋战并为之努力的一切也超脱了征兵广告的范畴,前线士兵们为之依赖的情报部门背地里甚至还会把武器赠予敌手。
就之前提到的这些小说而言,大部分把视角集中在士官长的朋友以及盟军之上。这就让光环小说系列中的“先行者三部曲”(《光晕:冥冢》( Cryptum)、《光晕:原基》( Primordium)和《光晕:静默》( Silentium))显得尤为特别,因为本系列触及了《光环》宇宙更为久远的历史。这套由Greg Bear一手打造的小说与《光环4》( Halo 4)有着直接联系,甚至在一些角色的塑造上比游戏原作还要全面。抛开与游戏的联系,这套小说看起来更像是一套原创科幻小说作品。
当然,如果你对《光环4》中提到的先行者非常有兴趣,那么这套设定于游戏系列十万年之前的小说将会对这个神秘种族有着相当多的阐述,包括他们的背景和文化。另外值得一提的则是最新出版的小说《光环:破碎循环》,本书聚焦于光环中另一大势力——星盟的过往历史。
作为短篇故事集的《光环:进化》 ( Evolutions)则涵盖了一些能够帮助粉丝们了解光环宇宙的有趣故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短篇《人性之殇》 (Human Weakness),补完了《光环2》与《光环3》之间的空白,除此之外《蒙娜丽莎》 ( Mona Lisa)也是值得一读的短篇佳作。这些短篇作品虽然是各自从一个片段描绘了光环宇宙中的景象,但正是这些细节之处的描写使得光环宇宙更为真实可信。

漫画与图像小说
首先是由漫威(Marvel)出版《光环:漫画小说》,本书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一本以多视角介绍光环宇宙的故事选集。以短篇“装甲测试” (Armor Testing)为例,主要讲述的是斯巴达战士 Maria-062 空降测试雷神锤盔甲并与地狱伞兵周旋的过程。而在另一个名为“打破隔离”(Breaking Quarantine) 的故事中,则描写的是约翰逊中士是如何在洪魔爆发的04环带中逃出生天的。
《光环3》游戏的开始,并不是承接 《光环2》的结束,其间的剧情则是由漫画《光环:起义》(Uprising)承上启下。而漫威还出版了以分别以斯巴达黑队以及ODST战士为主角的《血脉》(Bloodline)以及《地狱伞兵》(Helljumper),两者均分别由5册漫画组成。
除漫威外,黑马漫画(Dark Horse)也出版过两套《光环》系列漫画:《起源》(Initiation)讲述的是斯巴达四期指挥官莎拉·帕尔默(Sarah Palmer)的故事;《恶化》(Escalation)则除了帕尔默之外,还聚焦在无尽号指挥官托马斯·拉斯基(Thomas Lasky)以及其他斯巴达四期战士上,主要故事为诸位主角是如何卷入一场可能会导致星盟内部全面战争的谈判之中的。
总体而言,如果你想通过漫画了解《光环》,那么可能最好的启蒙漫画是《起义》,或者你应该阅读一下《光环:漫画小说》来作为《光环》漫画的尝鲜。

影视作品
同样在影视领域,《光环》也有着类似于《光环:漫画小说》一样的故事选集式的存在——《光环:传奇》(Halo:Legend),这套《光环》动画由动画版由7部短片组成,并交给6家不同的动画工作室分别打造。不过其中的部分故事与系列主线并非完全吻合,比如“包裹”(The Package),讲述的是士官长与蓝队救回哈尔西博士的故事。以及另类的“Odd One Out”,讲的是一位完全恶搞的角色斯巴达-1337的幽默故事(因为剧情和主角过于脱俗,本集也是唯一不被承认为正史的一集)。
网络系列剧集《航向黎明号》则则集中在《光环4》中的角色拉斯基的历史中,其中也涉及到了部分士官长的镜头,交代了“老司机”同志于士官长的结识过程。当然《航向黎明号》并非是第一步基于《光环》系列的剧集电,曾作为《光环3》宣传预告短片的《光环:登陆》(Halo :Landfall)才是。
去年伴随《光环:士官长合集》同步推出的《光环:夜幕降临》则首次着重描绘系列的全新角色——斯巴达四期战士特工洛克(Agent Locke),一位即将在《光环5:守护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

红对蓝
完全由粉丝打造的《红对蓝》(Red vs Blue)系列可以算得上是对于《光环》的另类演绎,难得是该系列完全做到了源于《光环》最终超脱于《光环》,不过对于已经有13季之长的该剧集来说,《红对蓝》身上的《光环》烙印几乎无法磨灭。
就故事本身而言,《红对蓝》只有极少部分牵涉到《光环》系列,甚至士官长的名字也只是在第一季中被提到而在之后则决口不提。当然本作依然无法避免诸如动力装甲以及人工智能这样的《光环》招牌特色,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讲述一群太空陆战队员和倒霉的超级战士的搞笑故事。
《红对蓝》起初只是一群爱好者业余时间鼓捣出来的游戏引擎电影(Machinima)剧集,最终随着该剧越来越火爆这群年轻人们最终成立了一家名为RoosterTeeth公司全力运作该系列,所以不管你是否对《光环》系列有所了解,这部高质量的搞笑喜剧依然值得推荐。(作者:@TigerPapa 编辑:Se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