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赛车游戏历经二十年以上的发展,也有着自身的变化,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赛车游戏是竞速游戏的一环,卖点多集中在比赛本身,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剑走偏锋,鼓励大家追求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飚速,碰撞,破坏欲望,甚至犯罪机会——这说的当然不是《侠盗猎车》——虽然很多玩家的确把GTA系列当成另类的赛车游戏来玩。而《极品飞车》系列也时常因为游戏中有大量超速、非法飙车乃至跟警车对撞的设计,导致部分豪车品牌担心影响形象而不愿意授权,2006年因为在一起飙车造成的车祸案现场发现了极品飞车游戏,导致游戏备受批评,之后系列在这方面有所收敛,开始于开场动画中安排知名人物、偶像以及模特儿等给予玩家忠告,强调玩家应该仅限于游戏中进行赛车,而于现实生活中应小心驾驶。
这方面的代表同样也还是R星出品的另一系列游戏,《湾岸午夜俱乐部》(Midnight Club)。主题正如其名是午夜的非法飙车。游戏中全球的非法街头飙车好手们将齐聚一堂,在洛杉矶、巴黎和东京展开一场激烈的街头飙车比赛。没有任何的规则,你可以选择陷害你的对手、抄近道、或者以任何的驾驶方法到达终点。欧美玩家对这系列作品的强力支持让游戏三代PSP版最终取得了超过三百六十万份的销量,也是少有的在掌机上取得最高销量的竞速游戏。

与之完全相反的是,赛车游戏发展出来的另一个分支则是典型的全年龄向游戏,甚至完全适合一家所有人的大众娱乐,而这方面最成功的范例——当然不是《跑跑卡丁车》而是《马里奥赛车》。虽然或许不少人觉得将其算入赛车游戏有些“以大欺小”,但《马里奥赛车》这方面的成绩实在惊人,不管最初是否借助了马里奥的东风,现在这系列都大有资格独立出来和任何一款其他游戏在销量上叫板,Wii上的《马里奥赛车》以近三千五百万的销量独占竞速游戏的第一位,而第二位就是NDS上的《马里奥赛车》,哪怕历代销量最差的WiiU版《马里奥赛车8》也是五百万级别可以吊打九成以上的其他赛车游戏。

和《马里奥赛车》的例子类似,不少“另类”的赛车游戏都往往借助其他游戏,乃至其他文化的角色形象来推广,任天堂自己的一干明星不用说,索尼有《古惑狼赛车》、世嘉有《索尼克全明星赛车》,其他如辛普森,星战、乐高等文化品牌也都有过赛车游戏,而且不少卖得都相当不错,和其他赛车游戏相比这类作品更需要的则是创意,让大家能轻松地享受游戏。

至于更多的赛车游戏,或者说竞速游戏这里实在无法一一细述,毕竟官方统计里已经高达3000款以上。大家或许比较熟悉的名字还有索尼PS3上的独占游戏《机车风暴》系列(MotorStorm)、世嘉的另类赛车游戏《疯狂出租车》系列(Crazy Taxi)、EA在极品飞车外收购的另一款《火爆狂飙》系列(Burnout)、F1方程式锦标赛的官方授权游戏《格兰匹治大赛》系列(Grand Prix),以自由DIY改装组合为卖点的《超级房车赛》(Race Driver)系列……实在是数不过来。


而最近几年,在新一代主机上也有不少全新的赛车游戏亮相,如《驾驶俱乐部》、《飙酷车神》或是延期多次的《赛车计划》等,不难预测未来的竞速游戏会在画面,细节以及体感等各方面继续进化,一步步向着真实甚至超越真实的模拟方向而努力,对于诸多无法在现实中体验狂飙驾驶乐趣的玩家来说,赛车游戏长盛不衰的理由就在于此,“Fast & Furious”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最好的诠释,速度与激情。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