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良骨头丶|时间:2017-12-26 15:06:28

新浪魔兽世界专区>>正文

7.3.2刺杀贼研究 夜行毒药的详细机制及分析结论

摘要:7.32版本刺杀贼研究 夜行毒药的详细机制及分析结论。“夜行毒药”是什么?简单说就是享受到天赋[夜行者]加成的[致命药膏]。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技巧,让我们的致命药膏享受到夜行者全程50%的伤害加成。

  前言

  最近回来打一打阿古斯,决定把刺杀拾起来备用,最近也看到不少人询问“夜行毒药”相关问题,遂翻了翻我以前的贴子,发现我当时给出的解释是有错误的,重发一贴纠正一下。

  注意:如果你想要使用所谓的“夜行毒药”,最好认真的把这篇贴子的内容看完。 如果都不了解,又何谈使用呢?

  基础部分

  “夜行毒药”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享受到天赋[夜行者]加成的[致命药膏]。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技巧,让我们的致命药膏享受到夜行者全程50%的伤害加成。

  Q:全程? 即便我刷新了致命药膏,夜行者效果也不会消失吗?

  A:不会消失,只要这个毒药保持不断,它就一直是夜行毒药。

  注意,夜行者只作用于致命药膏的dot部分

  致命药膏分为2个部分:a部分为dot伤害,固定每3秒造成一次伤害。 如果在dot期间你触发了致命药膏,此时会立刻造成一次伤害,为b部分。而我们的夜行者,是只作用于a部分的。

  我们该如何触发它? 首先我们需要满足以下2个条件:

  1。 在潜行/消失状态下。 “夜行毒药”当然是需要夜行者buff支持才能实现的。

  2。此时目标身上没有致命药膏的减益效果。 “夜行毒药”并不能覆盖已有的正常致命药膏,想要实现它,我们只能在目标初始中毒时决胜负。

  那么这个机制是如何运作的?

  简单说,即“在脱离夜行者状态的同时,触发了致命药膏效果”,进一步分析/验证这个机制我们放到下文再说。先来思考一下,什么技能可以触发致命药膏?

  剧毒之刃(100%):它的特效是对目标释放你当前所使用的致命及非致命毒药,简单说就是100%上毒。 并且该技能本身是按正常概率触发毒药的。(比如你丢了一个剧毒之刃,有50%几率可以触发2次致命药膏)

  毁伤(75%):毁伤是由主副手武器同时攻击一次,而主副手的暴击/毒药几率是独立计算的,所以它触发致命药膏的几率为75%。

  刀扇(50%):按正常几率触发。

  毒伤(50%):它本身是会触发毒药效果的,但自身的“提高触发药膏几率”的效果,并不能加成此次攻击。(假设你现在没有毒伤buff,打出一个毒伤,这个毒伤仅有50%几率触发致命药膏,而不是80%)

  自动攻击(50%):虽然它并不是技能,但它也是可以触发夜行毒药的。(在夜行状态下使用自动攻击,并且该次自动攻击触发了致命药膏,那么该毒药必然是夜行毒药)

  淬毒之刃(50%):这个为90级的天赋技能,不要混淆了。

  君王之灾(0%):它并不能触发毒药

  锁喉(0%):它并不能触发毒药

  如果想要触发夜行毒药,我们需要在脱离夜行状态的同时,触发致命药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在夜行者状态下使用 剧毒之刃/毁伤/刀扇/毒伤/自动攻击/淬毒之刃来触发它,但从上毒概率上来看,我们应该:

  首选(剧毒之刃):

  如果我们想要确保“夜行毒药”的成功率,那么剧毒之刃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理论上它是100%能让我们成功的。一般来说,如果想要获得夜行毒药,我们只会选择剧毒之刃起手。

  次选(毁伤):

  用毁伤的好处是,伤害稍高一些,并且配合橙肩能获得更多的连击点,但缺点就是不如剧毒之刃来的稳定。

  分析与验证

  先从各个技能开始测试是否能触发夜行毒药:

  首先要确保的是,你触发的毒药确确实实是来源于这个技能,而不是这个技能带出的自动攻击,这样我们才能分辨究竟是技能触发了夜行毒药还是平砍触发了夜行毒药。(以防万一,我还确保了这些技能仅触发了一次毒药效果)

  a。 最先测试的是刀扇,刀扇可以远距离释放,当夜行刀扇触发毒药后,这个毒药一定是夜行毒药。 (这个样本数量有200次)

  b。 其次我测试了毁伤与淬毒之刃,利用“锁喉不破闷”的原理确保它们只造成了本身的伤害而没有带出自动攻击,结果同刀扇一样,只要这两个技能触发了毒药,那么这个毒药一定是夜行毒药。

  c。 上述2个测试已经可以证明我所说的触发机制是正确的,但这还不够,我们接着往下:

  剧毒之刃的实际触发概率≠100%?

  最后开始测试剧毒之刃,我本以为这是没什么意义的举动,但为了以防万一,我对着木桩biu了1个小时之久,我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d。 当我在近战距离使用剧毒之刃时,无论如何,该毒药一定是夜行毒药

  e。 而当我在远程距离使用剧毒之刃时,如果该剧毒之刃只触发了本身的特效(仅触发1次毒药),那么这个毒药必定是普通毒药,而不是夜行毒药。如果该剧毒之刃触发了2次毒药,那么这个毒药必定是夜行毒药

  f。 并且在实战中,d部分也是存在失败概率的,这让我困惑了许久,从理论角度它应该是100%成功才对,这是为什么? 无论是查询log还是不断增加尝试次数,都没有让我找到答案,不过通过一个冰法朋友,我想我应该找到答案了 —— 弹道与模型。

  1。 弹道飞行时间。 这类远程技能都是有着飞行时间的,而无论剧毒之刃是否已经造成伤害,只要我们按下这个技能,我们就会立刻脱离潜行状态(失去夜行者Buff),而此时剧毒之刃却还没有让目标染上致命药膏效果,自然就无法获得夜行毒药了。 (但我并没有找到方法来验证这一点,但“弹道”这个机制,在魔兽世界是存在的,比如冰法的“1+2”,法系职业起手预读“卡巅峰”,这是我所能找到最合理的解释了。)

  2。 模型。 目标的模型大小是会影响这类有着弹道的远程技能的,这是可以确定的。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部分Boss即便你选择近战距离剧毒之刃起手,夜行毒药也有概率失败的原因 —— 模型过大,导致剧毒之刃飞行时间变长了。

  结论:简单说,如果选择剧毒之刃起手,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贴近目标模型以提升夜行毒药成功率,以免剧毒之刃飞行时间过长导致夜行毒药失败。

  毁伤/刀扇/淬毒之刃触发夜行毒药的实际概率(自动攻击会影响触发夜行毒药的实际概率):

  测试毁伤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奇怪之处:毁伤触发夜行毒药的实际概率比理论概率(75%)高的多,这是为什么? 由于从log中我看不出什么问题,所以我选择最无聊的办法 —— 采集大量的样本进行统计。

  先是测试了100次毁伤触发夜行毒药的概率,而后200次,500次,1000次,最后得到的毁伤触发夜行毒药的成功率≈85%

  这个样本数量可能稍微少了点,但误差存在10个百分点这种小概率事件我想应该是不会发生的吧(笑),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实际成功率比理论成功率来得高? 我想也许是“自动攻击”的功劳:

  a。 盗贼的绝大多数攻击性技能在使用时都是会让你开始自动攻击的(君王之灾不会),而上文提到,在夜行状态下使用自动攻击,并且该次自动攻击触发了致命药膏,那么该毒药必然是夜行毒药。

  b。 而选择毁伤起手,实际上你造成的是三段伤害:自动攻击,主手毁伤,副手毁伤,也就是3次触发毒药的机会。

  c。 我们需要确认的是,当主副手毁伤未触发致命药膏,而该次自动攻击触发致命药膏时,该毒药是否是夜行毒药? 如果是,那么毁伤触发夜行毒药的实际概率就为 1-(1-50%)^3=87.5%,接近统计概率。

  通过大量测试与查询log,我得到了答案:是。那么,上述已经能够证明我所说的触发机制是正确的,但这还不够,我们接着往下:

  d。 顺着这个思路,我想通过利用锁喉来验证这一点,锁喉在使用是也是会带出平砍的,如果这个平砍触发了毒药,那么这个毒药会不会也是夜行毒药?答案:不是。那么d与c不就是相互矛盾的结论了吗?

  e。 改使用淬毒之刃,验证“毁伤/锁喉”哪一个才是那个个例: 测试统计100次淬毒之刃触发夜行毒药的概率情况,确保每次只造成了1次自动攻击与1次淬毒之刃的伤害,结果为成功74次,失败26次,成功率=74%,接近75%。 这足以说明锁喉才是那个个例,而不是毁伤。

  f。 刀扇测试结果同淬毒之刃。

  结论:毁伤/刀扇/淬毒之刃触发夜行毒药的实际概率分别为87.5%,75%,75%。如果想要从这三个技能中选一个作为触发夜行毒药的“开关”,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毁伤。

  实际应用

  那么,是否值得为了夜行毒药改变起手?

  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值得。 在目标版本的精通数值支持下,只要夜行毒药可以成功,它的收益是一定比起手的“夜行锁喉”或是“1s橙肩”的收益高得多的。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毁伤还是剧毒之刃起手?

  一般来说,只选择使用剧毒之刃,但上文也提到了,剧毒之刃存在“弹道与模型问题”,部分Boss模型可考虑使用毁伤起手。(具体有哪些我没测,太费时间了,大概就是越大只的越容易出问题)

  以下是基于橙肩的起手,后续参考我的上个帖子就好。(没有肩膀的君王使用时机有所不同,不过其他思路是一样的,触发夜行毒药后快速挂上锁喉与高星割裂进入宿敌爆发即可。)

  a。 剧毒之刃:剧毒之刃 → 锁喉 → 君王之灾 → 割裂 → 毁伤

  b。 毁伤:毁伤 → 割裂 → 君王之灾 → 锁喉 → 毒伤

  作者:无良骨头丶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享到:
分享页面到:
搜索需要的信息: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