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妖
人形的妖魔。珠晶曾经遇到过人妖,还差点儿送了命。女怪也是人妖的一种。
酸与
两人身长的蛇,四只翅膀三对脚。出现在《图南之翼》中的妖魔。
【挽的考补:那个不是有翼的蛇,而是蛇样的鸟。《山海经·北次三经》:“景山……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按山海经图册中所画,基本是只鸟的样子,颈尾为蛇状。】
挽君的说法是对的。小说中确实是把酸与描述为“两人身长的蛇”,因为那是从不懂妖魔的珠晶的角度观察的。不过,那个图册还真是……
褐狙
有红色狼头的妖魔。出现在《图南之翼》中,是更夜的朋友。
【挽的考补:这个我查久未果,要放弃了,才发现是日本那边写了别字。中文应为“猲狙”,这个“猲”字念ge(二声),本意即为巨大的狼。《山海经·东山经卷四》:“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
【挽月晓的补充:
“欽原(きんげん)鷄大の鳥。尾は鋭利な刃物のかたちで毒がある。”
--《山海经·西山经卷二》:“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畢方(ひっぽう)”无解释。
--这是中国挺有名的一种火鸟,俗称是“火老鸦”,谓以木竹燃烧声“哔烞”神化而来。《山海经·西次三经》:“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
这两种妖魔我还真没听说过(汗),是我孤陋寡闻?
妖魔喜欢在晚上行动,因为白天妖魔的视力相对较差。而且,妖魔的眼睛对移动中的物体比较敏感(怎么听起来像青蛙?)。血腥味会引来妖魔;玉则可以使妖魔迷醉,就像人醉酒一样。在黄海,妖魔会划分势力范围。另外,人们见到的妖魔只有雄性,从来没有人见过妖魔的野木。理论上说,妖魔是无法穿越严密把守的四令门的,也无法越过金刚山,但是,王失道的时候,原本消失了的妖魔还是会凭空地冒出来。或许,由于王气的削弱或消失,致使沉睡在地下的妖魔冲破了印封?——这只是猜测。
__________________
妖兽
《十二国记》中出现的妖兽主要是驯化了的骑兽。同妖魔相比,妖兽的种类少一些。
驺虞
动画里是白色的大老虎。《山海经
海内北经卷十二》:“(驺吾)兽,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乘之日行千里。”可能这就是驺虞。驺虞是最好的骑兽。尚隆的骑兽“玉”,利广的骑兽“星彩”,还有骁宗的骑兽都是驺虞。
三骓
马形妖兽,铃买过一匹三骓。《山海经大荒南经卷十五》:“兽,青马与赤马。”
孟极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兽,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是善伏,其鸣自呼。”珠晶的一匹叫“白兔”的骑兽就是孟极。
天马
《山海经北山经卷三》:“兽,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鸣自詨。”李斋的骑兽是天马。天马的性格温和。
駮
《山海经
海外北经卷八》:“兽,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十二国记》中的駮有这么厉害吗?怀疑。在故事里,駮既是一种骑兽,也是更夜的姓(驳更夜,“駮”是“驳”的古字)。
【挽月晓的补充:
“吉量(きつりょう)白い縞の美しい馬。”
--神马名,即“吉黄”、“吉良”。《山海经·海内北经》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这个马在记述上,与周王伯昌有关。
“赤虎(せっこ)宙を駆ける虎。”
--按《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所谓‘白虎’、‘血虎’、‘赤虎’:鬼头似虎的鬼王,以颜色不同而有不同名号。
“鹿蜀(ろくしょく)馬形で縞がある。空行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山海经·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多谢挽月晓大人。我确实是把吉量给忘了——写到这里我自己也晕了。
神鸟
凤凰
《山海经
南山经卷一》:“鸟,其状如鸡,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白雉
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卷二》,鸟。
【挽的考补:“白雉”在《山海经》中即有记之,然极简单,仅一句:“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鸟多白雉。”白雉者,亦称“白翰”,古瑞鸟。《太平御览》卷九一七引《春秋感精符》:“王者德流四表,则白雉见。”十二国中“白雉鸣位”当由此而来之。】
凤凰和白雉都是梧桐宫的神鸟。
动画里,特别是《月之影,影之海》里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妖魔和妖兽,也许可以在《山海经》中查到对应的名称吧,有兴趣的人可以试试看。《十二国记》中的很多妖魔和妖兽可以从《山海经》中找到,《山海经》中没有的,大概是出自其它古籍。我猜,真正由作者原创的妖魔或妖兽,恐怕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