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60至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指代那些热衷于计算机技术,且水平高超并富有挑战难题精神的计算机迷。他们从事黑客活动,发现计算机和网络中存在的漏洞,并找出解决办法修补漏洞,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骇客是“Cracker”的音译,就是“破解者”的意思。从事恶意破解商业软件、恶意入侵别人的网站等事务。与黑客近义,其实黑客与骇客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闯入计算机系统/软件者。黑客和骇客并没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界限,但随着两者含义越来越模糊,公众对待两者含义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恶意的黑客入侵是一种违法行为,将对游戏厂商造成版权侵害,并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所谓树大招风,类似于索尼、任天堂、微软等诸多游戏厂商,就因黑客入侵,导致产品盗版横行,蒙受了巨大损失。
黑客入侵,将对玩家的游戏体验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黑客入侵网游,将产生外挂横行、游戏平衡性失调、盗号盗装备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体验。
黑客成为游戏死亡的背后黑手之一。黑客入侵捣乱了游戏中的平衡,网游中更是产生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私服外挂、盗号盗装备等问题,这些问题令玩家心灰意冷,势必会加速游戏的死亡,整个游戏产业受此影响亦蒙受巨大损失。
黑客具有计算机技术高超这一共同特性,因而也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将督促并推动游戏厂商在漏洞上的修复,以及技术上的革新。这一点上,游戏厂商或许要对黑客们说声谢谢了。
由于黑客们热衷于寻找漏洞的嗜好,逼使游戏厂商对产品不断作出改进,并对网络安全进行加强,玩家也将由此受益,未来可享受到更好更安全的游戏产品。
作用的产生总是相互的,在这场游戏厂商与黑客的持久较量中,虽然游戏厂商未必每次都会赢,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总会推动网络与技术的进步。游戏产品随着游戏厂商技术的革新,也将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