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教授接着问小林:“人一生中做的事不外乎三种:一是该做的事,如学习、工作、孝敬父母等;二是不该做的事,如触犯法律;还有一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你觉得什么样的事属于可做可不做的事?”
小林回答:“上网打游戏。”
“是的,打游戏就是可做可不做的事。一个人把可做可不做的事做得越多,他该做的事就会做得越少,他离成功就越远;反之,他把可做可不做的事做得越少,他就有时间和精力做更多的事,他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
令在场听众兴奋的是,小林很坦诚且直率,他与陶教授不过谈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不仅很快接受了陶教授的观点,还当场表示:今后不辜负陶教授的希望,要在上网问题上改变自己,不再沉迷于网络世界,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多做自己该做的事。他还说:“我愿意做一名志愿者,帮助更多迷恋网络游戏的孩子,让他们也走出虚拟世界,找回自我。”
报告会结束后,小林的母亲对记者介绍说:小林今年17岁,是某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上初二的时候开始接触网络,在那之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中等偏上,曾多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他兴趣广泛,从小喜欢绘画、写作,还会拉手风琴,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关系融洽,在家里经常做家务,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可是,当他渐渐迷恋上网络之后,每天打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经常连续十几个小时呆在网上不下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本来就有些近视的眼睛,近视度数也急速增加。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阻止孩子上网,曾多次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除了以强行拉闸断电的方法来限制孩子上网之外,更在情急之下说出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亲子关系一度很紧张。现在,孩子因为上网,功课落下一大截,要想弥补差距,需付出极大的努力。他的压力很大,信心严重不足,每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就会用打游戏来排遣苦恼,逃避现实。同时,孩子还认为,平时和父母沟通起来很难,而上网却可以交到很多网友,和他们交流起来很愉快,不愿意和父母说的话都愿意跟网友说。
小林妈妈说:“我的孩子能够得到和陶教授当面交流的机会,真的很幸运。希望陶教授的话对他能够有所触动、有所启发。”
收起电脑,好好学习
陶教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男孩,他对陶教授既敬佩又信服。陶教授离开天津后,男孩主动给他打了几次长途电话,继续向他倾诉自己在处理学习和上网之间的关系时所产生的困惑。陶教授对他也很关心,在电话中询问男孩的学习情况,体察他情绪上的变化,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为他打开心结。
目前,小林迷恋网络的问题有了很大改善,上网时间明显缩短,过去每天都要玩到很晚,现在周一到周四坚持做到不上网,只有周末才玩一会儿。他主动要求父母把电脑收起来,这样,自己看不到电脑,就能抑制上网的欲望。实在太想上网时,他就出门散一会儿步或者和爸爸下一盘棋,以此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在学习方面,他变得越来越勤奋,还请家教来补课,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小林真诚地对记者说:“现在我上网时有一种罪恶感,觉得自己这个时间应该在学习,不应该在打游戏。虽然偶尔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但我经常会激励自己,要好好学习。我对今后自己能彻底摆脱网络游戏很有信心。”
郗杰英 胡尹庐/主编
编辑:高原
新浪游戏提示: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健康游戏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