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C游戏产业十年考 | |||
---|---|---|---|
http://games.sina.com.cn 2005-08-18 15:22 新浪游戏 | |||
希望,短暂的春天 对于1996年的玩家来说,前导和其创办人边晓春的知名度,无异于现在的盛大、九城和陈天桥、朱骏。1996年,《官渡》问世。《官渡》是一款模仿欧美战略游戏的作品,可玩性平平,可对于中国玩家来说,仅仅“官渡”这两个字对广大三国迷的号召力,就足以吸引渴望中国文化背景游戏的玩家了,这可能也是前导将后几部产品都着眼于历史题材的原因。
边晓春在谈到他对风险投资的理解时提出了一个“50元理论”:“如果你手里有50元钱,该怎样经营呢?通常的做法是投入市场,得到10元利润,再用60元继续经营。我的做法是,只拿出30元投入一个主要市场,而将另外两个10元分别开始两个新项目,然后把这3个项目捆在一起去寻找投资者,用得到的200元投资去发展这3个项目。”《官渡》和《命令与征服》的成功造成了前导的过度发展。《赤壁》投入97万元,《水浒》投入145万元,《齐天大圣》成本则升至170万元。巨大的开发成本使风险投资的“风险”逐渐体现出来,前导的过度膨胀使他们负债超过1000万元,为前导的倒掉埋下了伏笔。 1996年1月,西山居创作室的处女作《中关村启示录》发售。1996年4月,求伯君亲自策划和开发的游戏《中国民航》仅用了3个月就完成制作,并推向市场。1996年5月,西山居的成名作《剑侠情缘》投入研发。1997年4月西山居第一款角色扮演游戏《剑侠情缘》推出。《剑侠情缘》获《大众软件》“最佳国产RPG游戏奖”“最佳音乐奖”、年度大榜第33名,在榜内大陆游戏中名列第一,被《多媒体世界》读者投票选举为“最受欢迎的电脑光盘”。平心而论,《剑侠情缘》虽然不能与国外的RPG大作相比,但是游戏中对中国武侠文化的诠释别有一番韵味,游戏的可玩性、操作性、画面也达到了国内较高的水平,“情”与“侠”的结合让玩家重温了当初《仙剑奇侠传》的情结,游戏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对渴望本土佳作的玩家有隐藏的号召力。 1996年6月夏天,“光荣四君子”事件震动中国。日本光荣公司开发的一款名为《提督的决断》的策略游戏,赤裸裸地宣传日本军国主义,歪曲日本侵华历史。以梁广明为代表的4位天津光荣公司的中国员工在发现这一点之后,联名发出强烈抗议,国家随即对《提督的决断》进行了查处。在钦佩这4位同胞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我们意识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游戏产业是不行的。这件事情也成为中国游戏产业起步的催化剂。 1996~1997年间,国内的游戏开发小组开始涌现,许多人才投身于电脑游戏的开发中,其中不乏颇具实力的工作室。记得在杂志上曾看过逆火工作室开发的《天惑》的游戏画面,至今我还记得那游戏中场景的拟真程度,采用了多重卷轴,效果惊人。然而因为市场推广的原因,整部作品未得到广泛传播。1998年正式成立的八爪鱼TM工作室也早在1995年就形成了雏形,8个怀着雄心大志的年轻人,做出了一款名为《水浒英雄传》的游戏,这是首部在我国台湾省上市的大陆开发产品。逆火现在何处早已不得而知,而八爪鱼一直走了下来,保持着当时的传统,在某小区的一处居民楼里踏踏实实地做着游戏。八爪鱼是由个人出资的公司,所以他们更珍惜自己的每个产品。可惜的是,他们现在所有的工作就是给国外厂商代工。也许这是一个技术资本积累的过程,也许,这积累的过程很长很长。 1996年,EA等欧美大牌游戏厂商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一些游戏公司开始代理国外的大作,1996~1997年可以说是中国PC游戏产业的春天,遗憾的是这春天太短了。就如同北京的春季,短暂得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编辑:高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