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缺乏时代感是Symbian联盟决策上的失误,那么缺乏技术关怀则是态度上的缺失。科技以人为本是诺基亚标榜自我的文化语,应该承认在处于传统无线通讯的时期,诺基亚有以此自傲的理由和资本,但是此后这就成为只停留在广告中的口号。手机进入到信息化交换中心的时代后,诺基亚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机海战术,仍以手机功能来细分出大量手机机型,却不去考虑Symbian操作系统的内容应用,从根本上忽视了用户甚至开发者的需求呼声。最简单的例子Symbian用户深恶痛绝的证书和签名问题,从Symbian S60第三版开始Symbian手机开始引入了证书、签名这一概念,如果想用好一个软件就必须给这个软件签名,要签名就必须有证书,可是对于一个普通用户究竟要去哪里去购买证书?为了所谓的安全将绝大多数的Symbian智能手机变成了非智能手机,大多数普通用户就此断了安装软件的念头,更何况Symbian系统各版本间的软件不兼容,第二版的软件在第三版手机上用不了,新的第五版手机有因为全触屏技术的应用,更是完全不能使用第二、三版的任何软件。这直接导致了Symbian智能手机用户对于Symbian普遍认识模糊,大部分人甚至分不清Symbian S60和Symbian S40有何不同,因此Symbian手机用户的忠诚度普遍很低,当他们认真考虑下一部智能手机时,Android等就会很容易的被列为新的选择。事实上缺乏关怀的态度也延伸到Symbian的开发者,不用去讨论Symbian“开源”前后的开发者能够获得的支持,仅仅举一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技术开发问题,应用程序在开机的时候能够自动启动是对操作系统的一个普遍要求,但是在Symbian操作系统上,如果你的程序没有经过 Symbian Signed,则无法达到开机自启的效果。注意这个签名是严格意义上的开发者自签名,而不是网上流行的用户自签名,这样的措施断绝了大多数业余爱好者偶然为Symbian开发程序的兴趣和动力。于是Symbian OS在市场份额上占绝对优势,不过在开发者数量上却远远落后于其它竞争者,有统计的Symbian程序员仅仅只有5万余人,与极为庞大的用户群体完全不成比例。
最后,以被当作是Symbian系统救命稻草的Symbian^3系统所获得的评价作为结束吧。美国电子产品网站Engadget对N8的评分仅为5分(满分10分)。Engadget评论员Vlad Savov表示他喜欢N8硬件设计,但对Symbian系统却评价不高。Savov指出,“很不幸,Symbian系统发展缓慢,目前也仅满足5年前或更早时候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需求。”PCWorld则给予N8三颗星(满分五颗星)的评价。PCWorld测评文章则同样指出N8硬件设计让人印象深刻,但Symbian系统却无法激起用户热情。PCWorld专栏作者Ginny Mies表示,“N8是一款让人爱恨交加的手机产品。它拥有一些令人惊叹的设计,例如摄像头以及视频支持等,但是它的软件系统却会让用户感到沮丧。”再见吧,Symbian!
Blackberry——求变也许是妥协
黑莓手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欧美国家相比,纯属是两重天。笔者其实也是一名黑莓手机的用户,几年来已经手过三支黑莓手机,但是在生活中,几乎找不到使同品牌手机的亲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机器在中国都只能通过水货渠道购买。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每当笔者和大学的同学聚会,其中就会有一两位女同学,掏出自己的手机,赫然就是黑莓,按理说笔者应当去套近乎,但碰到这样的情况其实只是感觉和机主相距更远了。原来这些女同学们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去了外企工作,她们工作的单位,经常是审计、法律或者公关,没错,就是你们所熟悉的“白领丽人”。然而说实话她们一点都不爱手上的黑莓,除了该系统上没有什么好玩的软件外,更让人郁闷的是,这种手机就是工作的标志。有一个在外企律师所工作的女同学,向我抱怨每天早上一起床,就会发现黑莓上塞满了来自全世界各种时区的邮件,这听起来仿佛很有全球一家的小资感,但是基本上每一封邮件,都需要她在第一时间内尽快回复。所以说不像笔者,拿着黑莓是为了没事在上面用全键盘打点儿字,或者是就是为了与众不同,走在街上就没人跟你用一样的;她们有了黑莓,即使没有坐在城市里最高的那几幢华丽的办公大楼中,也会被迫牵挂着工作。要不怎么说资本主义残酷呢,在笔者看来,资本就是通过类似这样的小小的手机,将我往日可爱的女同学们变成了卖命的机器。
这样的讲述似乎有点跑题,但恰好说明了黑莓手机的各种状况。黑莓手机的东家Research In Motion(一般简称其为RIM公司),为旗下几乎所有手机赋予的卖点就是三个:安全稳定、全键盘打字便捷、邮件推送系统便于企业等集团用户操作。因此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盯住的用户都是在公司里上班的职员。
很多人都听说过黑莓在“911”事件中崛起的故事,可是谈起技术细节来全都迷迷糊糊:为什么全美国的无线通讯都乱套了,副总统切尼还能用黑莓通信呢,难道黑莓无线信号在空气中就能横着走?真实情况是这样的: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受了恐怖分子袭击后,全国民众得知当今地球上最优秀的国家却并非固若金汤,开始陷入到一片恐慌之中,人们之间迅速通过手机相互沟通问候,一时之间线路严重堵塞(你懂的,你也有过在除夕、中秋发不出短信、拨不出电话的经历吧),这就是前面所说“乱套”的原因,并不是说恐怖分子除了攻打世贸,还用高科技截断了通讯信号。而黑莓手机在设计上注重安全和稳定,它在美国走的是专用的线路,其上的邮件是直接从服务器推送的,即使一时线路繁忙,也能腾出邮件推送的渠道。这样切尼同志就能在周围同僚们纷纷对着瘫痪的手机吹胡子瞪眼睛的时候,照样收发邮件,第一时间获知灾难的最新消息。于是,在副总统的亲身经历之下,邮件推送系统在公众心目中的性价比大增,黑莓手机开始在美国从头至脚全面普及,并且饱受尊重。
当然除了信号之外,黑莓确实也还有其它出众的地方。例如它的整个系统都有非常安全的设定,系统中除了各种安全锁之外,还自带有信息擦写软件,短信、邮件等内容擦除后谁也找不回;它的邮件是完全加密的,即使是RIM公司自己,也不可能在密码手段之外获取邮件的内容,这也意味着这种安全性是独立在任何权利机构之外的。近来有消息报导,印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共同威胁RIM公司要停用黑莓服务,因为他们担心这种不在任何监督下的“安全性”反而会被恐怖分子利用。在安全性之外,黑莓的全键盘是相当便利的交流工具,虽然现在全键盘手机以及通过触摸屏实现软键盘的手机比比皆是,但是黑莓一直以优良设计的键盘,以及系统中各种便利的键盘操作为傲,例如多不胜数的键盘快捷键、所有菜单项都可通过首字母来选择,以及一键拨号等等;据传“黑莓”这个名字的来源,也跟密密麻麻的键盘按钮好似莓子果上的突起一样有关(鬼知道命名者有怎样的审美观……)。另外,邮件推送是黑莓最关键的卖点,它会将企业所使用的邮箱与通讯服务商的黑莓专业服务器挂钩,当企业邮箱收到邮件后,将转发给通讯服务商的服务器,服务器再发送到员工的手机上(他们不称之为短信SMS,而将短信和邮件等统称为“信息Message”)。
从黑莓的出身、崛起以及技术特色来看,我们能下这样的定语:黑莓手机才是一款真正的严肃的商务手机,甚至可以说它就是为了公司这种制度而存在的。在这样的结论之下,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一个使用黑莓手机的用户离不开黑莓,但是,当他或者她,尤其是“她”,见到一款像iPhone这样充满了人性欢乐的手机,就会忍不住去想:“能不能用这样的手机去办公啊?”要知道自从公司制发明之后,很多人作为员工的角色而存在于世,但其本身更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在世上生活。这也是黑莓近来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受到最大挑战的根本。以RIM公司在2008年底发布的一款旗舰机型Bold 9000来说(这恰好是笔者现在使用的手机),该机器价格堪比iPhone 3G,但是机身上除了继续没有触摸屏外,居然只配备了一个只有2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与其它旗舰手机随便就500、800甚至1000万像素的摄像头相比,不能说是寒碜,只能说RIM公司的设计者在商务机上的理念十分坚定,在娱乐机上的理念尚未转变得心甘情愿。
然而市场的反馈则是有趣的,据今年8月尼尔森发布的一份数据,有42%的黑莓用户计划在选择下一部手机时,会仍旧继续使用黑莓,而在Android和iPhone用户之上的同一调查,其结果分别是71%和90%!尽管目前黑莓在美国市场上仍是领头羊,但目前受到Android和iPhone的联合冲击,其市场份额正在悄然缩水。事实上,前面提到的Bold 9000已经是一款向娱乐及个人消费妥协的产品,而在黑莓最近发布的各种新产品中,翻盖双屏、侧滑全键盘、触摸屏等娱乐性设计元素,更是一股脑地全都出现了。例如最新的Torch 9800是一款滑盖触屏机,而Style 9670则是一款翻盖机,两款机型中,黑莓引以为傲的键盘全都隐藏了起来。这是黑莓全面重视娱乐以及个人消费需求的重要开始。目前在彼岸的美国员工朋友当中,黑莓手机依旧喜闻乐见,公司们也非常愿意员工继续使用黑莓手机,但是RIM公司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大好江山。
而在中国,黑莓的事业可以说还刚刚开始。并不是说RIM公司没有觊觎中国市场的野心,早在2007年,RIM公司就曾与中国 移动签约进入中国市场,鉴于前面说的黑莓的各种特色,它的服务和产品首先面向企业用户推出。然而由于邮件推送的费用过于昂贵,可选手机终端也只有一款当时价格不菲的8700,因此该服务推广进度之缓慢,也许令RIM公司大受挫折,他们大概没有想到中国的公司对邮件系统这么不感冒,或者自己也不去想如何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待收费的高低,总之此事一时耽搁下来。2009年,iPhone开始与联通正式签约,这一行为似乎重又触动了RIM公司的心扉,这次他们开始向电信寻求合作。今年,双方不仅已经签下了合作,推出了相应的CDMA定制黑莓手机,更有意思的是,根据目前已曝光的非官方消息,电信所支持的黑莓服务中,首次包含了个人服务业务,个人用户无需企业服务器,就能将自己的Gmail、雅虎、Windows Live等邮箱绑定到电信服务器。
然而黑莓手机想要在国内推广,前方仍是艰难险阻一片。在电信正式推出CDMA黑莓手机之前,国内使用黑莓手机的,除了像笔者这样的小众爱好者之外,就是前面提到的外企员工。黑莓智能手机现在要在普通用户中推广,就意味着要从iPhone、Android、Windows Mobile、Symbian和各种山寨机手中抢市场,而这些手机都是全面注重个人消费功能,黑莓要打的牌,首先仍旧会是安全和邮件。企业信息的安全概念目前在国内并未受到足够重视,黑莓在美国的崛起跟911事件密切相关,而这样的契机,在中国没有也不可能出现,再者,根据前面提到的印度等国对黑莓加密功能的反对,这反而可能成为黑莓在国内推广的潜在新障碍。而国人对于邮件推送,实际上已经一点都不陌生。中国 移动的139邮箱,是最早用实践来推广这一概念的产品,笔者的不少商务朋友,目前都申请了139邮箱,并将其作为自己最主要的邮箱。该邮箱的服务费非常低廉,虽然它在安全与稳定性上可能无法与RIM公司的强大服务器相比,但是对于一个已经使用上的普通用户,笔者目前还没想到什么更有说服力的理由,让他迅速转到黑莓的平台,并且换上一支专用的黑莓手机。
最后要说到的是,在操作与设计上,这款手机还是有让人倾心的特点,例如对键盘操作的完美支持等,这也是国内没有行货,却有一小批坚定爱好者的原因。然而目前黑莓中文系统却亟待完善。英文键盘在中文方面的表现力本身就会下降(例如菜单再也无法用首字母调用),而黑莓系统对中文的支持却仍旧不够,该系统无法让第三方输入法像系统自带输入法一样便利地使用,这对英文用户来说或许还可接受,但是中文用户则难以理解,虽然黑莓本身也在不断改进系统自带的中文输入法,但有什么比第三方开发的各种竞争性质的软件更让人觉得灵活实用呢。另外笔者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使用英文系统,却糟糕地发现在很多系统自带的软件中,中文文件名都是乱码。最后,黑莓希望能向个人消费机迈进,这势必与其一贯坚持的安全理念相冲突,以黑莓系统自带的蓝牙功能来说,传输文件时为了保护隐私,操作步骤非常谨慎,总是让新上手的用户大呼难用。这些都是未来黑莓手机要考虑的问题,有些问题并不是简单改改就了事,它们往往意味着一种理念的变革,这种变革甚至可能意味着损失一批原本坚贞的用户。
但这些,都是强大的RIM公司必须直面的。
结语
在绝大部分的科技领域,都有“制式”与“系统”的竞争,无论是游戏主机领域、数码存储领域、还是手机领域。但无可置疑,只有手机的系统之争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人们为什么要选择一款手机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观,而更是因为它有怎样的系统和功能。随着互联网无线应用对于工商业和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手机的操作系统也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代经历着考验。曾经拥有的优势,可能很快会被新晋者超越,曾经固守的资源也很快变成了发展的拖累。我们在本期专题中主要谈及的几款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都曾是在这个时代中叱诧风云,左右了我们对于手机的认识和使用的习惯,而在新的时代里,它们都面临着某些危机。那么,最新崛起的手机操作系统,又有哪些可能一统天下呢?敬请关注本刊12月下期专栏评述的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