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Palm公司这种曾经独秀,现在却财政连续出现赤字,股票一度大跌的公司,极易成为很多巨头公司或新兴公司的收购对象。据传,苹果和谷歌都一度希望收购Palm公司,但都没有后文。因此2010年4月底,当惠普公司以12亿美元的高价并购Palm之后,人们既觉讶异,却也觉得不太出乎意料。可以说惠普的这次收购是明显的大手笔,收购之后,WebOS被惠普赋予新的使命:除了用在智能手机上以外,还可用到平板电脑等便携性产品之中。在历史上,手机厂商与传统硬件/数码产品厂商的合作并购多有先例,索尼和爱立信的组合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例,人们也开始期待Palm被收购后,会开始一段重新充满生机的历程;同时也期待惠普作为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新生力军,能迅速做出自己的特色,开辟全新的市场。
惠普在收购Palm公司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实质性产品,是将原来的Palm WebOS系统升级为WebOS 2.0,该系统最大的改进是设计了真正的多任务运行体制,并且优化了界面的友好度。而首款搭载WebOS 2.0的手机——Palm Pre 2——也已于近日上市,这是首款采用1GHz处理器的Palm手机,内置500万像素摄像头,带侧盘式QWERTY键盘,支持GPS/WIFI/蓝牙等,是一款紧随时代潮流的机型。目前,Palm公司在Pre后的所有机型,都未在中国市场上发行,因此国内虽然颇有Palm的死忠和爱好者,却很难真正接触到一款使用新版WebOS的Palm手机。
Palm的未来如何,全有赖于惠普的规划与实现。
Symbian——优势也可能是劣势
根据Gartner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0年Q3的手机市场份额统计,诺基亚仍然以32.4%的市场占有率成为龙头老大,这同时也就意味着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也还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手机操作系统。不过,这并非什么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实际上仅仅是3个月前,诺基亚的市场占有率还有36.5%,如果一路回溯到更遥远的2006年,这个数字则是可怕的占据统治地位的74%,这是诺基亚和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最为辉煌的时刻。很显然诺基亚和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都已经陷入困境,当然这是较为客气的说法,如果是作前瞻性预测的话,不妨干脆说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已经走入死境。略微有些讽刺意味的是,在09年十月份的奥兰多IT博览会上,Gartner对于2012年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前景预测,Symbian操作系统仍将以39%左右的市场占有率仍然占据第一位置,不用到三年后,甚至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预测数字就被无情的跌破。我很愿意跟Gartner赌一美元或者同期汇率对等的人民币,2012年Android将超过Symbian的成为新的市场第一,即便第一不是Android也不会是步入末路的Symbian。
从1998年Symbian OS公司成立以来,在累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一半以上的多家手机厂商的支持下,经过十二年的长期发展,Symbian操作系统是全球手机领域应用范围最广,市场份额拥有绝对优势的手机操作系统。其系统能力、易用性等各方面应该说都得到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市场地位甚至一度可以比拟计算机桌面市场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这样接近垄断地位的高成熟度的手机操作系统,面对完全新生的iOS和Android的进攻却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其市场占有率以高山速降滑雪姿态跌落而不是垂直跌落的唯一原因,仅仅只是支持Symbian OS的手机厂商惯性的积累出货使然。更为糟糕的是,缔结Symbian联盟的手机厂商遭遇了比Symbian本身更为快速的陨落。最初成立Symbian OS公司三巨头之一的摩托罗拉,在2008—2009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市场颓势,不仅交出市场占有率第二的位置,最终也只能依靠大规模的裁员渡过倒闭危机,然而其手机业务部门被单独剥离已成定局,市场对于摩托罗拉失败的评论是“摩托罗拉手机终端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产品创新跟不上,用户体验不是太好”;最初成立Symbian OS公司三巨头之一的爱立信,其后续公司索尼爱立信同样在2008—2009年业绩高速下滑,市场占有率也从第四直接跌入不被单独统计的其它份额,它的情况甚至比摩托罗拉更为糟糕,摩托罗拉凭借着里程碑手机已经开始收获希望,而索爱至今都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市场对于索尼爱立信失败的评论是“索尼爱立信高端手机缺乏引人注目的旗舰产品,增长最快的智能手机毫无亮点”。两位手机巨头的陨落不能说是单一方面的原因,但是细细体味市场评论背后的脉络,Symbian操作系统的缺陷对于手机厂商的制约隐约可见。最终UIQ平台被两位巨头宣布彻底抛弃成为2009年的最终句点,熟悉Symbian操作系统的都知道UIQ平台几乎就代表着Symbian操作系统的最高端。
因此过往积累的市场优势,随着2008年6月诺基亚全资收购Symbian OS公司开始不复存在,Symbian操作系统的前途命运就已经完全决定于诺基亚一身。诺基亚从三星电子和索尼爱立信等股东手中收购Symbian另外52%股权时,作出向Symbian基金会的机构公开Symbian源代码的决定,从而使得包括摩托罗拉、三星电子和索尼爱立信等手机制造商不再为自己手机采用Symbian操作系统而支付费用。不过市场对于诺基亚示好的反响恐怕会让Symbian基金会伤感。摩托罗拉坚决的砍掉了所有的Symbian手机订单,源源不断的Android智能手机充斥着摩托罗拉重新锻造的产品线,从Backflip到Flipout到Droid Pro,Android智能手机挽救了摩托罗拉并让它重新成为智能手机阵营的强势力量;三星电子同样早早放弃了Symbian,并于近期正式宣布2010年结束以后,就要关闭旗下Symbian论坛,并且也不再提供Symbian咨询服务,事实上三星早已完全致力于Android和Bada,Bada是三星电子公司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平台,用于中档价格的智能手机产品,2010年Q3的手机市场份额统计前三位,排名第一的诺基亚及排名第三的LG,虽然位置不变但市场占有率大幅下滑,只有排名第二的三星受益于Android操作系统销量不降反升,市场占有率从20.3%微升至21%;至于一直摇摆不定不能找到前行道路的索尼爱立信,也终于在2010年10月16日宣布,索尼爱立信将停止生产采用诺基亚Symbia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它的智能手机将采用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微软的手机软件平台。除了诺基亚,索尼爱信过去10年来一直是Symbian的最大支持者,此举意味着正在遭遇困难的诺基亚公司很可能成为仍在使用Symbian平台的孤家寡人。
好吧,罗列出这么多事实只是为说明一件事,就是仍然占据市场第一的Symbian手机操作系统正在死去,死亡的速度远远超越人们的想象。正在本文撰写成篇时最新的消息传来,Symbian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李·威廉姆斯(Lee Williams)日前以个人原因宣布离职,接着业界风传Symbian基金会将会由此终结,这一消息对日渐走下坡路的诺基亚显然是沉重打击。尽管Nokia的Niklas Savander在接受CNET的专访时,没有正面说出Symbian基金会的去留,不过就他的说法Symbian继续会在Nokia中端产品被采用。如果换一种方式来解读的话,也就是说在代表着高端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诺基亚已经默认Symbian的失败和消亡。虽然晚了一点,诺基亚已经在着手Symbian的替代者,由原有的因特尔Moblin和诺基亚Maemo两个系统合并而成的MeeGo操作系统。看上去MeeGo操作系统前景相当美妙,系统分别继承了掌握底层架构和终端设备优势的两大巨头的优秀基因,整合了两家各自的Linux运算环境(英特尔Moblin与诺基亚Maemo),针对多种计算设备的硬件平台而设计,包括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多媒体电话、联网电视机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理论上完全可以挑战站在最前沿的Google、Apple的操作系统。然而不知道自己怎么失败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成功,无法厘清Symbian的过失也就无法期望MeeGo能进行有效的修正,既然Symbian操作系统的死局已经无法挽回,那么剩下诺基亚面前的唯一疑问就是,Symbian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缺乏时代节奏感可以说是Symbian最主要的问题。早在iOS和Android进入手机市场之前,Symbian与windows mobile竞争时就已经充分的暴露了这个问题,同期Symbian手机的硬件配置大幅度的落后于windows mobile手机,让始终追求最前沿硬件的高端手机用户抱怨不止。可悲的是以诺基亚为首的Symbian联盟从未正视个这个问题,也从未试图去改变来追赶时代的发展,反而为较低硬件配置Symbian手机的某些软件运行效率跟高配置windows mobile手机持平沾沾自喜,却未曾考虑成熟的Symbian操作系统本来就跟半路出家的windows mobile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从而忽视了掌上电脑系统发展而来的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优点。如windows mobile的多媒体优势、UI的自由度、触摸操作的方便、互联网和商务的应用等等,这些都是诺基亚从硬件到软件全面落后于windows mobile的体现,只是因为windows mobile的不成熟没有造成对Symbian的致命冲击。等到更为强势更为认真更为专心的apple介入,iOS仅仅凭着革命性的大屏多点触摸操作方式就完全征服了大多数高端手机用户,此时的Symbian的操作方式显得如此的老旧笨拙不堪,然而却完全无力改变,因为其时Symbian依然不支持触摸屏,依然不能支持主流分辨率的大屏幕,意识到跟时代格格不入的Symbian这才开始开发支持大屏和触摸的v5版本,然而这已经无力改变Symbian的远远落后时代的格局。居安却不能思危,落后却拒绝改变,这就注定了Symbian成为时代弃儿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