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游戏 > 新闻动态 > 电视游戏 > 任天堂Wii主机专题 > 正文

Wii主机《赤钢》多人游戏试玩报告

http://games.sina.com.cn 2006-11-07 13:48 新浪游戏

  事实上,《赤钢》的多人模式很有向经典老射击游戏致敬的味道。首先是仅有分屏对战而缺少了在网络上厮杀的快感;其次是游戏中可选择的武器种类(手枪、霰弹枪、大狙等等);还有关卡设计(成吨出现的狭窄小道和急转路口);最后就是游戏的节奏感(马不停蹄地一路狂奔),等等。 对于那些喜欢怀旧、对“黄金眼”情有独钟的朋友们来说,你们又能找到新的归宿了!

  或许多人模式中最值一提的是与单人部分有所区别的操作方式:移动和瞄准不变,仍然是用摇杆和Wiimote配合进行,但另外一些按键的设定却发生了变化,这大概是为了平衡其游戏性吧。射击中的缩放操作不同了,在单人游戏中玩家需要按住一个按键再将Wiimote往前伸 ,但多人部分却取消了此设定;刀剑战斗系统也改了,单人模式中“先躲后打”的单挑战法不见了。

  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在别人都端着手枪大炮的情况下谁还会愿意冲来冲去拿小刀削人?何况多人模式里面刀剑战斗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它更像是一种辅助的攻击方式而已(如HALO2中的激光剑)。当屏幕上出现一个剑形状的图标时,就意味着你和敌人的距离已经短到足够你能立马来个“一闪”了,好,那么赶紧:,命中的话, 敌人就会进入眩晕状态,而你就会有机会表演一个“瞬狱杀”(前提是没有其它人对着你放冷枪干扰你)。试想下,你身上只揣着把小手枪,迅速靠近敌人把他击晕,再华丽地爆头,太TM爽了!不过当然,你非要这么干的话就必须冒非常大的风险,小心还没走近就被人打成马蜂窝了。

  

单人模式的刀剑战斗在多人模式中被更爽快、更有效的“横斩”所代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游戏图片

  多人模式(不管是死亡赛、组队死亡赛,还是“杀手模式”),每位玩家都可以在每轮开始时为自己的角色选择一个升级项目——双倍伤害、无限护甲、高速火力,或更多生命数、更快的回复速度等等——当屏幕右端的黄色计量器满格以后就能够使用了。每杀一个人,计量器就涨一点,所以越具有攻击性,你得到的回报就会越多。

  《赤钢》作为Wii平台的独占大作,由于受本身硬件性能的限制,游戏的设计者不需要像制作其它次世代游戏那样耗过多时间在花哨的画面上,相反,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比如说本作多人部分中的新模式——杀手模式(Killer)——就非常聪明地利用了Wiimote的特点:在游戏进行到某些特定阶段时,Wiimote上的扬声器会发出电话铃响,此时玩家按下“2”键接听,把Wiimote当作电话听筒来用,便能听到一条“特别”的语音信息。这是现有其它主机不能做到的。

  这条信息包含许多内容。它或许会告诉你谁是游戏里的“杀手”,那你就必须在尽可能避免波及到其他人的情况下搞定这个杀手;又或者它会叫你追踪一个未知的玩家,当接近目标的时候,手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震动或发出一种声纳似的音效。

  在我们试玩的版本中,“杀手模式”还有点小BUG:有时会收到一些没有提示内容的信息,搞得我们根本不知道应该去干些什么,但对于开发者这种敢于利用Wiimote特性的开拓精神,还是值得我们为此鼓掌的。毕竟现在还只是刚开始,或许暂时只能看到其冰山一角。我们会非常乐意往后能见到更多充满创造力的新模式。

  到目前为止,《赤钢》的操作已经引发了不少争论,这最终还是取决于玩家的个人喜好。如果你对它的单人模式操作不感冒的话,很遗憾,我们估计显示空间更小的多人模式也不会让你觉得好到哪里去。如果光是单人模式就能弄得你浑身上下都湿得不行了,或许你会更湿它的多人部分。引用一句话:让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OTACON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740,000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专题:任天堂Wii主机专题

更多关于 Wii 的新闻

“鬼武者”之子代言Wii首发游戏《赤钢》 (2006-11-02 14:21)
英国杂志刊登《赤钢》最新情报 (2006-10-12 15:45)
英国任天堂官方杂志公开赤钢新情报 (2006-10-11 10:54)
应采儿也为Wii《赤钢》拍广告(图) (2006-09-29 10:24)
育碧制作 Wii首发游戏《赤钢》新视频 (2006-09-19 17:48)
育碧《赤钢》对应Wii手柄的扬声机能 (2006-09-01 11:38)
Wii《赤钢》操作重设计 完全模拟挥刀动作 (2006-08-30 10:12)
持刀美女现身成人杂志宣传游戏(图) (2006-08-14 17:25)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