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aochan
第15页:背景资料-强弱悬殊,淞沪会战两军规模实力
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为"持久战"与"消耗战",不在沿海、沿江地带决战。但节节抵抗,消耗并吸引日本军力,同时保持自己的有生力量,即所谓"以空间换时间"的"磁铁战",使日本欲罢不能。
日方的战略则为"速战速决",骄狂的日本军阀扬言三个月内即可征服中国,但我国军民在淞沪会战中拚死打了三个多月,一战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迷梦。
日本口出狂言是有理由的,比较中日双方的空、陆及海军三方面的兵力及裝备,便可看到日军军力是超越我军的。
中国军队投入的陆军兵力为70个师,7个旅及上海、江苏各保安团队,轻战车约一个营。再加上独立野炮兵的5个团,两个营,共约50余万人。
日本陆军投入的总兵力约有九个师团,一个旅团、两个支队、两个步兵联队。此外,日军拥有重战车约两个大队、轻战车约2-3个大队;还有攻城炮兵一个联队、野战重炮兵两个联队、野战炮兵3个联队。
海军方面,中国方面计有海圻、海宁、逸仙、楚有、应瑞等轻型巡洋舰与驱逐舰十余艘,另有永绥、江贞、顺胜等炮艇,以及鱼雷艇二十余艘,合计40余艘。
日本海军初期动用第一、三舰队兵力,另有巡洋舰、炮艇、鱼雷艇共约十余艘,总计50余艘。
空军方面,七七事变时,中国空军虽拥有各式飞机600余架,但可用于作战的机数只有230架,预备机数75架,合计305架。空军编为九个飞行大队,6个独立飞行中队,另有航校师生组成的暂编大队,以及一个空运队,飞行员620人。空军装备的各种型号飞机均靠进口,计驱逐机113架,重轰炸机17架,轻轰炸机52架,攻击机20架,侦察机103架。
同期日本陆海军飞机总数达2700架,为当时世界空军强力,日本航空军力分属陆军和海军,陆军飞机1480架,下辖三个飞行团及直属第四、第五飞行联队。此外,自日本明治维新后,科学技术现代化,并不断吸收外国军火制造知识,能够自选生产威力强大的武器,例如陆军配备的38式步枪,射程达3500公尺,比中国制造的步枪远出1400公尺。
按编制装备计算,中日团级的火力比较约为1:2,而中日师级部队按编制装备并依其发射速度、火力比较约为1:3,故中国师的战力约为日军师团的三分之一。再加上士兵训练、机动能力、补给能力和海空军对地面部队作战之支援等因素,则华军一师的战斗能力只及日军的十分之一或者十二分之一。
这次战役双方军力悬殊,但经过我国军民拚死抵抗,取得了打死打伤日军6万多人,击毁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的战果。此后,中国继续孤军作战,以落后的武器奋勇抗敌,两年之后(1939年),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军装备和兵力与德军相若,但开战不足一个月便兵败投降,欧洲局势的恶化,显示了中国战场在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重要地位,拥有强大作战潜力的中国遂在艰苦战争磨炼之下,慢慢成为抵抗侵略者的重要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编辑:周明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