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11:57

新浪游戏 > 新闻动态 > 产业服务 正文页 已有_COUNT_条评论

张翰荣:我为何转战电视主机游戏市场?

  如果用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来分析这一个市场,我相信已经有很多人看见了巨大的机遇,我就不赘述了。但为什么现在在国内,投身于电视主机游戏开发的游戏公司依然很少?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 移动游戏市场的持续大热,让许多公司和投资人依然沉浸于一夜暴富的美梦;

  2. 电视主机游戏开发的技术门槛太高,中小团队望而生畏;

  3. 项目研发的思维与移动游戏截然不同,缺乏人才和技术的积累。

  电视主机游戏的研发到底与传统PC端游、移动游戏有着什么样的区别?该如何开创一个研发团队?该如何管理项目,用什么样的研发思维?这里我分享一些我实践得来的经验。

  投身于电视主机游戏开发

  要投身于电视主机游戏的开发,首先必须了解这个平台的特点。我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电视主机游戏的特点。

  1. 游戏终端

  电视主机游戏的终端目前国内分为两种,一为专业游戏机,如PS4,XBOX One;二是智能电视或OTT机顶盒。无论是哪一种终端,跟手机不同的是,它们现在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容来吸引玩家购买终端。如此一来,有没有好玩、高品质的内容就决定了玩家是否会购买终端。当然,现在存在的一种思路是,以OTT机顶盒的视频功能来吸引用户购买,然后再通过一定的转化来把用户变成游戏玩家。这种方法到目前为止,没有成功的案例。

  在输入设备上来看,电视主机游戏的输入设备无疑是游戏手柄。虽然看似简单的一个手柄,是极度追求手感的一个设备,要做到优秀体验感,里面的设计却蕴含着非常高深的学问。索尼PS4首席架构师曾经就PS4的手柄设计花了非常大的心思。在针对电视主机开发游戏的时候,必须针对游戏手柄这种输入设备来做独特的设计;键位设计,是否有组合按键,是否有重力感应等等,并不是随意从别的终端移植就可以满足要求的。

  2. 游戏时长

  电视主机游戏的行为环境是在家庭中,一个安定的环境,因此玩家需求的游戏体验时长是较长的。经过国外的数据统计,玩家在主机游戏中的平均单次游戏时长超过1小时。这样就要求游戏内容的设计是连续性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可想而知,目前大多数手机游戏移植到电视终端上,单从游戏性上的表现,是非常差的。

  3. 体验特征

  由于电视主机游戏的主要显示终端是电视,是一个家庭设备,那么就必然具有家庭属性。因此电视主机游戏在体验上有两个独特的特征是:多人同屏体验、体感。在做电视主机游戏开发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游戏的这两个特性(但不是必须的)。

  在画面上,电视主机游戏的表现是顶级的。在2013年开始销售的PS4和XBOX One两台次世代游戏机上,画面品质提升到了1080P,让游戏品质再次提升到电影级别。这也是现在国外为何这么流行AAA级游戏的原因。这是几乎所有移动游戏,甚至连多数PC游戏都无法媲美的画面级别。(想象手游移植上去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联网性上,现在国外主机游戏市场也逐渐从以往的弱联网走向MMO级别,标志性产品是《最终幻想14》与《Destiny》。在MMO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可能会快速进入网游时代。

  研发模式与项目管理

  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样的项目,决定着我们采取怎样的研发模式和项目管理。

  在我们公司对新游戏立项的过程中,因平台的特点与国内现在的手机游戏、PC游戏都较为不同,因此我们必须从游戏设计上做出转变。并且,因为目前国内电视主机游戏市场依然一片空白,没有公司实践过,无论是从研发模式还是项目管理上都只能参照国外团队的案例。而我们是一个中国人组成的小团队,可能不适合国外AAA级游戏少则100人多则400人的管理方式,从而出现了种种问题。我就我们现在摸索出来的方法简单地分享给大家。

  赛氏方法论与原型设计

  游戏开发中有非常著名的一条方法论就是“赛氏方法论”,由天才开发者、PS4首席架构师Mark Cerny(马克.赛尔尼)于2002年GDC提出。Mark Cerny曾经是顽皮狗工作室成名作古惑狼系列的制作人。这条方法论引入“预制作期”的概念,指出游戏开发需要先专注于最核心和吸引人的内容进行开发,然后将这部分游戏性提供给玩家(或团队内部)进行测试,确定好玩并获得反馈后,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细节开发。这部分游戏内容也叫做核心玩法内容。这条方法论避免游戏在项目的初期走得“太快”而忽略掉核心游戏性的丰富,造成项目上线后无法获得好评的风险。

  赛氏方法论在今天几乎被用到了所有游戏的开发过程中。然而,对于一款电视主机游戏来说,完成核心游戏部分对于小团队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经过很多次的迭代。Cerny给出的建议是大团队6-9个月。这个时间很明显我们耗不起。因此我们引入原型设计阶段(Prototyping)。国外有一句话说:“Prototyping is Cheap.”即原型设计的代价是很小的。

我们原型设计关卡的一个截图

  如上图所示,这是一张我们原型设计关卡的一个截图。这个关卡中的所有美术资源都用白色盒子来代替,我们称为原型关卡,或“白盒关卡”,主要是由我们的游戏策划来搭建的。在这个原型关卡中,我们将我们整个游戏中所涉及到的游戏性(Features)加入到里面,并且引入关卡流(level flow)的控制,来测试游戏关卡的可玩性。这是国外大多数游戏团队都会使用的原型设计方法。

  我们采取两条方法论的合并,来在立项的初期迅速测试出游戏的可玩性,并且针对这个阶段中发现的游戏性上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美术重复工作带来的损失。这是一套几乎没有在中国实践过的方法论。

  虚幻4引擎的工作流

  虚幻引擎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是一个世界顶级的次世代游戏引擎,它能够给我们带来AAA级别的游戏画面,满足电视主机游戏的大屏体验。然而,我们采取虚幻4引擎作为我们的游戏研发引擎,并不是单纯看到它的强大而随意选择的。

  因为我个人使用Unity3D已经有3年之久,一直认为Unity3D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引擎。但是,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虚幻4引擎,原因是它的工作流(work flow)是前所未有的科学的。

  从以往的游戏开发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一个游戏性的功能,必须是需要程序员来配合完成的,在Unity3D中也难以避免繁琐的代码工作。然而,程序员可以说是一个团队中较为昂贵的职位,在中国要找到合适主机游戏开发的程序员更难。但是虚幻4引擎有一个非常便捷的工具就是它的“蓝图”(Blueprint)系统,提供可视化的编程,并且易用程度足以让一个游戏策划自己就可以完成相当一部分游戏功能的实现。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我们选择虚幻4引擎。它所带来的工作流是创新的。

游戏设计会是左图中的工作流

  传统的游戏设计会是左图中的工作流,而用到虚幻4引擎中,策划完全可以自己去使用蓝图来实现,而碰到一些比较难的,或涉及到源代码的功能实现才需要程序员来介入做支持工作。面对珍稀物种的程序员来说,能让他们集中于更加硬核的问题解决上,减少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小团队的项目管理

  跟国外重量级的AAA游戏开发团队不同,我们只有十几个人的研发团队,我们是不是就无法开发“大作”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所有的大游戏公司,都是由小团队发展而成的。大团队有大团队的标准,但会把项目一拖就是一两年。而小团队也有小团队的优势。

  就我们团队来说,我们采取敏捷开发中的Scrum模式。Scrum模式是国外被实践多年的小团队项目管理模式,要求每天必须对前一天的工作做总结,对当天工作内容作公开的报告,并以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跟踪。这个模式最闻名的地方就是“每天早晨站着开例会”。我记得就在不久前的CSDN在北京举办的MDCC中就有人分享针对手机游戏小团队的Scrum模式的经验。

我们采用JIRA项目管理软件,设定每两周一个Sprint

  我们采用JIRA项目管理软件,设定每两周一个Sprint,每一个月一个小Milestone,并且要求版本控制中每个人每两天时间必须保证有工作成果提交。用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保证团队时刻处于敏捷开发中的节奏。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电视主机游戏?

  在公司刚成立的头一个月,我与我的技术合伙人把70%以上的时间来进行人员的招募。如何搭建一个电视主机游戏的研发团队是一个难题,因为这在国内就从来没有过,自己没有经验,也没有可借鉴的案例。“找到合适的人,就成功了一半。”招人,相信也是所有创业公司发展的头号重任。

  我们在分析国外电视主机游戏的特点的时候,就能想象出一群是怎样的一群人在一起工作。整合我们以往对国外团队的认知,我们能够给出我们心目中的游戏团队的定位。但中国目前在流通的人才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做手机游戏的,甚至是刚入行做游戏的,各种恶俗、风气盛行。这里我就我们搭建团队给出几条建议。

  1. 优先考虑有PC游戏开发经验的人才;

  2. 创业团队面对新行业,激情和学习能力最重要;

  3. 小团队要求“多面手”;

  4. 同时是忠实的主机游戏玩家;

  5. 厌恶山寨和抄袭,追求原创;

  6. 有在国外游戏公司工作历史的人才重点考虑。

  梦想

  当我走在美国那片游戏行业最发达的土地上时,当我徘徊在旧金山游戏开发者大会的会场时,当我去到所有中国公司都缺席的E3游戏展时,我都不停在寻思:我的心所向往的是什么?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国游戏人,难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到存在感?

  在当今国内手机游戏大热,抄袭、山寨风气盛行的时代,很多游戏设计师打从心底就厌恶这个行业。我深知这种滋味。然而,中国电视主机游戏市场的诞生无疑重新燃起了许许多多游戏人的以往所追求的梦想。

  梦想,我一直认为那是一个伟大而脆弱的东西。在我过去的创业历程中,我看到国内无数有想法的游戏设计师逐渐被现实所同化。他们没有坚持下去。而我是幸运的。我没有放弃的我梦想。我转移了我的战场,离开了原本不适合我的手机游戏市场,并且得到了我的合伙人与投资人的支持,让我拥有现在我的团队。这让我感觉我离梦想更近了。

  我相信就在未来的一天里,中国的游戏将会在电视主机游戏这块新兴的,代表国际最高研发水平的市场上大放光彩,得到国际专业水平的认可。我也相信,在电视主机这个市场上,中国将会诞生如BunGIE、NaughtyDog这样伟大的游戏公司。这也许需要走很长的路,但我相信坚持的力量。

  今天,就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的巅峰。

就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的巅峰。

    From:张翰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游戏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新闻

CGWR: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2010-2012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是以由新浪游戏专业评测员组成的评测团队为核心,以游戏的画质、类型、风格、题材等游戏特性为依据,对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地区正在进行测试或正式运营的新网游产品进行评测并打分后产生的权威游戏排行榜。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将网络游戏从六大项、二十八个小分项与同类游戏进行横向比较,再将该游戏与自身的不同版本进行纵向对比后,由评测中心根据加权平均数得出最后的游戏分数,并以游戏测试及上线时间点为分组,根据每款游戏的CGWS分数在每个季度发布排行榜榜单,实现了排行榜的透明化和实时化,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http://top.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