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周刊:网络演绎上海滩新传奇 |
---|
http://games.sina.com.cn 2005-09-22 10:33 互联网周刊 |
按照小I的创始人袁辉的说法,“原来的搜索引擎都是搜网页的,而小I是搜人脑中的知识。” 本刊记者|宋妍 如果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Web2.0概念的火种燃起于上海,那么至少可以说这个流行 词汇在上海被提及和实践的次数最多。不过身处上海的袁辉,却在Web2.0以博客和RSS等应用最为喧嚣的时候,推出名为“小I问答”的搜索服务,并相信这种跨越Web、IM和无线平台的搜索服务预示着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也因此契合了Web2.0概念的核心特征。 小I如何搜人脑 “很多东西是在网上搜索不到的,比如‘我今天穿了一条蓝色的裙子,要搭配什么样的胸针?’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人的大脑里,在人的知识经验里。所以我们有了这样的定位,Google搜索网络,我们搜索人脑。”小I问答平台的创始人袁辉对这个服务的认识和定位非常清晰,无论是功能特点还是盈利模式,都在谈笑风生中一二三逐个列举,好不轻松。已拿到IDG第一轮投资并进行第二轮融资的袁辉,对于这套必答题可能早已烂熟于胸。从去年正式上线以来,小I问答已经积累了900多万的注册用户。 同传统的搜索引擎一样,小I也有一个带输入框的Web搜索平台,不同的是用户可以用问题而不是关键词来搜索。这是因为中国网民中有70%不善于抽象出问题的关键词,袁辉认为这种问题式搜索方式更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除了提供Web搜索方式外,小I还提供无线和IM的方式进行问答搜索。 Web加IM互动是小I的专利技术,它允许用户在QQ、MSN和雅虎通上把小I加为好友,从而利用IM直接提出问题,让应用更加直观和简单:用户可以在IM上提出问题,如果小I在知识库里可以搜索到相关答案,就直接将答案返回给用户;如果这是一个新问题,它就会被提交给IM用户,感兴趣的用户看到这个问题后,就可以在IM上作答并提交;如果提问者在线,他就会马上收到这个回复。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完全通过IM来订阅内容,不必下载任何RSS插件或者客户端,只要打开MSN、QQ或者雅虎通,订阅的内容就可以立即出现。 可以互动和盈利的Web2.0 由于小I问答基于IM平台,有着天生的互动性,因此袁辉认为小I的观念更超前,不仅符合了Web2.0以个人为中心、主动产生内容的特点,也具备明晰的商业模式,是典型的Web2.0应用。“比如,你输入‘水煮鱼怎么做’,小I会给你一个水煮鱼的菜谱,旁边就会跟上一家沸腾鱼乡水煮鱼餐厅。虽然搜索的领域不同,小I的盈利模式可以跟Google和百度完全一样,搜索广告、竞价排名、赞助商广告等全部都可以有,规模会非常大。”小I的另一部分收入来自无线平台,用户在使用无线接入服务时,可以选择按条付费或者包月。袁辉相信清晰的盈利模式才会支持Web2.0潮流继续发展下去,“博客和小I都好比是冰山一角,将来我们还要整合一些所谓的Web2.0新技术—实际RSS也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一种比原来更快地去连接用户的方式”。 事实上,Web2.0实践的是很早以前的一个理论,即互联网的中心是人而不是内容。所以虽然小I和Google、百度的盈利模式相同,但搜索的领域是完全不同的,小I把每一个人当作了移动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关于小I和传统搜索引擎的相同与不同,袁辉反复强调着:“我们是一家小公司,不可能去做搜索引擎,但可以做小I这样的互动型问答平台,这样的定位并不影响我们的盈利模式和搜索引擎相似。” 新机遇重于新概念 袁辉在去年1月发布MSN小I机器人时,还不知道什么是Web2.0,但却惊喜地发现小I在两个月内发展了30多万用户,从而看到了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所在。那时的小I已经具备了查询股票、航班和天气等信息的功能,所以在去年6月重新为小I定位时,袁辉及其团队决定建立这样一种互动式的问答平台。今年,Web2.0的概念突然升温,袁辉发现小I就是一个符合Web2.0标准的应用。面对可能将要来临的新时代,袁辉总结道:“创业者必然要去抓取最新的机遇。什么是最新的?开始大家并没意识到Web2.0是最新的,很可能就像我们先做的应用,再回过来总结理论—概念有时候是滞后于应用的。我相信上海在近期还会有一些新东西不断涌现出来。” 小I需要的核心技术有三种:一是人工智能技术,小I通过自然语言分析去理解“上海今天热不热”、“上海要下雨吗”这样的问题;二是搜索技术,去到庞大的知识库里找相关的答案;三是跨平台技术,从而使唯一的数据库在不同的平台上交互。“我们是一家技术起家的公司,但是我们不强调我们的技术,只强调我们的应用带给用户的价值,其实我们的技术门槛很高,这也是我们跟很多互联网公司都不一样的地方。”袁辉实践的是一种“将软件互联网化”的想法,希望由此给追随者设置很高的技术壁垒,同时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价值,并迅速释放软件所携带的巨大能量。 这些优势都是投资者所非常看好的,但袁辉却没有因为投资者的热情而显得急躁起来。目前,袁辉只想把小I定位为一个生活问答的平台,“我们有很大的远景计划,比如加入更庞大的知识库,但首先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情,不要急着想接下来的二三四。”务实的袁辉接着说,“我们也并不关注Web2.0这样一个概念,而是想把应用落实到位—用户也不关心Web2.0的概念,只是关心自己的生活问题是不是能在小I问答上得到答案。” 上海的吸引力 《互联网周刊》:你觉得上海的创业环境怎么样? 袁辉(小I问答平台创始人) :我原来在微软上海,那时上海会比北京的氛围差一些。但最近几年,在上海的风险投资越来越多,有向上发展的趋势。从上海整个的环境来看,有几点比较吸引创业者。第一是产业环境,不会像北京或者广州那么乱,上海人办事比较井然有序,这对外地过来的,或者从海外回来的人非常有利,从而让他们更加快速地、更加融洽地融入到这个环境里去。第二是作风踏实,上海的特点是不会一下子看得特别大或者想得特别远,不像北京那样“胸怀中国,放眼世界”。所以北京能出很多大的公司,但是上海原来的特点就是很精细。上海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从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优势也会缩影到互联网这个行业中来,因此催生出那么多创业者要在此建立自己的公司,会有那么多应用产生出来。这些是各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互联网周刊》:上海互联网企业的想法和做法跟北京会有什么不同? 袁辉:上海和北京的特点在不断地相互融合和补充。从盛大开始,上海有了自己的IPO公司,这是上海的公司开始往前走。经过1999年产业环境的变化,北京的公司现在也很强调务实,于是两个不同的环境,各自往对方比较好的方面去靠,所谓殊途同归嘛。所以最后成功的公司一定是能够结合两点的公司,否则要么大而空,要么小而细,都是不行的。 《互联网周刊》:当时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创业?以后呢? 袁辉:在武汉的时候,我想不是去上海就是去北京。2000年,我决定去微软上海。既然来了上海,就开始耕耘自己的这块田地。虽然原来上海的IT氛围不如北京,但现在上海的环境开始好起来了,我们也得到了很多资源上的支持。但是现在已经谈不上特别明显的地域概念,因为互联网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整合资源,所以我们会在北京和其他地方设立分支机构,不过是把总部设在上海而已。 编辑: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