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蜀国名将——魏延 |
|
魏延——字文长
镇守汉川——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大破魏军——
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恨己不用——
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梦兆大凶——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重点推荐:刚愎致死——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大致是说让全军后撤,魏延断后,如果魏严不听令,则让军队自行行动,即不受魏延指挥)。亮適卒,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往揣(魏)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大致是说丞相虽死,战斗还要继续,怎么可以因为一个人的死亡而荒废了天下的事情呢,意即反对撤军。而且我魏延怎么可以受杨仪这家伙的管制呢,竟然还让我为他断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要让费祎一起写文书,命令军队留下,等于是拉费祎下水)。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大意是我会为你去游说杨仪,让他听你的,杨仪是个文官,不懂战争,他一定会听你的,其实都是在骗魏延,找个借口脱走而已)”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这是魏延才发现不对),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派人偷偷去看杨仪那边的情况),遂使欲案(诸葛)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也就是说还是要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撤兵)。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不等杨仪出发,魏延先引兵南归,沿路烧断路桥)。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互相上报说对方叛乱,文书同时来到成都)。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董永等人都认为是魏延叛乱)。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因为魏延烧断了桥梁道路,杨仪只好砍伐山林为道,日以继夜,还是在魏延的后面)。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魏延占据南谷口引兵攻打杨仪)。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魏延的部队因为知道是魏延不对,都不听魏延号令)。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杨仪脚踏魏延之首极),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魏延死矣)。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这里是说当时认为魏延之所以没有马上北降曹魏而南下的目的,是要斩杀杨仪,言下之意魏延还是反叛了)。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其他事迹——
勇而自傲——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入蜀有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
交恶杨仪——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官至——征西大将军
作者:A9TG——DELOMA
编辑: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