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教师节,我们都会为辛勤的园丁们送上真挚的祝福,感谢他们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成长的道路,歌颂他们“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老师、教授的身份,长期战斗在与网络游戏抗争的第一线,不辞辛劳地将我们一次又一次从沉迷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他们是忠诚的久经考验的戒网瘾战士,却总是被我们在教师节这一天无情的忽略。
这一次,我们要大声的喊出积压在心底已久的声音:老湿,您“辛苦”了!谢谢啊!
他是一名在职教师,今年已经44岁。为寻找学生上网地点效仿侦探进行跟踪。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名学生被老师的苦心感动,逐渐告别网瘾。他就是陈吉灵。
陈吉灵老师有28年教龄,当过22年班主任。身为园丁,他最自豪的是,自己培养出的很多学生被评为盛县级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他曾多次荣获 “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老师”、“十佳教师”等。他最欣慰的是,以前的捣蛋鬼变成遵守纪律,努力求学的好孩子。
平时,陈老师细心观察自己班里的学生,一旦发现谁无故旷课,或身在课堂却无精打采,他心里就暗暗着急。他先找这些学生谈话,但学生总是不肯吐露实情。学生没想到,老师棋高一着,会在背后暗暗跟踪他们。有一个学生陷入网瘾后,其父母居然被蒙在鼓中,丝毫不知。陈老师带着其家长到网吧查看,家长才相信老师的话。后来孩子成功戒除了网瘾,家长对陈老师感激万分。
详细>>
他是东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岗位”:材料学院0801班的辅导员。在东华大学,他是唯一一个博导身份的辅导员,他就是王依民。
一位从教30多年的党员教师、高分子材料学科的专家,何以热衷于担当辅导员的工作?原来,2008年某一天,王依民在闲聊时听同事说,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差的问题,而且缺少实际动手能力,还有不少人沾上“网瘾”。一听之下,王依民拍案而起,决定去当一名新生辅导员。他说:“一个家庭付出全部心血培养一个大学生,在入学之后可能因为网络、电子游戏等走上歧途,我要尽自己的努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2008年9月开学后,他一周内便熟悉了0801班所有新生资料,得知几个学生有“网瘾”,王依民先“按兵不动”,回家后亲自下载网络游戏,体验网游感受,随后和同学们聊天,疏导学生,一名同学刚萌发的网瘾苗头就被他及时扑掉。就是凭着这样的付出和决心,王老师所带班级没有一名同学沉迷网络。详细>>
她是一名年轻的高三女教师。高中生沉迷网玩游戏,成绩下降,家长心急如焚向老师求助。而她通过电话监督,逐渐改掉了学生的坏毛病,将孩子从网游中拉了回来。
她叫甘昊,她挽救网瘾学生的“秘诀”是,每个周末打电话到该生家中,等他关了电脑才挂电话。甘昊还采取布置作业、让家长陪打球等办法分散该生的精力。现在这名中考位置值21.3的学生不光不恋网,成绩也直线上升,几次大型考试都是600多分。
很多家长疏于管理学生,导致学生晚上在家长时间玩电脑,或者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关灯睡觉后又偷偷爬起来玩电脑,有了老师的提醒,家长注意了晚上起床的孩子,至少能让学生安心睡觉。
校长李水生有一句教育名言:“爱字铺路,严得科学。”目前该校有特级教师9名,高级教师58名,外教2名……其中不少曾是省示范高中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甚至曾是高考命题专家。详细>>
她是韩国青江文化产业大学电脑游戏学系的系主任,她对于如何正确教导子女快乐的玩游戏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她立志帮助更多受网瘾儿童问题困扰的家长,她就是吴贤珠。
针对防止家中小朋友发生游戏中毒,吴贤珠教授提出了包含“电脑要摆在如客厅般的共同空间”、“安排小孩可以自行使用电脑的日子,并要求其遵守”、“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感”、“透过沟通向小孩说明限制游戏时间的原因”、“除了电脑游戏之外,家长应让小朋友接触更多样的游戏文化”等五条金言。
她认为家长不要将电脑单独放在小孩的房间,应该移到像是客厅等家人一起生活的空间比较合适。父母应该培养小孩「电脑 不是个人的所有物,而是家族共同使用的物品」的认知,让小朋友自然而然的减少使用的时间,并防止小孩接触到有害身心的游戏。对於有助於学习的游戏或软体,家长应该多多鼓励小朋友使用,并一同参与游戏之中,成为生活中 可以共同讨论的话题。详细>>
她是一名退休教师,家住西安市庙后街。她是网吧义务监督员,她用双脚踏遍了西安所有的网吧,先后帮助了9名未成年人重新走上了正道,她就是于亚男。
于亚男1996年退休时只有55岁,和孩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她离开学校后一刻也闲不住,没事就去儿童村、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学习文具、衣服、食品。“我从2004年开始做义务网吧监督员,前后帮助过 40个孩子。”20日,记者在西安市庙后街一小区见到了70岁的于亚男,年虽古稀,但她身子骨硬朗,说起话来条理清楚,滔滔不绝。
于亚男每周最少要去两到三家网吧,检查有没有未成年人,消防、安全设施是否齐全。7年来,她几乎跑遍了西安大街小巷的网吧,检查次数累计有2300多次。刚开始做网吧监督员时,患脑梗的老母亲看她不顾家里只管往外跑很是生气;老伴儿则被家里响不停的电话吵得难以安生,埋怨她每月还倒贴300多元的电话费。详细>>
他是某网瘾治疗中心的心理辅导老师,熟知各种网瘾少年进入网戒所之后所需要的改造,而他更是有自己的特色手段“灵魂风暴”。
旭东小学初中一直成绩优秀,表现良好。曾参加全国物理、化学奥赛并获奖。所上省重点中学完全是其凭成绩优秀考取。一年多前在别人偶然介绍下玩游戏《大话西游》,来中心前已经深度沉迷,不能自拔。最后被家人送进网瘾治疗中心。
刚来的旭东每次都想逃跑,有一次甚至已经翻过了网瘾治疗中心的围墙,但终被心理辅导老师截了回来。等待他的将会是更严厉的管制吗?
随后心理辅导老师使用自己的灵魂风暴大法,通过一系列的治疗,终于让这位孩子迷途知返,14天治愈了顽症“网瘾”。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详细>>
“一年半之内,有了老师的30余次登门家访,孙子才真正回到了我身边!”家住单洞社区的刘奶奶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记者,在老师的帮助下,全家人一起把孙子小华(化名)从上网成瘾甚至开始自闭的孩子,变回了阳光少年,也让整个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单洞新村小学副校长张熙琳介绍,从2009年开始,老师前后做了30余次家访,与小华家人一起组成支援网络,建立个案辅导计划,直到今年初,该“家访个案”才初步成功“结案”。
30多次家访呐!这是一位多么敬业的老师!
据悉,今年起,该校要求各科老师齐上阵,开展一次“全员家访”活动。每次家访后,老师要把其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如情况需要可以“重访”、“再访”。以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方案,来教育每一个孩子。详细>>
他是一名大学教授,也曾经沉浸在WOW里,然后在去年,他出了一本名为《不插电:我黑暗的游戏成瘾之旅》(Unplugged: My Journey into the Dark World of Video Game Addiction)的书,讲述了游戏成瘾后会带来的危害。
在最近接受雅虎新闻的访问时,他详细介绍了自己是如何从熬夜玩游戏转变到健康平衡的生活习惯当中去的。同时他承认,自从2004年首次接触《魔兽世界》之后,他的生活完全被这款游戏所占据,不仅丢掉了工作,家庭生活也陷入了危机。后来他下决心戒掉了这款游戏,确切的说是所有网络游戏。但他的妻子仍然一直担心他的成瘾症会复发,同时还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将来是否也会有相同的症状。
Van Cleave提醒网络游戏玩家要对看似轻微的成瘾过程产生警觉:“在你玩游戏的不经意间,游戏成瘾就会形成,这是一个逐渐累加的过程。详细>>
为了戒掉孩子的网瘾,学校的老师们还充当着学生网友的角色。
“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有QQ号,都会上网聊天,QQ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管理工具。学生全部住校,平时不允许走出学校大门,可是,总有个别学生突然从学校消失,跑到校外上网。老师明明知道他就躲在某处网吧,就是找不准他的具体位置。老师通过QQ,不仅能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踪迹。”
一位姓黄的老师告诉记者:“我有4个QQ号,一个是公开的,学生都知道,另外3个是不公开的,我分别扮演着老师、男生、女生等不同的角色,他们常常会跟我这几个陌生的号码交上朋友,而且聊得很投机。”
虽然上面说的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但是毫无疑问地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曾经有位老师把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WOW公会,并很好的带领学生平衡了游戏和学习,这一切说明治网瘾应该像大禹治水一样,重点在引导而非封堵。详细>>
他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曾应美国密西根大学之邀访问深造,并在美国定居。他关注国内青少年网瘾问题,他是中国反网瘾第一人,他就是陶宏开。
陶宏开教授积极倡导整体素质教育,提出加强家庭、社会、学校和自我教育。其中学生自我教育最为重要,不断提高学习自觉性和自学能力;他把素质教育学归纳为“三做”:即做人、做学问和做事业,其中以做人最重要。
陶宏开巡回20个城市,举办80场讲座,直接转化百余网瘾少年,与200家媒体互动,培养千余名志愿者,面对面听课者逾2万人。
2004年5月,陶宏开教授因主动帮助一位辍学少女戒除网瘾后考取重点高校,从而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