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华大学教授:帮学生戒网瘾 博导改当辅导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5日 16:14  东方网  已有_COUNT_条评论

  他是东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有另一个特殊的“岗位”:材料学院0801班的辅导员,在东华大学,他是唯一一个博导身份的辅导员,他就是王依民。

  同辈式聊天疏导学生

  一位从教30多年的党员教师、高分子材料学科的专家,何以热衷于担当辅导员的工作?故事要从2008年某一天说起,闲聊时,王依民听同事说道,如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态度差的问题,而且缺少实际动手能力,还有不少人沾上“网瘾”。一听之下,王依民拍案而起,决定去当一名新生辅导员。他说:“一个家庭付出全部心血培养一个大学生,在入学之后可能因为网络、电子游戏等走上歧途。我要尽自己的努力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

  2008年9月开学后,他一周内便熟悉0801班所有新生资料。得知几个学生有“网瘾”,王依民先“按兵不动”,回家后亲自下载网络游戏,体验网游感受,随后和同学们聊天,疏导学生。一名同学刚萌发的网瘾苗头就被他及时扑掉。就是凭着这样的付出和决心,王老师所带班级没有一名同学沉迷网络。

  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困难学生,王依民更是倾注了心血。他发现,有几位来自西部的困难学生底子薄、学习有畏难情绪,王老师便对他们采取多鼓励、多交流、多督促的“三多”措施呵护其成长,还放弃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同辈式聊天。材料学院大三学生人席立,入学时还很自卑,现在他乐呵呵地说:“一年来我的成长都是王老师一步步帮着、看着过来的。”

  论文批注占原文一半

  对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王老师会第一时间找他们谈心。小王是工作后回校深造的研究生,原本他有混学历的想法,态度不认真,论文有抄袭现象。王老师发现后反复做思想工作,终于使小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刻苦投入,回单位后成为了技术骨干。毕业后的小王说:“王老师每天教学科研任务都很重。当时我还犯那样的错误,让他花很多精力找我谈话,简直太不应该了。”

  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写论文,王老师篇篇认真,标点符号都不疏漏。当本科生宋媛媛看到王老师的修改意见时,震惊了:批注竟有原文一半之多!在王老师的感染下,小宋认真修改论文,最终被评为优秀论文。硕士生李琳说:“‘严谨是科学最大的德行’我以前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在王老师身上我终于读懂了。”王依民的博士生郭林峰的论文《PP/PET共混体系及其合金纤维的研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论文。在2008年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中,他的学生刘术佳、王勇、廖谦分获一、二、三等奖。

  在王依民的关心指导下,东华材料学院毕业了一批批优秀学生,同学们总想用什么办法感谢,他却说:“我当教师30年了,一直都是将爱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希望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编辑:弥可)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