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猛虎”何人也??吴国开国皇帝孙权之父,人称“江东猛虎”孙文台便是!!孙武之后,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
罗本中写孙坚身长八尺,英雄双全,横跨三江,威服六郡,有诗为证:
谁道江南少将才?明星夜夜照文台。欲诛董卓安天下,为首长沙孙坚来。
[写得好!!可惜这首诗在毛本中找不着……]
孙坚在未有任何表现之前,就有数十字来说其以前的“辉煌”,如17岁杀海贼,又斩反贼许昌等,用来衬托孙坚之勇,而后来的“首先登城,斩贼二十余级”更能体现其武勇非凡,单次表现,就不是二流武将可比,也没有一个二流武将会让老罗下如此功夫描写[先从其“从前”到“现在”的详细描写]
按这么说,罗贯中所写的来看,对孙坚的评价是很勇猛,但最后却败给了华雄,而华雄又一合被关羽斩之,这又是为何?
说白了吧,都说了老罗没这么好心[“拥刘”乃书中的第一思想中心]平白无故地写孙坚之勇,原来倒头来的作用还是用来陪衬蜀汉的勇将….[历史的孙坚另谈….否则会矛盾也!!]
原来,写孙坚之勇,是要用来让华雄败之,以衬托华雄之勇。而又让云长斩了华雄,来衬托关公之勇…….寒!!
首先看被关羽一合斩的华雄,作者对其费了不少功夫,让人感觉比夏侯都牛!!但感觉被一合斩了也太夸张了!!而这么算下去,被华雄逼得狼狈不堪的“江东猛虎”孙坚岂不更……..晕!!明显越来越不合理,是不??所以,老罗为了让事情更合理些,所以做了以下的一些处理来缩短孙坚与华雄感觉上的差距:
1:写程普先斩华雄副将,写程普正写孙坚,副将之勇已如此,主将可想而知。
2:华和孙正斗之间,是李肃放火,孙坚军队大乱,不得已退。
3:华雄于林间看见赤帻,却不敢向前,明显对孙坚武力的忌禅。
首先,让华雄先斩鲍忠,先让人看出孙坚的对手不简单!!在以程普斩华雄之副将,其实,无需孙坚出马,副将自斩之,倒体现出孙坚之勇,而孙坚是其主将,可想其武力只高!!但有人就会问不是所有主将都强过副将的[如曹刘],但我恐龙的意见是,得看什么主将,如孙坚,一开始已经描写其武力不凡,又陆续地表现其武力,加上“江东猛虎”四字可以大致说明他是以武力见长的!!和曹刘又有所不同!![会评本中在程普斩将后写道“写程普正写孙坚,副将已如此,主将可想而知。”]
许多人都忽略了赤帻问题,华雄已经两次和孙坚交锋,都以孙坚失败而告终,可一到丛林,见到赤帻,自己却“不敢向前”为何也??无非还是孙坚本人的武力,可想而知,华雄心理应该有底,自己与孙坚交战两次,都占了对方便宜,并不是真的以武力取胜。再加上被“江东猛虎”的威名所震,所以还是“四面围定”和“用箭射之”安全也!!
所以大致可以说,孙坚和华雄那两场交锋其实并未真的分出胜负,否则,华雄不会有上述“不敢向前”的问题出现。
但孙坚武力如何呢??恐龙觉得应该只能在华雄之下了,为何也??其实还得再看着那两次交锋,虽然华雄他是占了便宜取胜孙坚的,但他在交锋后总奋力的追上来,对擒斩孙坚有信心[还不能说“极有信心”否则在最后不会不敢向前],虽然是看其军队已败,但让孙坚回马再战时十余合又败,躲过两箭。最后孙坚折断画弓和与部将交换头盔可以看出其被杀败的狼狈之极!!比较一下赵云被张合杀退时并无如此狼狈,反而落马后再上马,杀出重围!!所以孙坚与华雄之战不会是赵云与张合的那种情况。因为解释不通!!
…….可以这样大致划分孙坚的武力:在华雄之下而在程普之上,在东吴将领中则略逊
于甘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