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兵器
长兵器(或长兵)是指超过成年男子眉高的武器而言。本章介绍的长兵器,是以枪为代表的一种在长柄上安有锐尖(即矛尖)的兵器,是以“扎”为主要攻击方式的兵器。当然,在前面章节中介绍过的大刀、大斧和长棍这些打兵器也属于长兵器。
长兵器柄长,和短兵器相比,具有时效性好、可先发制人的优点。当然,如果枪柄过长,使用起来就会不灵活。在《周礼》考工记中,对此就有明确的记述:长柄兵器,以不超过使枪人身长的三倍为原则。但是也曾出现过超过身长三倍、长达6m的长兵器。作为个人使用的长兵器,柄的长度应和身长相称,使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发挥更大的威力。但是,作为一个集团或军队的整体装备来说,确定兵器长度的原则,应该考虑对战斗队形是否有利。另外,统一规格的长度和用料,更便于批量生产。一般来说,战场上使用的兵器比较长,而武术中使用的长兵器,则是按照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把柄相对做得短一些。
长兵器以刺为主要攻击方式,其中又以直刺为最常见。但是,用“扎”来表现比“刺”更贴切。杀伤范围表面看似乎比较狭,但是在战车或骑马时使用,威力大增,甚至能穿透铠甲。
这种以刺为主的长兵器,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刺中目标,尤其扎透之后,往往很难拔出来。特别是战车和骑兵,在快速的行进中,一旦刺中敌人,就只有放弃不要了。为此,又出现了能防止深刺构造的兵器。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可刺可斩的钩镰枪。在使用技法上,由于长兵器安有坚硬的长柄,所以也可作为棍棒来使用,在明代的枪法中,就融入了很多棍法的打击技巧。
长兵器在兵器中的地位
历代军队,都少不了可攻可防的长兵器。在敌骑兵进攻时,可用排列密集的长枪队,来保护已方的弓箭手。更是装备装甲骑兵的战车必不可少的重要兵器。
在武术界,长兵器也是一种象征武勇的重要兵器。长枪类有“百兵之王”之称,且流派甚多。许多历代名将,也都冠以“神枪”的美名。例如《三国演义》猛将张飞的蛇矛、吕布的方天画戟,还有《西游记》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沙悟净的降魔杖,以及《水浒传》中鲁智深的禅杖和《南游记》华光天王的降魔枪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兵器的历史
长兵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是一种在长柄上带有石制锋尖的最原始长矛。
在战车成为战场主力(前十六至前三世纪)的年代,攻击力甚强的戈、矛、戟、铍、这些带有青铜刀尖的长柄兵器,也就随之成了主要兵器。特别是在贴身近战的车战中,戈是最好使的常用兵器。
战车衰败之后,戟就成了长兵器之首。到了唐代,戟逐渐从实战兵器变成了仪仗专用兵器。
唐代以后,把以前称之为矛、铍的长兵器,改称为枪,枪从此就成了长兵器的代名词。宋朝以后,枪的样式就更多了。
到了明代,除了枪以外,又出现了铲、钯、镗、叉、狼 这些具有很高防御能力的新型长柄兵器。
草鎌
外观和用法
草鎌(图1)是从用来割谷物或杂草的农具镰刀变化而来的一种兵器。全长约62.7cm,刃长19.2cm,宽2.9cm左右。柄为不制,刃是铁的。使用方式,或单手一支,或使用双鎌,因此也是一种很利息哪个的暗器。
从农具鎌演变成兵器,还有一种,那就是枪鎌(图2)。它属于长兵器,全长约228.2cm,枪头长68.2cm左右。木柄铁尖。枪头由可刺可斩的二股刃所构成。
历史与发展
鎌作为兵器使用,历史并不很久远。在《武经总要》和《三才图会》中,并没有鎌这种兵器。所以,把鎌作为兵器使用,应该是在明代以后。明代之后的清朝把鎌正式列为军队的兵器。但是,这个时候,战场上已经是以火器为主要兵器了。在这以前,农民揭竿而起的时候,就是把这类农具作一种兵器来使用,也是很自然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