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极客已经越来越不纯粹了,他们也许不再是呆若木鸡的形象,反而变身为时尚潮人——穿着绘有《电子世界争霸战》风格图案的T恤衫,玩着手机里复古的小蜜蜂游戏,欣赏着《生活大爆炸》里的极客/宅男语录……《电子世界争霸战》当时带来的视觉奇观和进入电子世界的想象力已经被流行化(也可以叫庸俗化)成了文化时尚符号。所以迪士尼会借着如今强大的电影技术重新拾起这个题材,由此,新潮和复古重叠变成了新的诱惑。
高概念电影
《电子世界争霸战》是一部早期的高概念(High Concept)电影,其魅力也正在于此。所谓高概念电影,就是指影片的根本不在于故事情节的紧张精彩,也不在于某个明星的魅力,甚至不在于画面,它靠的是一个全新、独特的概念来吸引观众。近年来比较典型的高概念电影包括《阿凡达》、《盗梦空间》、《科洛弗档案》、《第九区》等。
高概念电影打破了电影的旧式传统,它不再依靠故事、明星或者宏大画面来作为电影的基石。你可能会注意到,《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的宣传完全集中在其新概念上,影片的成功基本也就取决于这个高概念是否成功,是否被观众所接受。《阿凡达》超级华丽的特效以及3D画面其实完全是服务于”第一次真实展现外星世界”这样一个概念的。而《盗梦空间》更是完全围绕“盗取或植入他人梦境”的概念来设定整个影片,就连结尾欲停未停的陀螺,都是设计好的行为:如果观众因此有了“庄周梦蝶”式的联想,产生出“我们是否生化在别人的梦中?”“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的?”这样的疑问,那么整部影片不就成了一次思想的植入(Inception)么!
TRON-Like游戏
《电子世界争霸战》是一部原创电影,但其风格非常接近游戏。事实上,它也确实受到了很多游戏的影响,尤其是街机上最早的“乒乓”游戏——虽然这个游戏仅仅是黑白的简单线条和点块组成。1982年时电子游戏才刚刚兴起,连著名的“小蜜蜂”游戏都还没问世,Apple II已经是最神奇优秀的游戏平台了——事实上,APPLE II上当年有个Trace on功能, 就是TRON,如果要关闭程序追踪,就得TROFF。这很可能是TRON的起源呢。据说影片中带拖尾曳光的赛车,以及撞到对方曳光上就会粉身碎骨的竞赛模式都是来自Apple II上的小游戏Snake Game,也就是后来著名的手机游戏“贪吃蛇”的前身。这种TRON的赛车模式后来被很多游戏所效法,形成了大量的TRON-Like游戏(例如Pink-Pony这款免费小游戏)。迪士尼公司后来也自己推出了游戏大作“TRON 2.0”,进一步推动了TRON-Like风。
Topic-Tron-21~22:
你还没有进入过TRON的世界么?那至少你可以去影院领略一番。毫无疑问,新版的《创:战纪》将带来炫酷的观影体验,但我怀疑的是,老版《电子世界争霸战》那种纯粹、技术、硬核风格,在新作中能再现出几成呢?■(文/电子骑士)
附:Cyberspace电影
《电子争霸战》为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从此,关于虚拟空间、使用计算机CG制作的科幻电影越来越多。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黑客帝国》和《第十三层》,电影还对这个神奇的空间做了哪样的想象?在这样的空间中,“真实”与“虚幻”是对立存在还是彼此交融?机器(尤其是电子技术)是否会带来的新不平等?人类的主体精神是否会丧失而自己还茫然不觉?在这个世界里,谁拥有技术,谁就能左右世界甚至人类的心灵。自由的丧失和人性的沉沦变得更加隐蔽。人们对虚拟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疑虑和困惑一点也没有减少。我们,已经半条腿跨入虚拟世界的子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是正在把我们的想象变成现实呢,还是正在把现实变成想象?
《刈草人》(The Lawnmower Man,1992)
约伯·史密斯是一个智力只有儿童水平的割草人,他定期为劳伦斯·安吉洛博士修剪草坪。安吉洛效力于一家政府秘密机构,负责为军队训练高智能大猩猩。安吉洛与机构的合作出了问题,智障的约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决心以约伯为实验对象,把他的智力恢复到正常水平。约伯在药物作用下进入了一个虚幻空间,在那里他变得随心所欲,甚至犯罪杀人。慢慢地,现实与虚幻开始混淆,博士不得不来对付这个自己造成的恐怖的“弗兰肯斯坦”。
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小说,这个影片自然就具有了一种恐怖悬疑的气氛。本片对后来的贡献在于,它把“弗兰肯斯坦”和“海德博士”的故事放到了虚拟现实中来阐释。约伯在现实中只是个白痴一样的人,而在虚拟空间中却能成为上帝。双重世界带来了人格的分裂,也带来了对真实世界的无责任感。这个恐怖故事的背后,蕴含了对网络时代最初的警惕与疑虑。
《六度战栗》(Brainscan,1994)
一个缺少父母之爱的小男孩(《终结者2》中的小男孩爱德华·富龙主演)整日沉迷于恐怖游戏。一日,他收到了订购的游戏光盘,在一个木偶般怪人的引导下,他体验了杀人的恐怖和刺激。没想到,一个邻居真的死去了,死状跟他在游戏中遇到的一模一样。然而他已经不能自拔,只能把游戏进行下去……
本片改编自科幻小说《死亡游戏》,本刊当年曾刊登过它,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游戏与虚拟现实的关系,虚拟世界的行为 对人的影响一直是科幻小说和电影热衷探讨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天天在虚拟现实里横扫千军,打得血肉横飞,那他会不会在现实中出现暴力倾向?不过要我说,本片 最有价值的地方还是在于它的嵌套式结构——男孩最后发现,他收到游戏,进而在现实中杀人的种种作为,其实才是游戏的情节呢。
《强尼记忆术》(Johnny Mnemonic,1995)
2021年,世界出现巨大的电脑网络。几乎所有的人都因为电磁波产生的环境污染而致病。在这个世界里,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信息。由于黑客的猖獗,最重要的信息都是由人脑来传送的。强尼就是这样一个信息传递者。这一次,他传递的信息里,包含着治疗整个人类病痛的配方。各方势力都在为争夺这个足以控制人类的信息而大打出手。
本片的编剧威廉·吉布森本人就是写“虚拟空间”的老祖宗,本片改编自他的一部著名作品。因此影片非常能反映出Cyberpunk流派的风格。在他们的笔下,未来世界混乱、肮脏,但到处充满着超级的科技,这些科技多半与计算机、信息有关,而主人公就是那些数字世界的牛仔。影片本身拍得并不算非常出色,但其意义却不容忽视:影片包含了“信息=权力”这样一种思想,而黑客们的价值观则要求“所有禁锢的信息都要被释放”。从人脑接入网络世界的方式到对真实 世界的描写,《黑客帝国》中都能看到不少本片的影子。也是从这部片子开始,基努·里维斯开始了他”救世主”(The One)的职业生涯。
《杀人硬件6.7》(Virtuosity,1995)
1999年,洛杉矶,政府执法技术中心开发出用于训练警探的模拟机原型。这种虚拟现实模拟机装载有最先进人工智能技术。使用者通过追捕电脑生成的集人类邪恶于一身的罪犯席德6.7,来锻炼他们的侦探技巧。没想到狡猾的席德6.7摆脱束缚离开了虚拟空间,进入现实世界作恶。前警察帕克·巴恩斯被 认为是最有机会制服席德6.7的人。在犯罪行为专家卡特的帮助下,巴恩斯必须穿梭于现实和虚拟世界,在新千年之前抓住席德。同时,巴恩斯在席德6.7身上 发现了杀害他妻子和女儿的变态杀手的影子。这场猎人的游戏变得复杂起来,赌注也更加高昂。
由影帝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这部影片让人联想起国内一位作家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七重外壳》,因为本片的巧妙之处正是层层嵌套,把你以为的真实世界粉碎成虚拟现实。影片中虚拟空间里的战斗能给人带来轻微的晕眩感,就好像你来到了太空一样。除此之外,它只是一部紧张的动作片,缺乏科幻电影中常有的反思精神。
《历异》(eXistenZ,1999)
这是一款最新最酷的游戏,玩家通过一个脐带似的主机进入虚拟的游戏空间。正当大家试玩体验的时候,一群反对者高喊着“杀死控制者”之类的口号冲了进来。警卫泰德救走了游戏的设计者爱丽拉,在她的影响下,两人一同进入了游戏世界。没想到游戏与现实似乎联系了起来,到处都是追杀和阴谋。泰德好容易从混乱中逃回了最初的地方,却发现他刚刚完成了这个游戏——这时候,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驱使,泰德高喊着”杀死控制者”之类的口号,对着现实中的游戏设计者举起了枪!
本片在加拿大放映时的片名叫“未来的犯罪”,而“eXistenZ”这个词本身更暗含了海德格尔哲学上的“存在”观念。值得注意的是,本片里的虚拟现实所采用的科技,是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当看到主人公吃完一条鱼,把它组合成一把手枪,向敌人发射牙齿子弹时,实在能引起一种奇异的惊惧感。而从那些反控制的口号中,我们既体验到导演克罗南伯格的反思精神,同时却又感到一种对人类的嘲讽。这么说,存在的真实与否就不仅仅在于物理层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