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牵手经济蔚然成风 专家呼吁要理性看待 | ||
---|---|---|
http://games.sina.com.cn 2005-06-23 16:40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6月23日电前不久的电玩展上,某知名品牌为推广PS游戏机设起了“美女人墙”;《大众软件》也推出了美少女组合作为形象代言人。上海文汇报报道,环顾四周,地铁的灯箱广告,超过70%有美女的身影;某路公交车身上“包裹”着的旅游广告“马来西亚欢迎您”中,巨幅美女辅以“国际化微笑”…… 报道称,面对满街的“美女”,我们是否应该投以自然的、平和的眼光呢?近日,在
美女脸上的确长“大米” 铺天盖地的美女广告,让一些人产生了“恐慌”,片面放大美女的“副作用”,甚至将美女经济“妖魔化”。对此,有专家给出了“安心丸”。 “美女经济”背后其实就是“吸引力经济”、“眼球经济”,它的产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秀》杂志总监李蓉坦言:爱美之心促发了经济需求,也必然拉动经济增长。就拿时尚杂志来说,“每一季,凡是教人怎么变美、怎么扮靓的,就肯定畅销。”李蓉认为,对待美女经济还是顺其自然好,不必过分紧张。 美女也是一种消费“符码” 有人认为,利用美女来拉动消费,这是对女性的侮辱、不尊重。对此类观点,专家建议区别对待。撇开一些低俗谄媚、有伤风化的广告,应该肯定多数广告中对“美”的崇尚。 如今的消费,早已不单单是“货币与价值的对等”。消费行为也带有越来越鲜明的个性特征与价值取向。物品带上了众多依存于实际价值之外的“符码”。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范斌看来,“美女”就是这样一种“符码”。不过,范斌强调,“美女经济”不是万能的,在理智看待这一现象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适当规范,确保其秩序。 媒体应提供“价值尺度” “美女经济”是否会被经济利益至上的商家所利用,从而走向无法控制的境地?对这个问题,专家一致建议,媒体应当负起责任,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与价值尺度。 为何不讨论“美男经济”、“帅哥经济”?上海工商杂志副主编陈甬沪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女经济”已不是经济话题,而是对经济伦理的思考。“美女经济”的产生是自然的,但追求利润使得人们将这一经济模式推向了极致,有的甚至变味为“恶俗”。陈甬沪建议,广大媒体要提供一个“价值尺度”,不炒作、不渲染“美女经济”,从文化角度对其进行引导。(顾一琼) 编辑:高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