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游戏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终幻想13》这款大作在发售后虽然获得了日本权威游戏媒体“FAMI通”39分的高分,但是枯燥亢长的剧情和流程被无数玩家指责为“一本道”,游戏发售后售价不断跳水也显示了玩家对游戏的某种态度。
近日,海外杂志《Game Developer》上刊载了游戏制作人鸟山求等人的“解剖书(事后检讨)”,检讨中将本作最终完成度不高以及很多方面不够完善的原因归结于开发过程中未达成共识等。虽然游戏发售后就骂声不断,但来自于游戏开发者的检讨这还是第一次。
(《<最终幻想XIII>错失完美评价 那1分丢在哪?》>>)
开发团队内部冲突不断
鸟山求在检讨中提及,游戏开发之初曾制作了一个游戏预告片,并希望开发团队的人都能以达到预告片中的游戏品质为目标,然而遗憾的是团队中的很多人并未看过这个预告片,导致了后期的开发过程中冲突不断。
而玩家们似乎对此并不买账,认为身经百战且有着多款大型游戏开发经验的SQUARE ENIX公司第一开发部竟然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在是不可思议。不过有传闻说第一开发部中不少员工是最近几年才加入该公司的,而制作过FF7和FF8的那些员工则去了Final Fantasy Versus 13的开发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许可以解释为何最终出现了那么多冲突。
(《香媒评<最终幻想XIII>:09年最大笑话只值4分》>>)
贪大求全导致完成度过低
鸟山求说,开发引擎没有最终确立也导致了大量时间的浪费。由于本作对应多个平台,于是开发团队的人想开发出一套引擎能应付所有平台,然而最终他们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引擎最终规格不确定导致了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展开,这导致了游戏最终的完成度过低。
海外测试过晚徒劳无功
海外测试过晚也是导致游戏得到诸多恶评的重要原因。虽然该公司内部已经意识到本作国际化的问题并成立了一个审议组,但是不知道是该公司行政效率过低还是什么缘故,当这个审议组成立的时候游戏开发已经过半,这使得这个措施显得有些徒劳。
鸟山求在最后谈到,如果能够避免以上几点失误的话《最终幻想13》或许会以另一种面貌展示在玩家的面前,然而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了。联想到近日该系列最新续作《最终幻想14》频频遭遇恶评的消息,也许现在已经到了SQUARE ENIX公司深刻反省的时候了。
(编辑: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