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专区更新列表
龙之谷近期热门资料
龙之谷最新专题推荐
新浪龙之谷新闻汇总
新浪龙之谷专区团队
  • 游戏名称:龙之谷
  • 运营厂商:盛大网络
  • 游戏类型:动作 MMORPG
  • 官方网站:dn.sdo.com
  • 专区责编:藍漠漠 饭饭 升升
  • 美术设计:张奇诺
CGWS评分:9.1
CGWR推荐指数:

龙之谷刺客职业初等研究分享

新浪游戏    2013-09-11 14:30

  内容摘要:大时代第三部曲,《龙之谷》的第7个职业刺客即将于9月12号问世,全新的职业即将展现在玩家眼前。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刺客行刺目的往往在短时间内,让目标人物及其相关事物遭受致命打击。西方职业刺客最早起源于11世纪末以刺杀十字军为目标的伊斯兰密教组织阿萨辛派(Assassin),该教派由一个叫哈桑·萨巴赫的突厥籍波斯人建立的。(from:百度)

  那么《龙之谷》里面的刺客职业,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针对这次将要出的新职业,许多玩家可能会有各种疑问。刺客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刺客的属性偏向于什么方面?刺客的技能属于什么范畴……各种疑问都是面向职业的发展所建立的。下面,总结笔者在测试服中的体验,我们针对刺客的各个方面为大家作一项初等性研究,也让未在提前更新区的谷迷们先睹为快。

  关键词:职业性质,二转职业,职业定位

  一、刺客职业的各项性质分析

  在建立角色的页面,点击刺客这一职业选项,我们可以发现,刺客属于力量属性和敏捷属性很高的职业。当我们讨论到以力敏为主的职业时,大家可能就会思考,刺客的属性会不会和其他一些职业(比如弓箭手)相似呢?因为弓箭手职业在大家的印象里是属于有物攻范畴,高敏捷属性的职业;和战士会不会也很相似呢?战士在《龙之谷》中是属于力量型的职业;再则和其他职业又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呢?

  对比分析后,我们可以作出初步判断,刺客与其他男性职业不同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体质属性相对较低,从而在升级的过程中物理防御提升幅度较小,血量的提升幅度也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刺客职业和其他女性职业一样皮很脆。外加智力属性相对较低,所以魔法防御力也会偏低。对于其力量和敏捷很高的方面进行判断,刺客在升级过程中力量和敏捷的提升幅度是最大的。那么,该职业在输出方面,物攻就占主体了,由于敏捷程度高,致命提升也很可观。

  我们浏览技能页面的初始职业这一项,可以看出刺客没有一个技能是以魔法攻击为计算基础的。再浏览其一转职业以及两种二转职业,同样也没有是以魔法攻击为计算基础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刺客是一个全物攻职业。

  因此,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大胆的预测,未来会出的刺客第二个一转职业以及其二转职业也将是“全物攻”的职业。

  该职业的主武器有短剑和偃月刀两种,副武器为曲柄杖。两种主武器对比,偃月刀的面板高于短剑,但是致命是低于后者一倍的。

  短剑的普通攻击方式为挥动3下,然后翻身向前放一个飞镖,释放飞镖为一个周期。而当其跳起来进行普通攻击时,会转动一下身体再放1个飞镖。这种方式会增加空中停留时间。

  偃月刀的普通攻击方式为一般性的连续攻击,4次为一个周期,跳起来进行普通攻击同样会向地上扔个飞镖,但是不会翻身,因而不会增加空中停留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当刺客跳起来攻击时放的飞镖或者用短剑释放飞镖时的射程非常远。如图3所示,在竞技场中测试射程,两个人的位移是测试的最远射程。

  二、刺客职业的技能及其二转

  目前刺客只开放了一个一转职业,在《龙之谷》体验服版本中,名叫:追猎者,二转后的名字目前分别为:掠夺者和收割者。由第一部分的结论我们已经初步得出,刺客的技能全部为以物攻基础来计算,那么掠夺者和收割者,两者的主要区别在哪些方面呢?

  初始职业。刺客的技能,有一个相对其他技能来说较为特殊的就是“星形卫钉”,此技能特殊的地方就是技能时间会重置。当学到6级时可以重置一次,学到11级时可重置两次。也就是释放过程可以连续释放3次再等待其冷却完成。而在释放第一次时,技能则会开始倒计时冷却。

  当浮空的时候再次空格可以触发“斯普林特”技能,使其进行第二段浮空。

  “描绘”:此技能是能使刺客九死一生的技能,并且触发后3秒的无敌,而冷却时间很长,学第一级为300秒,学到第7级时为240秒。

  “突袭”:此技能是可以提升团队输出的增益BUFF,队员攻击对敌人造成致命一击时会有10%的额外伤害,冷却时间为10秒。

  分析刺客一转职业追猎者的技能,可以初步将其分为两系:暗系和火系。左边两排技能决定了职业二转的定位。第一列第4个技能“天降雨点”和40级终级技能“终结”是暗属性技能;第二列第4个技能“极度打击”和40级终级技能“残忍惩罚者”是火属性技能。其中“天降雨点”和“极度打击”冷却时间可重置,和“环状耳钉”一样,可以连续释放3次。其中学到6级和11级会增加重置次数。

  “暗淡消逝”:此技能是可以让刺客隐身的技能,所以俗称“隐身”。隐身状态下对敌人的伤害会加成。在竞技场里测试,隐身的5秒内完全看不见。PVE里在隐身的时间内怪物的仇恨会消失,也就不会跟着自己,攻击敌人时敌人不会生成仇恨而攻击自己。但是隐身时间结束后,仇恨会再次生成。隐身不是无敌的,如果隐身时敌人仍然在攻击过程中,进入其攻击范围时仍然会受到波及,并且,受到的伤害会加成。还有重要的一点,隐身的状态,此BUFF不会被副本中其他一些技能清除掉。

  沙漠龙巢穴中的火焰花那个关卡,地图边缘的岩浆是会清除BUFF的。测试发现,当进入岩浆时,其他BUFF瞬间消失,但是隐身的BUFF并没有消失;另外,沙龙关卡里蝎子的毒也不会清除隐身的BUFF。但是,其他副本的一些技能是否会消除隐身BUFF呢?比如沙龙的假捆,由于测试服的各种限制条件,此技能的测试有待加以完善。

  可以看出二转技能全部为属性攻。掠夺者的“起始边缘”、“拍手喝彩”、“惩罚”,在其一转里面并不是属性攻,但是二转后的EX让这些技能变为了属性攻。收割者也一样,其二转技能的EX都赋予了火属性攻击。

  综上也就可以分析出,刺客的二转,是赋予其拥有属性攻的阶段。

  三、二转后职业的区别及定位

  先从表面上分析掠夺者和收割两种职业,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以暗属性攻击为主,另一个是以火属性攻击为主。

  测试两者连击,可以看出“惩罚”的连击数为4,而“风雷震落”的连击数为11。施放技能的时间惩罚较为短暂,“惩罚”的速度也明显高于“风雷震落”的速度。

  其他技能的测试,火属性技能的连击数也明显高于暗属性技能的连击数。而火属性的技能,全部为近战技能,无远程;暗属性技能射程较远。当大家在关卡或副本里时不难发现,掠夺者的主要输出技能中,射程都为中远程。而收割是属于近战攻击。

  在团队辅助方面,“突袭”技能可以提高团队输出,在致命一击的情况下打出额外伤害。“拍手喝彩”和“惩罚”,这两个技能可以提升团队输出,叠加情况下可以提升20%的伤害。另外,“奉献乌鸦”这个技能,从其作用上可以看出其与剑皇的“惩罚攻击”的作用时间点是相反的,前者为HP高于30%以上时产生额外伤害效果,后者是HP低于60%时会产生额外伤害,两者都可以与舞者的“九天之舞2”的技能效果配合使用。

  对比两个二转职业,可以看出掠夺者的某些暗属性技能可以降低敌人的移动速度,拥有控场的作用。收割者的火属性技能也会给予敌人燃烧效果DEBUFF,,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受到伤害。而两个职业的技能都能有硬直硬霸体的效果。

  两者在输出方面有个共同点,就是范围攻击不如其他职业,主要的输出技能范围也是非常小的,这样可以初步判定刺客适合打单体性的BOSS。并且部分输出性的技能释放时方向性强,因而很难转向,所以在输出时一定要走好方位。特别是收割者,主要输出技能基本属于贴身近战,所以操作要求更高。

  生存方面,虽然刺客职业和女性职业一样比较脆,但是很多部分技能可以提升刺客的生存力,比如“奉献暗影”,学到4级时,受到魔法伤害会恢复最大HP的25%,同时会增加65%的魔法伤害减少量,这是一个很可观的百分比,如果配合圣徒的神圣盾应该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但是此技能的持续时间是硬伤,只有3秒,所以在战斗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时间。“描绘”这个技能让刺客在濒死的一瞬间活下来,并且无敌3秒。经过测试,此技能在副本中的全屏秒杀技能中是可以存活下来的。比如在绿龙巢穴第2关到全屏毒气时存活了下来,但是由于全屏毒气存在时间较长,并且无敌时间只有3秒,所以最后还是死了。那么在其他地方会不会存活下来呢,经过测试沙漠龙关卡的“沙虫地狱”技能如果拆除炸弹失败那么直接死,不会活下来的。更多情况的比如沙龙的点眼不成功,绿龙巢穴第5关全屏技能时不进花朵等情况,由于测试服的各种限制条件,此技能的测试有待加以完善。

  对于职业的定位,我们先进行综合分析。掠夺者技能面板偏高,站桩技能少,团队辅助能力强,输出环境比较有优势;收割者的技能面板偏低,站桩耍帅技能偏多,团队辅助不如前者,输出环境贴身技能较多。而至今还没有体验过有游侠的精神爆发的时候,如果有游侠的精神爆发,相信收割者的整体输出应该会很暴力的。而至于两者谁适合PK,谁适合刷图,也并没有绝对的划分。但是相对分析而言,在PVE方面两者都可以作为纯输出职业,而PVE方面掠夺者相对收割者优势较大,PVP方面反之。

  *刺客的转职名称及技能名称请以版本更新后游戏内实际为准。

留言
 本新闻留言共 条 显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