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即便是在“大作家张斌”依旧活跃于网络的时代里,大多数围观的看客在点评与传播时的态度也丝毫谈不上“尊敬”与“钦佩”,“嘲笑”与“恶搞”倒是众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那么,有关这种现象,“大作家”本人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抛去那些空洞的自我拔高不论,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两段文字上。首先,这是“大作家张斌”自我介绍中的又一段节选:
“大作家张斌家的窗台是整条平安大街上麻雀最多的一个窗台,每天都有七十多只麻雀来这吃东西,春夏的时候还有大麻雀嘴对嘴喂小麻雀,你可以来大作家张斌家亲自喂他们。”
然后,在“大作家”的一篇名为《朋友的意义》的歌词(自称)结尾,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可能是我太想有个朋友了吧。说不定哪天一抬头就突然死了,还是一个人,……那些骂我的人你使劲骂吧!最好打电话骂我让我听见!怎么都不敢打电话呀?有人骂总比没人理好!我好想整天都能有人理我呀。 ”
在我看来,相比于那些癫狂无度的口号呐喊,这两段短短的文字所展现的才是最真实的内容。
虽然发达的互联网为我们创造了便利的交流途径,但如果透过现象去观察本质,我们在网络化交流的过程中所面对的依然是冰冷的机械。我们用字符和数字组成的ID代替自己的面孔,用键盘敲打出的印刷体文字来代替声情并茂的发言,在这种交流的大环境下,我们丧失的会是什么呢?
如果让“沉默的大多数”都有机会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那么最终得到的结果又会是什么?
和以往一样,进入网络时代的民众需要能够提供谈资的奇人异事来作为交流的核心主题。没错,抓住机会凭借自己的实力从籍籍无名一跃成为核心焦点的苏珊大妈带给我们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这种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平民主角无疑是平凡大众最为热衷的讨论题材之一;身为王室成员的威廉王子与平民阶级出身的凯特·米德尔顿终成眷属,这种灰姑娘式的童话成为广大民众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情有可原。然而,在这些耐人寻味或者趣味横生的主题之外,身为群众的网民大众还需要其他方面的话题来充实精神需求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就好比平面媒体时代的低俗小说与地摊小报热销一时一样,网络时代的民众同样需要那些没有内涵缺乏营养的噱头笑料来作为茶余饭后的闲聊内容。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在2010年的国庆节长假中看到让人反胃无比爆笑不止的虚拟丑角“小月月”粉墨登场,才会在2011年的3月末目睹“龅牙哥”与“茫然弟”的迅速走红。同时,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性膨胀,这种廉价的笑料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仅仅过去一个月的时间,网民便对Photoshop改图贴遍网络的“龅牙哥”失去了兴趣,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一枚拥有五条红色横杠的臂章之上。至于这次的闹剧又会持续多久,结合之前的经验,想必大家心里都有数。
归根结底,在如今的互联网上,专业媒体的力量依然强大,网络推手的能量也不容小觑,但是,在这种“每天都可以是狂欢节”的开放式舆论环境中,广大拥有发言权的平凡群众才是左右论调风潮的真正主宰,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是,这种结论似乎又有些矛盾:既然各种娱乐议论话题的创造者与消费者同样都是广大群众本身,那么为什么会有层出不穷令人反感的低级趣味闹剧角色被网民大众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让一个个原本应该在群众的嬉笑怒骂中灰飞烟灭的丑角摇身一变成为“网络红人”呢?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民众群体的行为特征究竟会是如何呢?
从“沉默的浪潮”到“不再沉默的大多数”:群体行为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无论是创造文明还是进行社会活动,自始至终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在“集群”的前提下进行的,“群居型生物”是这种分类的正确表述。那么,作为群体的人类,其内部协作原理又有何种特征呢?是否可以通过简单地将个人的习惯、价值观与道德原则等量放大,或者直接将个体行为的数据叠加进而得出群体行为的规律总结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尽管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数量要远远少于对独立个体展开分析的典籍,但是,随着近代民众力量的逐步崛起,“人类群体行为的本质”逐渐成为了社会学领域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这段不算悠久的学术研究史中同样不乏一些值得深思的作品,出自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手笔的《大众心理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对于大多数读者朋友来说,勒庞这个名字恐怕不会像犹太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那样耳熟能详,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此人的生平:古斯塔夫·勒庞出生于1841年,在他的童年阶段,巴黎的民众已经在街头筑起了街垒掀起了革命的浪潮,随后从二月革命到巴黎公社,整整半个世纪的时间中,这位社会心理学家见证了无数民众运动的兴衰历程,耳渲目染之下写出了一系列以“大众群体活动”为主题的论著。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勒庞在著作中所展现出的思想倾向明显存在着不少偏颇,首先,我们在《大众心理研究》的作者前言部分就能看到这样一句话:“遗传赐予每个种族中的每个人以某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种族的气质”,很明显,尽管在提出的时代可以算得上是种流行观点,但这种充满种族主义色彩的论调是绝不会被当今的大众舆论所接受的;其次,阅读过勒庞的著作后,我们可以发现勒庞的观点明显倾向于欧洲古典君权思想的代表之一——马基雅维利主义,认为作为群体的大众缺乏坚定的意志与理智的判断能力,必须在拥有坚定意志并奉行“不择手段”原则的专制领袖指引下,才会让无序的集体行为转变为有效的实践力量。正因如此,英文版的《大众心理研究》才会给书名加上“乌合之众”这样一个前缀,而在正式出版的中文翻译版里,这个前缀同样被保留了下来。
但是,尽管拥有诸多的不足与缺陷,从归纳与总结的角度来看,《大众心理研究》依旧不失为一本对“群体行为”本质进行探讨的思想著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段摘自原著导言与“群体心理”部分的文字,对照如今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实际群体行为进行一番分析:
1.“在以往视为当然、如今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的众多观念的废墟之上,在成功的革命所摧毁的许多权威资源的废墟之上,这股代之而起的惟一力量,看来不久注定会同其他力量结合在一起。当我们悠久的信仰崩塌消亡之时,当古老的社会柱石一根又一根倾倒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淮一无可匹敌的力量,而且它的声势还会不断壮大。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
——如果我们对历史进行一番回顾的话,我们很容易便会意识到这样的事实:在时间的长河中,能够留下印象让众人铭记的,往往都是那些英雄豪杰与身为统治者的少数派人物而已,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群众本身则并没有保留下来多么深刻的痕迹。直到近代,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平凡大众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了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项目。而在进入网络时代之后,互联网这种开放式的交互媒介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处便捷的阐述交流平台,每个人都拥有成名立万的机会,一个真正属于群体的时代已经到来。
2.“如果群体中的个人只是把他们共同分享的寻常品质集中在了一起,那么这只会带来明显的平庸,而不会如我们实际说过的那样,创造出一些新的特点。……即使仅从数量上考虑,形成群体的个人也会感觉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限制的。他很难约束自己不产生这样的念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
——但是,网络时代的群众尽管拥有了表述传播自我观点的权力,然而,当今的网络舆论结构体系在赐予广大网民发言权的同时,亦将这种行为的一项重要附加因素剥离而去,那就是“言责自负”的责任前提。在BBS和留言板上那些成篇累椟的跟帖发言中,我们能够看到的仅仅是文字格式的言论本身,发言者的真实身份往往无从经见。这种匿名交流的形式在一方面使得讨论者的言论文字所有权无从保障,另一方面也从客观角度把参与者的责任感降到了最低层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网络水军”与“网络推手”大行其道,低俗功利的网络闹剧与丑角红人层出不穷。自由诚然是可贵的,但权力的另一面就是代价,自由同样不是免费的。
3.“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中,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最初的提示,通过相互传染的过程,会很快进入群体中所有人的头脑,群体感情的一致倾向会立刻变成一个既成事实。……一些可以轻易在群体中流传的神话所以能够产生,不仅是因为他们极端轻信,也是事件在人群的想像中经过了奇妙曲解之后造成的后果。在群体众目陵暧之下发生的最简单的事情,不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而形象本身又会立刻引起与它毫无逻辑关系的一系列形象。”
——必须承认,在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与适应后,大众网民的平均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和彻底摆脱流言绯闻影响的等级相比,现今的网民认知水准依旧存在着不容乐观的差距。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信息数量的爆炸性增长,面对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的各类传闻,身为信息接收者的群众网民表示不知所措也是正常反应,彷徨之余选择看似有理有据且能被自己所理解的内容作为答案并不意外。轻信于符号化的简单结果,然后用自己的理解加以诠释渲染展开进一步传播,最终导致曲解的谬论广为流传,可靠的网络公信力彻底化为泡影,这就是如今网络民众舆论的真实现状。
4.“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在这方面,就像许多其他方面一样,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因为他不能作出细致的区分,他把事情视为一个整体,看不到它们的中间过渡状态。群体情绪的夸张也受到另一个事实的强化,即不管什么感情,一旦它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过程而非常迅速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大增。”
“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结果是,它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怀疑一说出口,立刻就会成为不容辩驳的证据。心生厌恶或有反对意见,如果是发生在孤立的个人身上,不会有什么力量,若是群体中的个人,却能立刻变得勃然大怒。”
“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情绪化,极端化,钟情于非黑即白的二元化论调而不是理智的思辨,分析与争论的最终结果十有八九会演变成谩骂与攻击。这种单纯粗暴的舆论格调,使得“网络暴民”成为了互联网某些言论传播者的绝佳概述。让人忧虑的是,尽管无法对这些乌合之众的实际人数进行详细统计,但是从实际的影响效果来看,一小群暴民的谩骂争吵足以扭曲大多数普通民众对事件真相的正确判断。更令人发指的是,“网络暴民”的数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争吵与纠纷规模的升级,原本处于围观位置的一般群众也有可能参与进这场毫无意义的纷争中进一步扩大暴民行为的影响范围,最后除了别有用心博取虚名与关注的闹剧主角与网络推手外,大多数参与者无法收获任何有价值的结果。网络暴民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归根结底,言论责任的缺失导致的道德沦丧与以讹传讹的舆论环境还是重要原因。
5.“专横和偏执是群体有着明确认识的感情,他们很容易产生这种感情,而且只要有人在他们中间煽动起这种情绪,他们随时都会将其付诸实践。群体对强权俯首贴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他们认为那不过是软弱可欺的另一种形式。”
——留意一下当今的网民大众最为热衷的关注领域,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存在着不少励志、感人与严肃主题的桥段,但是真正占据主流的依旧是那些单纯的笑料。即便是在某些缺乏幽默感的题材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众多参与者摆出戏谑的姿态来议论那些并不好笑的内容。显然,在当前这种缺乏有效公信力与言论责任感的网络环境中,正统的话题首先带来的反响就是质疑与揶揄。正因如此,变质的犬儒主义才会成为大众网民的首选态度。
看似欣欣向荣,实则充满曲折反复。那么,对于如今这种让人无法轻言乐观的网络民众舆论环境来说,未来之路究竟通向何方呢?在专题的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段出自“网络红人”的发言内容:
“……网络确实是学习、交流、传递信息的绝佳平台,更容易让隐身的伯乐挖掘出低调的千里马。 可能有人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说是隐身的伯乐挖掘出低调的千里马?说到这儿,相比大家都知道隐身的伯乐是什么意思?对,那就是千千万万的网民,……在网络上走红,不但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奇迹,也是世界互联网的奇迹。为千千万万的人追求价值树立榜样,为社会多元化、娱乐多元化做出了贡献,让大家知道娱乐不仅仅掌控在专业权威的手中,也在广大有才的网友手中。”
猜猜看,上面这段话的发言者是谁?是获得“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领袖论坛”个人网站奖项的“芙蓉姐姐”。
现实就是如此,身为单一个体的你我总会在不断的纠结与迷失中长大成人,以群体形式存在的大众网民也是一样。更新换代速率越来越频繁的互联网闹剧红人虽然可以视作网络群众喜新厌旧情结的激化,但也在侧面上印证了这种缺乏实际意义的低级笑料对公众逐渐丧失了吸引力,标志着沉浮于网际间的公众价值观逐步走向成熟。无论如何,新生事物的发展方向终归是趋向于条理化,如今遍布漩涡与紊流的大众沉默浪潮,终究会迎来更为理性化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