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众软件:你为什么不喜欢哈利·波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6日 10:57  大众软件  已有_COUNT_条评论

  这里只是说明HP系列所具备的流行文化的一些特征,例如快速生产——10年内出版7部小说(仍然让人等得好心焦)和7部电影(《死亡圣器(下)》还未公映)、关注当下——以霍格沃茨为代表的魔法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平行存在、神秘性——巫术文化,还有流行程度——这还用说吗亲爱的朋友?并不是说HP就不注重精神内核,私以为HP的精华大多凝聚在小说之中,其他衍生品是其他审美意义上的补充,例如电影及游戏,正因为二者的商业定位更明确,所以重在表现特效充斥的画面,而割舍了原著中的众多细节与隐线,因而接触层面有限的受众不能完整地领略个中妙处。

  比如从写作技法上来看,HP埋藏了许多令人叫绝的伏笔,可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例如人气颇高(电影中美形的造型也是一个原因……)的“疯姑娘”卢娜·洛夫古德直到第五部《凤凰社》才正式登场,但其实在第四部《火焰杯》“门钥匙”一章中就提到了这一家子,虽然很不起眼:“‘不用了,洛夫古德一家一星期前就到了那里,福西特一家没有弄到票,’迪戈里先生说,‘这片地区没有别人了,是吧?’”这点明了卢娜一家和韦斯莱一家的邻里关系,所以第七部《死亡圣器》中卢娜一家才会应邀参加比尔的婚礼,再后来铁三角一行要拜访卢娜的父亲谢诺菲留斯,罗恩也就知道他们家的大概位置。而卢娜登场时的开场白就是“过人的聪明才智是人类最大的财富(Wit beyond measure is greatest treasure。)。”这是她所在的拉文克劳学院的院训,这又成为第七部中哈利寻找魂器之一——拉文克劳冠冕的最先行线索。好吧,提前透露下,这个魂器藏在“有求必应”屋里,而且在第六部《混血王子》“神锋无影”一章就有提及,同样很不起眼:“(哈利·波特)在老男巫半身像的头上盖了一顶灰扑扑的旧发套和一顶锈暗的冠冕。”无论这些伏笔是否是剧情的关键,至少这个世界是严谨完整的,有心计的HP粉丝甚至可以推出韦斯莱夫人的娘家姓,更有甚者在《死亡圣器》出版前就成功推断了《混血王子》中的“R.A.B”是何方神圣。

HP桌游,好像是关于魁地奇的,这么激烈、野蛮、热血、紧张的竞技运动做成桌游,未免太……HP桌游,好像是关于魁地奇的,这么激烈、野蛮、热血、紧张的竞技运动做成桌游,未免太……

  从故事结构来看,HP同时具备解谜侦探小说的特质,基本上是“设局—围绕关键事件(也就是副标题指示的事物)进行探索—接近目标近乎成功—惊天地泣鬼神的反转”这种情节链,而“追寻”是贯穿整个故事的关键词,偶尔是真相,如小天狼星·布莱克事件的真相,偶尔是实物,如伏地魔觊觎的3大死亡圣器。略过了中间追寻的过程,也就应了那个戏谑的说法——如果概括HP情节,就是“有一个男孩叫哈利·波特,他最喜欢找伏地魔的麻烦”,例如《魔法石》中“他抢了伏地魔最想要的石头”,在《密室》中“他毁了伏地魔珍藏多年的日记”等等,真是有趣的剧情梗概啊,毕竟善恶交锋不正是跨越千年的最常见的主题么?亚瑟王传奇中,亚瑟一直在追寻圣杯,而在几乎每部HP作品中都能发现这种文学常见的追寻原型。可能后来拍摄的电影会刻意描写一些作为伏笔的细节,但在以描写校园生活为主的浩瀚文字中,你可能很难把握那些吉光片羽的幽暗线索,不到最后证人出现或者卧底自曝,你很难指出谁是好人谁是凶手(对不起,又穿越到柯南那边去了),这尤其体现在《火焰杯》一部,整个“三强争霸赛”就是伏地魔及其派出卧底主导的骗局,你看了就知道了。麻烦的是,虽然原著通篇是以哈利·波特的视角展开剧情,但他的推理、他的下一步行动的动机,你都无从知晓,小说也不会表现出来,电影就更是如此了。罗琳似乎是特意以轻松的笔调和对琐碎细节的描写来转移你的注意力,暗地里却让哈利来整合线索厘清思路,偶尔还会借着考验哈利的机会考考读者,我们不知道哈利15岁时的IQ有多高,但他至少破解了这个谜语:

  “先想想什么人总带着假面(First think of the person who lives in disguise),

  行动诡秘,谎话连篇(Who deals in secrets and tells naught but lies)。

  再告诉我什么东西总是缝缝补补(Next, tell me what's always the last thing to mend),

  中间的中间,尾部的尾部(The middle of the middle and the end of the end)?

  最后告诉我你想不出词的时候(And finally give me the sound often heard),

  哪个字经常被说出口(During the search for a hard-to-find word)。

  现在把它们连起来,回答我(Now string them together, and answer me this),

  什么是你不愿意亲吻的动物(Which creature would you be unwilling to kiss)?”

  从文化积淀来看,HP继承了欧洲文明的瑰宝,也就是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和圣经文学传统。首先,那些西方神话中粉丝众多的神兽都纷纷加盟HP,有三头犬、独角兽、马人(就是人马)、蟒怪、凤凰、“鹰头马身有翼兽”(和狮鹫有些区别)、人狼(被感染者,纯种的为狼人)、龙(西方龙)、人鱼(不是你印象中的童话版)、斯芬克斯(电影中没登场)等等等等,而HP中的巫师咒语其实是一种曾经真实存在、后又失传的盎格鲁·撒克逊古语。第二,角色的本名或教名都很有讲究又符合人物的性格,均来自于希腊神话、中世纪传说、拉丁语、或者带着古英语调调的构词法,例如麦格教授的教名米勒娃(Minerva)是罗马神话中智慧与勇气女神的名字,她的希腊名字叫雅典娜(Athena),该女神以冷面示人且智勇双全;例如“大脚板”莱姆斯·卢平(Remus Lupin)拉丁文Lup是“狼”的词根,英文Lupine意为“与狼有关的”,在法国一些地区的方言中Lupin就是狼人的意思,而Remus则是罗马传说中一对被母狼养大的双胞胎之一的名字;还有西弗勒斯·斯内普(Severus Snape)教授,这是个典型的运用构词法创造出来的名字,“us”可以看作形容词词尾,那Severus的词根就是英语单词severe或sever,前者的意思是严厉、刻薄,后者的意思隔离、可引申为孤独。当你看到《死亡圣器》“王子的故事”一章或者电影《死亡圣器(下)》时,你才会知道这个名字后面隐藏着多大的牺牲与委屈。

  套用希腊名字,加入古代神兽只是浅显而又时髦的表现手段,而HP更深层的内涵则是神魔传统关照下的隐喻以及超实主义。根据央视精品节目《第十放映室》“哈利·波特”特辑那一期的解读,HP的主要冲突除了魔法世界与麻瓜世界的对立,还有魔法世界内部的善恶对立,而“表现后一对立的原型是古埃及的鹰蛇之战的传统神话母题,伏地魔代表蛇的一方,魔法学校代表鹰的一方,哈利所在的格兰芬多学院影射的是鹰头狮身的瑞兽葛莱芬(院徽就是这个),由于狮子与老鹰分别是统治大地与天空的动物之王,所以,鹰头狮身的葛莱芬成为阳界的主宰、统治力量与德行的象征,成为阴暗与邪恶的蛇的对立面。”看起来不那么浅薄吧?伏地魔追求长生不死,这隐喻了人类意图征服自然的无休止贪欲(对,“与天斗其乐无穷”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想象),这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可能出现的非人性、反自然的心魔,以摄取人类快乐欢欣为生的摄魂怪是现代人心理抑郁症的实体化表现——迷茫、苦闷、孤独、发狂凝结成这么个丑陋的黑袍怪物,而哈利就象征着现代人的自我拯救,从主人公——哈利这个最普通的名字可以看出,而“魔法的复兴就是为丧失了灵性的现代人招魂”。好深奥啊。

  那魔法题材为什么会符合现代社会的阅读期望呢?个人的观点,除去渴望战斗证明自己的激情,在理解世界这个问题上,科技理性的解释比起神秘巫术的解释要无趣得多,“唯物论追求的‘进步’只会带领人们前往一个令人乏味的深渊(Andrew O'Hehir说的,不是我说的)”,况且技术水平又总是限制想象力的发挥,魔法的想象就能无拘无束。不过换个角度想,或许是魔法爱好者的理科成绩不怎么好的原因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魔幻的流行源于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现在不是都在提什么“风险社会”嘛,所以他们试图避世于虚幻的魔法世界,重新找寻美好和纯真。正宗的魔法世界里全无工业机械的产物,霍格沃茨里麻瓜的东西全部失灵,正反映了人们对现代工业文明的逆反,逃遁于乡野田园的想法谁不曾有过呢?所不同的是,发达西方国家的乡村生活美妙而又安全,充满天人合一的闲恬,咱们这就是“故乡沦陷”了。

《凤凰社》采用了写实风格,完成了系列游戏的图像进化,但这种进化并没有持续《凤凰社》采用了写实风格,完成了系列游戏的图像进化,但这种进化并没有持续
只要被疯狂兔子盯上——“啊…巴巴巴…哇”——学得像不像?只要被疯狂兔子盯上——“啊…巴巴巴…哇”——学得像不像?

  我们有武术文化,西方有巫术文化,我们喜欢金庸武侠,他们喜欢剑与魔法,这都是文化传统下的蛋。文化隔阂使你着迷于同样十七八岁的明教最年轻教主、十九岁的大理镇南王世子闯荡江湖的传奇故事,却对年纪相仿的HP主人公们的历险略有排斥。或许文化隔阂削减了你对HP的兴趣,但是切莫忘记,透过魔法的外围,HP讲述的其实是一个魔法包装下的现代成人童话,所以阅读和观看HP时并不需要抱有对西方文化陌生这种负担,我们的现代生活内容与西人无甚差异。你看,霍格沃茨的寄宿教学模式和你的大学有什么两样呢?巫师世界作为一个有序社会,霍格沃茨作为一个社会单元,都设立有严格的行职权部门和机构。霍格沃茨里发生的那些拉帮结派啊、朦胧早恋啊、坏老师欺负学生啊,和你的高中有什么两样呢?巫师世界里同样也有影射我们社会的官僚作风、商品文化(第四部《火焰杯》还出现了国际贸易和假冒伪劣产品问题)、科技进步(更厉害的魔法)等等。HP是“用各种象征符号勾画出的一幅社会意识形态画面”,《凤凰社》讽喻了行政对教学的干预,《混血王子》讽喻了政府对公共事件的隐瞒,《死亡圣器》则控诉恐怖极权政治,呼吁社会多元化。好吧,这些总结全文中心思想的本领都是在中学阶段练出来的。

贝壳小屋”里养伤的妖精“拉环”。贝壳小屋”里养伤的妖精“拉环”。
-新时代有新玩法,HP的衍生商品繁多而且新奇-新时代有新玩法,HP的衍生商品繁多而且新奇

  我们常挂在口上的“魔幻”其实应该指的是“奇幻”,奇幻又分西式奇幻和东方奇幻,西式奇幻再分“主流奇幻(High Fantasy)”和“剑与魔法类奇幻(Sword & Sorcery)”,前者由托尔金老爷子开山立派,他又进一步提出了“第一世界(现实世界)”和“第二世界(架空世界)”的概念,而后者必须设定得严谨可信,使作者能够“以戏仿的叙事策略反映第一世界”。HP明显属于“主流奇幻”,但巧妙之处在于,“它将‘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并置,使魔法世界与麻瓜世界相互渗透,古老神秘的魔法世界中充满了对现代真实社会的戏仿。”HP它依赖神话,解构神话,它也是反英雄的,正面人物并不是如传统英雄一样高大全,他们有着自己的缺点,冲动、嫉妒、猜忌、报复心强等等,甚至连霍格沃茨最伟大的校长、伏地魔“唯一害怕的人”——邓不利多也绝非圣人,他有着并不光彩的过去,曾被黑巫师格林德说动“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而征服麻瓜界,这段黑历史也被无良记者丽塔·斯基特添油加醋地大书特书——瞧,这里又讽刺了狗仔队。反面人物也并不是从头坏到底,伏地魔其实也算是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混血王子》详细叙述了伏地魔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你会发现从汤姆·马沃罗·里德尔(Tom Marvolo Riddle)转变为伏地魔(Lord Voldemort),并不仅仅是颠倒字母顺序,而是和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有深切关系,育人要先育德啊。还有一个大坏人,是“为了更崇高的计划”故意坏,这个秘密绝不能告诉你,因为“赤胆忠心咒”……

魔法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和你的中学有什么不同吗魔法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和你的中学有什么不同吗
主题公园开园前发布的地图,其实是采用“实境增强主题公园开园前发布的地图,其实是采用“实境增强

  C.S 刘易斯(C.S. Lewis)为孙女构筑出纳尼亚国度,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为友人女儿搭建成仙境世界。当那个世界饱满丰富的时候,她们都过了读童话的年纪。13年前,那个带着闪电形伤疤的小巫师走出碗橱,穿过破釜酒吧,来到对角巷;13年后,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将在银幕上做最后的谢幕演出。伴随着年岁流逝不可阻挡的淡淡忧伤,HP即将完结。而你为何不趁着最后的机会试着去感受HP的魅力呢?HP就是这样的一部时代精品,它将传统与现代接合,那些以森林或城堡为场景的中世纪童话离我们太远;它将想象与现实接合,没有在神话和幻想的思索和普及上驻留更久,而是借着可信的巫师社会戏仿和讽喻“第一世界”;它解构了文学传统中的“英雄受难”与“英雄学艺”,塑造出更亲切和贴近人性的反英雄(这个词并非英雄的反义词)。你认为它“非主流”,其中的幽怨缠绵只是很细微的支线;你认为它“低龄”,它只是准入门槛低,老少咸宜,雅俗共赏;你认为它“俗套”,它末尾的转折绝对让你始料未及;你认为它“肤浅”,我可以以魔法石制造者尼古拉·梅勒的名义担保,HP浅显但绝不肤浅,HP厚实且足够厚重,普实的人会记住那些鲜活的面容和感人的话语,矫情的人可以读出深远的意味。你为什么还不喜欢哈利·波特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