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年,教皇司提反二世通过向雄霸西欧的法兰克人领袖“矮子”丕平大献殷勤,卑鄙地让法兰克人驱逐了自己的老朋友伦巴底人。丕平将被自己占领的意大利领土赠送给教皇。至此为止,教皇手里的一亩二分地都是靠不法手段忽悠而来的,不论是伦巴第人还是法兰克人都不是合法地主,万一法兰克人反悔说要收回土地的话,教皇岂不是要抓瞎?于是罗马教廷在750年至850年之间伪造了一份地契《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宣布教皇国所拥有的土地是在公元4世纪时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奉献给教会的,原因是当时的罗马主教通过祈祷为其治好了麻风病。如果不是脸皮赛过铁皮的话,还真不大好意思弄出这么一份假文件来。首先是拿已经死去3百多年的君士坦丁皇帝来垫背,还诬陷人家有麻风病,反正死人不会爬起来抗议。这份地契直到15世纪才被证明是伪造的,不过历任教皇就是死赖着不走别人也管不了。
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教皇国大体上是一帮鸠占鹊巢的厚颜教士集团。不过我提醒大家不要小看了教皇国,它能发展壮大依靠的可不光是招摇撞骗这一手而已。
3.梵蒂冈的情报网
在首任教皇圣彼得的诸多神迹当中,有一桩特别有趣:彼得号召信徒们为教会捐出财产,亚拿尼亚夫妻二人脑子一热便把田产都卖了,卖完后两人后悔了: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于是夫妻俩留下一部分钱财,把其余的拿到彼得面前说:俺两口子的全部财产都在这里了。没想到彼得勃然大怒道:“小样还想瞒我?”他立即指出亚拿尼亚夫妻的罪责,这对夫妻遂受神罚相继死亡。这则小故事揭示了一个贯穿古代历史的可怕事实——倒不是教会的贪得无厌,这是他们一贯的作风。而是教会拥有的情报网络和宗教裁判权,在教皇国的漫长历史中这曾是它令人畏惧的武器。
天主教会拥有遍及世界各地的教会组织一直是他们手中得力的情报网络,关于世界各地每一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都可由各地的教会收集并反馈各国大主教手中进行综合汇总,随后传递到居住梵蒂冈城的教皇手中。天主教徒在通过神父向上帝忏悔祈祷时,每个人心中的秘密都会传到教会的情报网中。
乡村教堂的神父可以收集当地农民的想法和动向,例如造反和叛乱往往在酝酿中便泄露出去。16世纪德意志农民战争中由秘密会社鞋会和穷康拉德谋划的很多场起义就是被教会出卖给诸侯而失败的,以至于后来起义军提出没收教会财产和摧毁教堂的主张。而城市中的神父,尤其是国王诸侯们的神父则可以借机刺探军国大事的情报。直到文艺复兴运动之前,各国贵族们的阴谋诡计一般都瞒不过教皇的眼睛,除非教皇与该国大主教出现不和才会导致情报联络的中断。
宗教裁判所担负着铲除异端的职责,它是教会最得力的镇压工具。欧洲各地裁判所的僧侣裁判官掌握对本地区异端的搜查、审讯和判决大权,主教和世俗政权有协作、支持的责任,但无制约、干预的权力。监视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异端邪教徒、女巫和巫师是宗教裁判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他们怀疑一切人,包括自己的同僚。各种密探和间谍充斥每一个角落,告密成为一种风尚。其中有告发邻居的、告发朋友的、告发同僚的、告发亲戚的、父母和儿女互相告发的、修女修士告发修道院主持和宗教裁判所内部之间的指控。几乎每一次告密都会带来逮捕、酷刑折磨、诬告和更大规模的逮捕行动。在审讯异端嫌疑犯期间,不仅可以从嫌犯嘴里撬出关于“规避真正信仰”的蛛丝马迹,神父还会得到自己想要的其他一切情报。
在愚昧而疯狂的时代,异端包括所有不同于天主教会的言行和思想。异端罪的侦审秘密进行,控告人与见证人姓名保密,罪犯、恶棍乃至儿童皆可作见证人。被告一经被控,绝难幸免。为被告作证、辩护,有被指控为异端的可能,因此无人敢为。
宗教裁判所执行的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被告如认罪并检举同伙则处理从宽。苦行、斋戒、离乡朝圣、在公开宗教仪式中受鞭打、胸前或身后缝缀黄色十字架受群众凌辱等,皆属轻罚。对不认罪、不悔过者,刑讯逼供从严定罪,处以徒刑或死刑。死刑多为火刑,交由世俗当局执行。对被判死刑、徒刑者,财产没收归教会和世俗政权分享,或由政府全部占有。所以各国政府对和教会合作极为热情,这是做无本买卖发财的绝佳途径。
当然,宗教裁判所也是允许犯人证明自己清白的。例如神父们判断一个女人是否女巫的办法是将其丢进湍急的河水中,是女巫自然会飞走;是好人则会沉底。相信被抛进河里的每一个“女巫”最后都淹死了,不过这也没什么,按他们的话来说——这些女人至少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还有一招类似针灸的针刺方法,据说魔鬼的力量会让疑犯不会出血或不会疼痛。要知道并不是针刺任何部位人都会感觉疼痛或者出血——例如脚底板上的厚茧……
好了,开篇游戏中所提到的中世纪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看看不同于游戏的真实教皇吧。
4.波尔查的毒药
就在教会热衷于捕杀异端时,教皇却享受着富有情调的私人生活,其中的经典范例便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和“波尔查的毒药”所演出的闹剧。
红衣主教洛特利果是前教皇加里斯都三世的外甥,他被舅舅提拔为红衣主教后一心扑在工作上,主要抓两件正事:捞钱和收集情妇。虽然这是中世纪教会高层的一贯行径,但是亚洛特利果干得分外出格。例如他很关心犯人的灵魂拯救问题,只要拿到“拯救灵魂”所需的贿赂就立即释放犯人,哪怕是最凶恶的强盗土匪,只要肯出钱绝对可以立即获释。当别人对此颇有微词时,他反驳道:“上帝的旨意并不是让罪人去死,而是让他们活着并为自己的罪孽付出代价!”除此之外洛特利果还是罗马城中各种下流派对的积极参与者,以至于某一天时任教皇的庇护二世提笔给他写了封信:“孩子,我的不快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红衣主教应该是洁白无瑕的。”由此来看虽然庇护二世本人也和情妇生了两个孩子,但他的心显然是“洁白无暇”的。
1492年,60岁的洛特利果主教第二次竞选教皇,虽然他的名声不佳,但是他开出的价格却让不少冷酷的罗马主教们感觉良好。可是他也碰上了一个十分顽固的对手——红衣主教斯福尔扎。对方同样家财万贯,在贿选方面不输给洛特利果。洛特利果是个爽快人,他把斯福尔扎叫到一旁,直截了当地问他需要多少钱才愿意退出。斯福尔扎最后同意在教廷担任副大法官,并接受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第二天,满载金条的骡子队便如约来到斯福尔扎的豪宅门口。就这样,洛特利果变成了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主教们祝贺的欢呼声还未落地,新教皇就已经原形毕露。虽然奢侈是梵蒂冈的一贯作风,但是历山大六世的铺张浪费让见多识广的罗马市民都为之咋舌。新教皇在短时间内就把教廷国库挥霍一空,于是各种搜刮钱财的计划也随之展开。他的私生子齐查列则依靠老爹的不义之财招兵买马扩张地盘。齐查列并不是教皇大人唯的一儿子,但是他亲手干掉了自己的哥哥胡安。1496年7月16日,人们从河里捞出胡安的尸体,他身上被刺了9刀。痛失爱子的亚历山大六世不能相信世界上竟有如此冷血的谋杀案,尽管他本人在12岁时就曾用刀捅死过自己的同龄玩伴。悲痛的教皇下令侦查,不少罗马贵族被列为嫌疑犯,但最后侦查工作不了了之,因为齐查列跟老爹说了实话:我干的。亚历山大六世擦干眼泪,把齐查列提升为红衣主教和教皇军统帅,显然面对着比自己更狠的儿子,老流氓也是不敢得罪的。
齐查列的野心比只顾捞钱的老爹大得多,他打算做整个意大利的主人。随着对意大利中部各独立小公国的兼并战争,齐查列的领地不断扩大,而战争经费的来源便是亚历山大六世无休止的搜刮政策。教皇不顾基督教的原则,通过私分已故主教地产和向欧洲王公贵族贩卖离婚证发财。红衣主教的位置是很诱人的,所以亚历山大六世把它们卖了个好价钱。亚历山大六世利用任命新主教的方式攫取钱财,但是主教的位置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都卖完了怎么办呢?这时候著名的“波尔查的毒药”就上场了。这是一种味道可口的白色粉末,这种粉末并不当场生效,而是缓慢地逐渐地置人于死,并且可以搀到任何菜肴或酒类里边而不被发现。当然,如果目标警惕性很强不肯赴宴的话还可以直接出动刺客。于是新任的红衣主教们兴冲冲地刚上任没几天就莫名其妙的魂归天国,空出的位子立刻由教皇再度出售。
当齐查列打算继承老爹的教皇职务后,为了扫清升迁路上的障碍和搜刮更多的钱财,梵蒂冈的那些高级官吏们只得一个接一个突然抛弃世间的荣华富贵,蒙主召唤前往天国了。1502年4月21日,摩德纳的红衣主教费拉里忽然去世,他留下在担任教皇会计时搞到的大笔财产。费拉里的遗产按照法律由教皇继承,亚历山大六世到手了50万枚金币。1503年4月,死神又突然带走了红衣主教米基耶尔,他是被刺杀的。当悲痛的教皇派人冲进米基耶尔的豪宅接收财产时,死者的尸体还没僵硬,去报案的仆人还没来得及走出大门。显然这次干活的刺客们没配合好,不过照样有15万枚金币落入教皇腰包。
谋杀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太过忙碌的反复进行难免会忙中出错。亚历山大六世终于失手了,他本人成了“波尔查的毒药”的最后一个受害者:1503年,73岁的教皇宴请一个富有的红衣主教阿德里安,结果自己误食了有毒的蜜饯,由此终结了亚历山大六世的闹剧生涯。教皇一死,波尔查也随即倒台被杀。亚历山大六世并不是唯一一个有劣迹的教皇,不过肯定劣迹最臭名昭著的教皇。
5.日落梵蒂冈
在漫长的时间中,教皇国一直盘踞在意大利半岛上,历任教皇们凭借教权牢牢压制着欧洲大陆。但随着欧洲民族国家的涌现和民族主义的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终于令教皇国分崩离析。追求统一的意大利王国逐步吞并了教皇国的领土,最后连罗马城也易手了。教皇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高地上的梵蒂冈宫中避难,教权至此再也不能压制欧洲各国的主权。
1929年2月11日,教皇庇护十一世的代表与意大利王国代表在罗马的拉特兰宫签署了解决双方悬案的最终协议,即《拉特兰条约》。根据条约规定,教廷最终承认意大利的统一,以及罗马成为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王国承认教皇在梵蒂冈城堡内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世俗统治权力,梵蒂冈城堡成为独立的梵蒂冈国。从法理上说,延续了11个世纪的教皇国在1929年2月11日这一天正式灭亡,由梵蒂冈国取而代之。游戏中教皇国无论如何也灭不掉的情形从此无法再现了。
时至今日,梵蒂冈、老教皇和瑞士卫队依旧是罗马城中一抹浓厚的异域色彩风景线。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怀着好奇的心态步入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时,却再也不会有千年前那样的虔诚与敬畏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