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邮件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导航
首页  围棋直播  围棋新闻  棋手棋谱  帮助中心  围棋论坛



  • 围棋同时在线人数 9706
  • 围棋会员:163854 人

  •  下载新浪围棋(3M)  成为围棋会员(最多2分钟)  常见问答

  • 八月赛事预告

        >> 更多预告...


  •     围棋主编信箱
         请与我们联系




    也谈“中国流”的发明权归属及其他

     

      日本棋院在70年代末曾出版了一套《围棋基础辞典》(共十卷),分别为定式(石田芳夫)、布局(林海峰)、手筋(藤泽秀行)、死活(赵治勋)及置棋(即让子棋)(大竹英雄)等五部,几年前又修订再版。其中的前四部国内在80年代末至少有两种译本,总发行量超过十万。这套书由蜀蓉棋艺出版社出版时改名为《围棋XX大全》(分别为定式、布局、手筋、死活等四部),是一套相当好的围棋基本知识辞典。

      林海峰在《围棋布局大全》(江铸久译)一书中用了150页的篇幅写“中国流”。林在探讨“中国流”起源时,举的第一个例便是日本天和3年(1683)时四世本因坊道策(白)与三世井上道砂因硕(道策之弟)下的一局棋。但白棋第10手只能说有这么一个思想而已,与“中国流”相去甚远。举例来说,白下小目,黑小飞挂角,白三间低夹,要是留下这二个白子,而把黑子从棋盘上拿掉,就和“中国流”的一个局部一样了。在黑挂小目之前,白先下三间夹位置的棋,这正是道策下出第10手棋。如果此时黑再挂角,因为没有拆二的余地,必将受到白棋的严厉攻击。道策在日本围棋史上称为“棋圣”,是围棋布局理论和“手割”论(即子效分析)的创始人,有这样的超越时代的构思虽说难能可贵,但也是很自然的。

      林九段举的第二个例是1958年吴清源与藤泽朋斋在第1期日本最强战中下的棋,吴执黑。因为另一个角是黑小目单关守角,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中国流”,但已极为接近。又举了二个参考谱例之后,林写道:

      “昭和30年(1955)间,以安永一为中心的业余强手们经研究之后,下出了最初的中国流。尔后,安永一去中国,向中国选手介绍了这种布局法。中国选手经过研究之后,将第五手改在了第三线,又向日本‘逆输出’。”

      但林九段没有举出当时的对局谱,使人感到迷惑。书中举出的第一个“中国流”范例是1961年第7期日本业余本因坊决赛谱,由原田实(黑)对西村修,黑棋的前三手棋正是标准的“高中国流”。

      接下去林举了首次在中日围棋交流时出现“中国流”的对局谱,那是1965年时陈祖德(黑)与[木尾]原武雄的对局,陈下出了“中国流”。林接着写了1966年岛村俊宏访华回国后屡试“中国流”,使日本棋手们大伤脑筋,并逐渐引发了下“中国流”的热潮,等等。

      不多抄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林九段的书。

      陈祖德九段在其所著《超越自我》一书中有很长一段描述“创造”中国流的经过,其中有一节写到:

      “我终于找到了我所追求的理想布局--执黑棋采用‘对角星’布局,如对手阻止我使用“对角星”布局,则采用‘中国流’布局(当时并无‘中国流’这个名称)。就这样,‘中国流’布局产生了。‘中国流’布局贯彻了积极主动、不落俗套的指导思想,因此很快在中国、在世界上盛行,最后被日本棋界称之为‘中国流’。”

      陈的想法合情合理。陈是1960年全国比赛后才进入国家集训队的,时年17岁,在年青棋手中出类拔萃。当时中国棋手的总体水平与日本业余强手比较接近,如果日本业余强手在布局上有什么新动向,肯定会引起中国棋手的关注。陈进国家集训队后,接触最新日本围棋刊物的机会增加,说不定什么时候看到了前述原田实与西村修的对局谱(业余本因坊决赛谱肯定会登在某个期刊上)或更早的有关棋谱,感兴趣(福至心灵)并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最终在1965年的中日围棋交流比赛中把“中国流”作为“法宝”祭了出来。

      陈九段在《超越自我》中提到曾研究过日本业余强手的布局,但没有提到是否曾经从某处看到过“中国流”。正如数学史上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不尼兹,两人互不相识,靠各自的研究分别发明(或发现)了微积分。“中国流”当然也完全有可能是由中国棋手(们)经独立研究创造出来的,但应该有当时(至少是1961年之前)的棋谱为证,否则很难以理服人。

      因此在下以为,对于“中国流”的起源和流行,比较客观的说法似乎应该是(与林九段的观点基本相同,但强调中国棋手的贡献):

    1。“中国流”布局的思想(局部)可以追溯到三百年前的日本“棋圣”道策(1645-1702)。

    2。约在50年代中、后期(至迟在1961年),日本的业余棋手最早在实战下出“中国流”,但没有进一步做系统的研究。

    3。60年代前半期,以陈祖德为首的一批中国棋手对这种新的布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中国流”布局的最早的理论基础,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中国流”的价值。

    4。1965年中国棋手在中日围棋交流比赛中下出“中国流”,引起日本棋界的兴趣。1966年下半年岛村俊宏九段访华后,在日本国内比赛中频频使用“中国流”,获得好成绩。从此,“中国流”开始在日本乃至世界棋坛广泛流行。

      请注意“中国流”这个名称是从日本叫出来的(虽然现有记录显示日本业余棋手最早下出这种新型),正说明日本棋界充分肯定了中国棋手对此布局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秀策并不是“秀策流”布局的发明者,最早下出“秀策流”连同著名的(原来以为是秀策的独创)第七手“小尖”的也不是秀策,但最早对此布局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实战中大量应用的是秀策,“秀策流”名之无愧。同样的道理,“中国流”名之无愧,没有必要再来硬争“中国流”的发明权了。

      “中国流”诞生至今有三十多年了,近几年已远不如在70年代时那样“热”,但每年还是有相当多的由职业棋手下出的“中国流”对局谱产生。在日本有“高中国流”专家之称的羽根泰正九段于1993在日本《围棋年鉴》上发表过一系列有关黑布局的统计数字,其中“高中国流”的胜录最高,达58.1%,“低中国流”的胜录排第五,为56.5%。羽根的统计是从他所收集的自昭和10年(1935)到平成4年(1992)的13014局棋谱作出的,在此期间日本职业棋手的正式对局远不止这13000局(总数可能在30000-40000局之间),因此只能作一个参考(有一定的可信度)。录出以飨网上诸君,作为本文的结束。

    --------------- 黑布局----------------------局数-------胜--------负-------胜率------比率
    1。高中国流-------------------------------805-------468-------337--------58.1--------6.2
    2。低中国流-------------------------------618-------349-------269--------56.5--------4.7
    3。星与下小目(Q16,Q3)------------2141-----1160-------981--------54.2-------16.5
    4。三连星-----------------------------------881-------461------420---------52.3--------6.8
    5。二连星---------------------------------1522-------850-------672--------55.8-------11.7
    6。两小目---------------------------------1885-------986-------899--------52.3-------14.5
    7。星与右小目(Q16,R4)------------1050-------530-------520--------50.5--------8.1
    8。小目与星(R16,Q4)-----------------591-------339-------252--------57.4--------4.5
    9。右上三三-------------------------------251-------138-------111--------55.4--------1.9
    10。右下三三-----------------------------156---------72--------83---------46.5-------1.2
    11。其他平行型(如目外等)----------187-------103--------84---------55.1-------1.4
    12。变相平行型(在上边)-------------633--------337------296---------53.2-------4.9
    13。秀策流---------------------------------235-------135------100---------57.4--------1.8
    14。对角型-------------------------------1512--------799------713---------52.8------11.6
    15。其他小目型(如第三手挂角)---241-------128-------113---------53.1-------1.9
    16。其他星型(如第三手挂角)------306--------189------117---------61.8--------2.4
    -------------------------------------------------------------------------------------------------------------
    -------------合计--------------------------13014-------7044-----5967--------54.1-------100


    mazzy_fentan_jan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