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uperwave

【版权归新浪游戏频道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日本游戏业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游戏制作人,例如坂口博信和铃木裕,再如三上真司和松野泰己,这些制作人的名字如雷贯耳,是那个年代很多玩家的偶像。

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幻,这些制作人近年来都纷纷离开了当年建功立业的那些游戏公司,选择了单独打拼,希望可以延续昔日的辉煌,然而遗憾的是,他们中有些人依靠众筹或者手游能够继续暂时保持一定的行业地位,但是更多的制作人则并不算得志,从他们的种种遭遇,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游戏业的诸多变化。

被众筹拯救的制作人

众筹出现之后,这种灵活的形式使得不少著名游戏制作人找到了募集资金以及宣传自己的重要渠道,这方面的案例有IGA和稻船敬二以及铃木裕。

IGA是今年比较典型的通过众筹获益的游戏制作人,他之前在KONAMI社内长期负责恶魔城系列的制作,但是随着KONAMI对这个系列失去兴趣,无可奈何的IGA只能选择离职,在离职后他想再度设计一款类似于《恶魔城》风格的游戏,但是他在到处寻求投资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游戏公司的老板和投资人们对他说,2D的横版动作游戏现在已经不够酷了,已经没有市场了。

《恶魔城:绝望的和声》是IGA制作的最后一款恶魔城系列游戏

幸好这个时候IGA发现了众筹这个渠道,于是经过一系列精心包装的众筹宣传片造势引来媒体和玩家关注后,IGA打造的这款名为《血迹:夜之仪式》的游戏瞬间火了,在玩家们之间引起了热议,这款游戏宣布众筹后当天就募集到了百万美元,并且在为期一个月的众筹时间结束之后,成功突破原定目标10倍之多的554多万美元募款目标,更刷新了众筹网站Kickstarter游戏募款史上最高金额。

而根据IGA自己接受采访透露,众筹到的费用并不足以完全满足游戏开发,他更多是想通过众筹的成功来说服那些投资商,现在看来,IGA要说服那些投资商比起之前应该要容易多了,但是这件事情更多的是说明了IGA这位制作人的魅力,以及这次营销的精彩,才使得众筹如此成功,这款游戏最后出来的品质到底如何,是否对得起玩家们,目前还尚未可知,而IGA要想组建一个高效而富有活力的团队,也绝非易事。

《血迹:夜之仪式》的众筹大获成功

稻船敬二也是众筹的受益者,这位老牌游戏制作人在CAPCOM时期打造了多款名作,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在人才济济的CAPCOM公司,他也称得上是特别出众的顶级制作人。

在加入CAPCOM的第一年,稻船敬二就设计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蓝色游戏形象——洛克人。这就是“洛克人之父”的由来。尽管稻船从《洛克人3》才开始从美术设计转而挂上企划的名头,但不可否认他才是将这个系列发扬光大的最大功臣。

稻船敬二

此后洛克人系列不断发展壮大,衍生出了更具深度的《洛克人X》系列,以ZERO为主角的《洛克人ZERO》系列;率先3D化的《洛克人DASH》系列,顺应市场口味强调RPG要素的《洛克人EXE》与《流星洛克人》系列,对应DS双屏触摸的《洛克人ZX》等等。稻船一手将将洛克人扶植成为CAPCOM最具价值的游戏品牌与最繁荣的游戏家族,在这个过程中稻船也平步青云,从一介美工升任CAPCOM第二开发部长,在家用机游戏开发方面的话语权也随之水涨船高。

枝繁叶茂的洛克人系列

除了洛克人系列外,稻船在CAPCOM时期打造的最出名的系列当属鬼武者系列,这个系列的初代在PS2初期推出的时候,和《鬼泣》一起定义了新时代3D动作游戏的标杆,而且日本古代的背景特征也使得这款游戏别具一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系列的核心系统相当严谨硬派,并且稻船创造出来的“一闪”系统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都启发了很多游戏制作者,此外鬼武者系列最大的功劳是和鬼泣系列一起使得CAPCOM在3D时代重新获得了2D时代动作游戏天尊的话语权,正因为鬼武者系列和鬼泣系列在PS2时代的火爆,使得大量的日本游戏公司跟进,在PS2上纷纷推出各种3D动作游戏,一时蔚为大观,使得PS2主机时代的3D动作游戏非常繁荣,堪称3D动作游戏的盛世。因为在后来的PS3时代来临之后,3D动作游戏出现的数量和素质都无法和PS2时代相提并论了。

当年《鬼武者》出现在PS2上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鬼武者系列不仅品质出色,在销量方面也一直相当出色,这个系列和洛克人系列成就了他在那个年代的名声和地位。

但是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鬼武者系列后来因为诸多相关重要制作者离开CAPCOM逐渐衰落进而沉寂,而CAPCOM对于洛克人系列这种核心硬派的横版动作游戏也缺乏兴趣,不愿意继续推出续作,这就造成了稻船敬二和CAPCOM的矛盾不断,最后稻船敬二离开了这家公司。

稻船敬二独立之后陆续打造了几款游戏,虽然不乏《灵魂献祭者》这种评价甚高的游戏,但是更多的是类似于《苍穹雷霆》这样素质平庸的作品,而且稻船敬二最想开发的洛克人风格那类游戏,也难以得到投资商们的认可,于是稻船敬二也通过众筹来募集资金打造一款名为《无敌9号》的游戏,这款游戏前不久推出了测试版,正式版将于明年发售,从测试版的两个关卡来看,稻船敬二希望作出一些变革,游戏的系统比起洛克人系列要更为复杂和多元化一些,至于具体素质,只能等待正式版发售了。

《灵魂献祭者》是一款具有深邃世界观的硬核游戏

《无敌9号》看起来很像洛克人

铃木裕也是一位众筹的巨大受益者,他一度是SEGA公司的王牌制作人,打造出了VR战士系列等传世名作,但是因为他制作的游戏投入资金巨大,因此使得SEGA方面叫苦不迭,他在DC上打造的莎木系列两作更是暴露了这个巨大的问题,《莎木》研发费用是7千万美元,2代是2千万美元,这在当年是天文数字,再加上莎木系列不佳,1代卖出了118万套,2代卖出了47万套,对比游戏的研发费用,SEGA亏损巨大,因此SEGA对于后来的莎木系列续作再也不敢触碰。

斗转星移,一晃多年过去,铃木裕沉寂多年,莎木系列虽然多次有过续作的传闻,但是后来也都不了了之,而在游戏众筹成为热门话题之时,铃木裕高调在今年E3展上公布了《莎木3》制作中以及众筹的消息,虽然这款游戏已经众筹到了364万美元并且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中,但是莎木系列这种开放世界耗费资金巨大,众筹金额远远不够开发费用,虽然铃木裕凭借众筹的成功可以使得包括索尼在内的投资人增强信心,进而加大投资数额,但是具体最后能够到多少数额,这是一个巨大问题,并且铃木裕已经多年没有在一线进行游戏研发了,最后《莎木3》能够做成什么样,这也是一个巨大问题,最后铃木裕能否克服这些难题重新振作起来,目前也很难预测。

《莎木3》虽然众筹成功了,但是很多人对最终品质抱有疑问

被手游拯救的制作人

随着手游大潮时代的来临,不少日本昔日的著名游戏制作人开始涉足手游制作,其中不乏一些成功案例。

这方面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冈本吉起。“制作人育成专家”是冈本吉起对自己的一个戏称,但这个戏称也确实最具代表性。冈本吉起1981年加入Konami,1983年跳槽至Capcom,早期代表作《1942》、《荒野大镖客》、《西游记》。虽然这些都算是传世之作,但因为没有形成系列流传下来,所以他并没能烙上“XX之父”的称号。不过,游戏可能并不算他的心思所在,他甚至公然在媒体面前称自己不喜欢电视游戏。冈本吉起最大的才能是发现人才,Capcom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人才都源自他的发掘。《快打旋风》与《街霸2》的制作者西谷亮,《生化危机》之父三上真司,插画家安田朗以及他的后继者西村绢,在他的统筹下,这些人才创作出了一大堆脱胎换骨的经典名作。

冈本吉起

离开CAPCOM之后,冈本吉起创立了自己的小工作室Game Republic,但由于各种原因,Game Republic推出的《源氏》、《勇敢者物语》、《FolksSoul:失落的传承》等几部作品连续扑街,基本连成本都没收回。直至2012年,工作室在职的员工只剩下冈本吉起一个“光杆司令”,简直悲剧。这位早年叱咤风云的业界英雄一度沦落到从高级公寓搬去住地下室,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媒体对他的评价都是处于生死不明的失踪状态。

《源氏》这款游戏水平其实相当不错

然后,冈本吉起再次出现在玩家们面前竟然是因为一款手游。原来在Game Republic工作室倒闭之后,冈本吉起加入了日本社交网络巨头Mixi,带领团队创作了手游大作《怪物弹珠》。冈本吉起没有像之前的那些知名制作人转行手游的时候那样扭扭捏捏,在《怪物弹珠》超越《智龙迷城》、取得2亿日元月流水这一系列成就之后,冈本吉起大方地接受了“《怪物弹珠》之父”这个称号。毕竟之前就表示过不喜欢电视游戏,这一次全面拥抱了手游之后,冈本吉起还抛出了“主机已死,手游才是未来”这一言论,并且强调《怪物弹珠》的成功就是这一言论最好的论证。

也难怪冈本吉起有这种底气,在前不久,App Annie发布2015年9月全球游戏指数,公司与游戏的排名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全球范围来看,Supercell仍是收入最高的公司,但该公司发行的《部落冲突 (Clash of Clans)》在iOS&Google Play收入榜的排名却降至第二,《怪物弹珠 (Monster Strike)》夺得榜首。

《怪物弹珠》拯救了冈本吉起

坂口博信也是一位类似的制作人,他在当年因为耗费巨资制作《最终幻想》电影版遭遇惨败后,离开了SE公司,此后虽然制作过一些主机游戏,但是口碑和销量都很一般,例如XBOX360上面的独占游戏《蓝龙》和《失落的奥德赛》,前者请来了鸟山明担当人设,后者则是请到了井上雄彦担当人设,重松清撰写剧本,两款游戏的作曲都是植松伸夫,而且当时微软也对这两款游戏寄予厚望,遗憾的是,坂口博信没能再现他当年打造最终幻想系列那样的奇迹,在此之后,他又拼尽全力在WII上面推出了一款名为《最后的故事》的游戏,希望可以重现昔日的辉煌,但是遗憾的是,这款游戏虽然素质不错,并且借鉴模仿了大量的欧美游戏元素,但是因为平台限制等缘故,该作最后销量是58万套,而这似乎也是坂口博信制作的最后一款主机大作了。

《最后的故事》倾注了坂口博信很多心血,可惜销量不佳

当大众都以为坂口博信要沉寂的时候,峰回路转,在主机领域失意的他转向手游领域,刚开始只是做一些尝试性的作品,去年则通过下载量众筹的形式推出了《特拉之战》这款手游。

所谓的“众筹约定”是指在《特拉之战》推出之时,制作团队开启的一项独特的“下载量众筹”的活动,即当游戏下载量达到一定目标的时候,运营方将会推出OST、邀请知名画手为游戏绘制怪物、邀请著名作曲家谱曲,公布美术设定集等等。

这款游戏从推出后就下载量不断攀升达到既定的一些目标,目前已经请到了植松伸夫和光田康典、下村阳子以及伊藤贤治、崎元仁等多位著名作曲家参与创作音乐,更是请到了藤坂公彦等著名画师参与作画。

此外,在下载量达到100万的时候,按照众筹目标的约定,运营方举办了游戏的音乐会,音乐会邀请到植村伸夫及其乐队Earthbound Papas,为玩家进行演出。

而在游戏下载量达到200万的时候,坂口博信将开始制作游戏的主机版,目前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但是坂口博信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坦言还没想好该如何制作主机版,而且下载量达到200万并不意味着结束,他认为未来还有更多的路要走。

不过不管怎么说,手游挽救了坂口博信,而且还使得他能够再度重返主机领域了,而冈本吉起则是靠手游来了个咸鱼大翻身,如果没有手游大潮的话,这些游戏制作人的命运可能也无法发生这种大逆转吧。

《特拉之战》使得坂口博信再度名声鹊起

无力回天的制作人

相比较而言,无论是IGA还是稻船敬二,或者是冈本吉起,他们都是幸运的,起码他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重回大众视野,引发很多关注,而且他们制作的游戏本身素质也都还不错,并且他们都拥有对游戏的一定主导权,相比之下,有些日本的著名游戏制作人处境就比较悲惨了。

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松野泰己,这位传奇游戏制作人曾经一手打造出了《皇家骑士团》这款旷世名作,该作和火焰纹章系列并称为日式战棋游戏的双壁,后来他更是经历了欧洲旅行后,推翻了《皇家骑士团2》的制作原案,几乎是重新打造了一款全新的《皇家骑士团2》出来,这款游戏在当时震惊了所有游戏界的从业者,现实而残酷无比的剧情和世界观和以往的日式游戏截然不同,游戏中没有明显的善恶,只有自私自利,淋漓尽致的表现了权力的欲望和罪恶,深刻反映出了类似于现实中一些民族国家长久冲突的症结所在。相比之下,那种小屁孩拯救世界的日式游戏就像过家家一样。《皇家骑士团2》完全突破以往的SLG、RPG作品类似人偶剧的表述方式,大量采用了电影化叙事手法多角度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展剧情,3D场景使得战斗场面更真实更具视觉冲击力。相对于前作纯SLG形式注重战斗乐趣,松野泰己在《皇家骑士团2》中有意识地采用R-SLG形式来削弱战斗的重要性,进而将玩家的注意力聚焦到对剧情的理解。这一大胆的设想取得了空前成功,无数的玩家被深邃的剧情所彻底征服。

《皇家骑士团2》剧情的阴暗残酷至今都极其罕见

后来他被当时如日中天的SQUARE公司从QUEST公司挖了过来,在SQUARE公司期间,他主要打造了三款主机游戏,分别是《最终幻想战略版》和《放浪冒险谭》以及《最终幻想12》。

严格来说这三款游戏都是发生在一个世界,即松野泰己构思多年想出来的伊瓦利斯世界,在当下,很多游戏都会架构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奇幻世界,而在松野泰己那个年代,这么做的游戏并不多见,所以在这方面松野泰己可算得上是先驱者。

这三款游戏都延续了松野泰己的典型风格,例如阴暗而残酷的剧情,以及电影化的剧情表现形式,还有超级复杂的系统,其中《最终幻想战略版》是延续了皇家骑士团系列的风格,难度上非常高,令不少玩家望而却步,但是该作凭借最终幻想系列的旗号卖过了百万套,是日本所有SLG类游戏中唯一卖过了百万套的,这个成绩至今没有被打破。

《放浪冒险谭》是一款实验性作品,包含了松野泰己所有的巧妙心思,堪称集大成之作,是PS平台唯一获得了FAMI通40分满分评价的游戏,这款游戏无论哪个方面来看都相当完美,游戏中那些剧情过场都充分借鉴运用了电影领域的闪回和镜头剪切等专业手法,可以当做电影教学的范本使用,并且这款游戏的系统在当时而言复杂至极,其复杂程度甚至不亚于当下一些网游,游戏的核心是主角的装备,这些装备千奇百怪,而且分为不同材质,武器方面则是以柄和刃构成,而武器类型则分为刀剑枪弓等多种,然后又因为有属性和种族的设定因此非常使得战斗非常复杂,使得新手玩家很难理解系统,大多数人敬而远之,以属性而论,游戏中有水火、土风、光暗这么六大属性,并且互相克制,玩家需要根据敌人特征采用克制属性的武器,并且还要使用属性克制的魔法以及加强属性的药物才可能对某个BOSS造成较高伤害,而种族方面也是如此,有恶魔人类野兽等多个种族,而这些种族又并非像属性那样两两相对,而是相生相克,循环对应,因此当属性和种族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即便是对付一个普通敌人,玩家也要花费心思考虑大量的问题,更要命的是敌人的身体还分为多个部位,每个部分的命中率和武器也有关系,即某把的武器打败某种敌人的次数越多,那么该武器以后再面对此类敌人的整体命中率就会提升,而且有些敌人的各个部位的属性居然还不一样。而且数据化是这款游戏的一切,每把武器对付某种敌人的种族数值是多少都一目了然,对付某个敌人某个部位的命中率是多少也是一目了然,这是非常大胆而超前的一种设计手法,即把复杂的数值直接放到表层让玩家去分析和研究对策,很多类似的ARPG游戏出于减轻玩家思考负担而不会把这些详细的数据展示给玩家,然而《放浪冒险谭》居然这么做了。

只有疯子才能做出《放浪冒险谭》这样诡异的神作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松野泰己简直就是一个疯子般的天才,而《放浪冒险谭》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实验性做法也使得不少玩家叫苦连天,很多人甚至连第一个BOSS都打不过去,但是一旦理解透彻了系统之后就会沉迷其中欲罢不能并且茶饭不思,笔者当年第一次玩此游戏就是完全无法理解系统,后来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才知道这款游戏的乐趣所在,进而长期沉迷于这款游戏中,并且通关多次,但是对于大众化玩家来说,玩这样的一款游戏门槛实在太高了,所以这款游戏后来销量是40万套,但是这款游戏推出后得到了日本包括冈本吉起等著名游戏制作人的一致赞誉。

松野泰己设计游戏一向都是超级复杂化,另外就是喜欢推倒重来,此前《放浪冒险谭》和《皇家骑士团2》都经历过这种事情,但是到了松野泰己担纲制作《最终幻想12》这款顶级大作的时候,很多矛盾就爆发出来了。

松野泰己

由于松野泰己精益求精以及野心太大等缘故,所以《最终幻想12》的开发历程非常曲折,这款游戏历经五年才完成,期间问题不断,原有的剧本和世界无法按时完成,并且无缝化战斗系统在技术上遇到了极大困难,更要命的是,这款游戏多次推翻了不少设定,使得发售时间一拖再拖,而松野泰己又是典型的事无巨细事事要求完美的人,这又是他第一次掌控如此庞大的项目,最后的结果就是,游戏还没有做完,SE公司就下了驱逐令,在2005年8月1日的时候,SE发布了一个官方声明:

担任《最终幻想12》制作人的松野泰己由于身染疾病需要疗养,所以将不再担当制作人一职,但还是会以监修的身份继续接触《最终幻想12》的制作。《最终幻想12》项目的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全体开发人员将会继承松野泰己的构思,同心协力继续制作下去。现在距离游戏完成还差一步,所以请大家继续支持我们。我们确信,2006年3月16日,超出大家想象的壮大规模的《最终幻想12》将准时呈现在大家面前,请大家期待。

随后,松野泰己也在当天发布了一个声明:

正在衷心期待《最终幻想12》发售的FANS们,我对开发花费了这么久的时间而感到十分抱歉。非常遗憾的由于特殊情况现在必须退离游戏开发现场,但是皆川、伊藤、秋山等优秀的开发人员们将坚定地继续完成游戏的开发,请大家耐心的等待。

2006年,《最终幻想12》如期上市,玩家们发现这款游戏只是个半成品,剧情上虎头蛇尾,有很多地方交代不清,松野泰己之前承诺实现的那些内容只兑现了一半,此后也引发了该作玩家们旷日持久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到底最后这款游戏做成了半成品是松野泰己的问题还是SE公司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依然还在发酵。

《最终幻想12》最终毁誉参半

凭心而论,就日本的游戏制作人而言,松野泰己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其才能在《放浪冒险谭》和皇家骑士团系列等作品中展露无遗,因此他才会得到最终幻想系列之父坂口博信的赏识将他拉入了SE公司的前身之一SQUARE,但是后来随着坂口博信离开了SE,再加上SE终归是个商业化公司,所以SE从商业角度考虑,做出了驱逐松野泰己的决定,也是非常正常的一种商业行为,毕竟没有任何公司会容忍投入如此多的资源和时间去研发这样的一款游戏,商业公司都会考虑到商业回报率的问题,例如GTA5也是花了五年的时间研发,研发资金高达2.66亿美元,销量高达5400万套,位居全球单机游戏销量第一,如此高的商业回报率,自然可以使得R星的母公司 Take-Two容忍漫长的开发时间了,但是《最终幻想12》的销量最终是突破了全球五百万套,这个成绩放在整个最终幻想系列正统作品中都是中等成绩,因此商业回报率并不算太高,而且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最终幻想12》不在2006年发售,往后继续拖延,完全实现松野泰己的构想,很可能就会像现在的《最终幻想15》一样更换到下一代平台研发,并且从2006年公布之后一直到现在都没能发售,研发时间已经接近10年了。

《最终幻想15》是SE史上研发时间最长的项目

而离开了SE的松野泰己此后的命运也相当波折,几乎没有再参与什么太重要的作品了。在完全沉默了5年之后,在白金工作室的另类作品《MAD WORLD》中我们总算发现了松野泰己的名字——只是作为脚本协力出现。2011年,松野加入了知名游戏工作室Level5,但他那些个性强烈以成年人为对象的游戏企划,真的适合儿童受众为主的Level5吗?于是很明显的,他没有得到Level5的殷切挽留,在留下一部小品游戏《CRIMSONSHROUD》后,2012年又匆匆离职。

《CRIMSONSHROUD》的相关报道

在此期间,松野泰己还参与制作了PSP的《皇家骑士团2》重制版的制作,但是这款重制版游戏恶意延长游戏时间,引发了很多玩家的不满。

松野泰己最后一次出现在玩家视野,是其2014年底与桌游公司Playdek联手打造的RPG作品《被湮没的传说:守护者传奇(Unsung Story:Tale of the Guardians)》,但这款对应 iOS、Android和PC平台的游戏似乎并没有太多人期待。

《被湮没的传说:守护者传奇》公布后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松野泰己离职后的这种命运是已经注定了的,他那异于常人的游戏设计理念风格太过繁杂,因此只能在主机领域寻求出路,讲求短平快的手游领域是不会有公司敢于请到他来参与制作游戏的,而就主机领域而言,整个日本主机市场都面临一个衰落的情况,这几年日本推出的主机游戏越来越少,大量研发力量都转向了手游领域,而且大公司也罕有开发日式RPG大作的情况,因此这也注定了松野泰己离职后的碌碌无为和默默无闻。

和松野泰己命运类似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板垣伴信,这位制作人也极富个性,并且经常有怒喷日本业界的惊人之言,他曾经一手缔造了忍者龙剑传系列,后来因为和公司TECMO矛盾不断,因此离职,之后打造了一款名为《恶魔三人组》的射击动作游戏,这款出在WII U平台的游戏一度引起过一些关注,但是游戏发售后遭遇了诸多恶评,著名游戏媒体IGN只给了这款游戏3.5分的超低评价,销量上也极其惨淡,在未来,板垣伴信很可能会和松野泰己一样最后沉寂下去。

恶魔三人组推出后遭遇了滑铁卢

嫁入豪门的制作人

有那么几个日本著名游戏制作人,离职后并没有完全独立,而是加入或者依附于大公司旗下,也算是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人物是三上真司。他在CAPCOM公司期间打造的生化危机系列已经成为了一个游戏界的传奇,尤其是《生化危机4》更是传奇中的传奇,但是因为诸多问题,他在这款游戏发售后引起热潮的最当红时刻离开了CAPCOM公司,后来他打造了一些游戏,其中评价不错的是《征服》这款爽快的射击游戏,最近他制作的引起热议的游戏是《恶灵附身》,这款游戏虽然有不少瑕疵,但是整体上而言保持了比较传统的三上真司风格,一个值得注意的现实是,《恶灵附身》的制作公司是三上真司成立的Tango Gameworks,而这家公司在2010年的时候被著名的打造了上古卷轴系列的Bethesda公司的母公司Zenimax收购了,而《恶灵附身》正是被收购之后打造出来的一款游戏,所以如果没有Zenimax在资金和营销等方面的一些帮助,单凭Tango Gameworks单打独斗,这款游戏恐怕也无法获得现在的成功,由此可见,大公司的资源支持很多时候是一款游戏成功的必要条件。

《恶灵附身》保持了三上真司的风格,但是完成度不够高

体制和自由的永恒矛盾

纵观以上这些制作人的遭遇,我们不难发现在脱离了原来的大公司和著名系列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作为有限,难以重现昔日的辉煌,比较幸运的也就是坂口博信和冈本吉起这样拥抱了手游的制作人,而IGA和铃木裕的游戏众筹还在继续,前景难以断定,而稻船敬二的《无敌9号》因为制作规模较小,并且游戏尚未发售,前景也不好论定,而三上真司的《恶灵附身》问题较多,如果该作未来发展成为一个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不少,至于松野泰己和板垣伴信乃至于更多的一些游戏制作人,可能未来就会一直消失在大众视野中了。

铃木裕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在那个大厂们还只是小家小业小团队的80年代,三五个人中推选出一个最有能力和个人特色的主角,非常有利于产品的统一性和独特性。正是由于这种模式,造就了日本数十个系列同期绽放的黄金时代,再加上日本企业终身制的文化,一个人主打一个系列,一做就是几十年的情况并不新鲜。而造星运动也一直是日本各种娱乐文化圈流行传统之一。

所以相对于欧美游戏业而言,日本更喜欢将游戏制作人捧成明星,而且因为日本的制作体制以制作人为核心,带有更多的制作人印记,欧美游戏公司则更讲究协同化和规模化,例如刺客信条系列就是育碧全球多个工作室一起合作开发,在这个系列里面,根本看不到太多制作人的印记和风格,如果换了制作人,对一个系列的影响也并不大。

日本的这种制作人为核心的做法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使得制作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但是最后往往会使得制作人因为追求艺术创作的自由而和公司矛盾不断,这正是大部分游戏制作人最后出走或者被驱逐的缘故。

其实这和日式RPG永恒的秩序和混沌之争主题类似,艺术家如果没有了束缚和监管,一意孤行,很可能会误入歧途,例如坂口博信就是盲目投入SQUARE的巨大资金去做《最终幻想》的电影版,松野泰己则是想要将《最终幻想12》做到十全十美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商业化方面的诸多问题,铃木裕当年做莎木系列则是毫不顾忌费用开销的问题。

坂口博信

而且脱离了公司的体制后,这些制作人缺乏足够的资源,因此很难再现昔日的辉煌,例如三上真司的《恶灵附身》很多细节都显得比较生涩,而观者普遍认为这是因为三上真司缺乏一个足够成熟的团队来帮助他完全来实现构想内容,也就是说,三上真司那一套设计理念,和CAPCOM那些成熟的富有长期工作经验积累的制作团队搭配,才能制作出《生化危机4》这样的神作,但是离开了CAPCOM之后,三上真司要想重现《生化危机4》那样的奇迹,难度非常大,仅仅团队磨合的问题就是三上真司未来继续要面对的。《恶灵附身》的整体表现比起《生化危机4》的成熟度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上真司

至于这些游戏公司,在失去了这些著名制作人之后发展也并不顺利,例如CAPCOM的生化危机系列就因为三上真司出走后每况愈下,《生化危机6》更是遭到了系列老玩家的强烈批判,以至于《生化危机7》一直到现在都并无太多消息透露,而TECMO在失去板垣伴信后,忍者龙剑传系列也一蹶不振,《忍者龙剑传3》推出后被媒体和玩家称之为系列最差的作品,而该系列的续作也遥遥无期。

板垣伴信

就现代商业社会而言,商业规则和公司无处不在,资本家一方面努力发掘艺术创作者另外一方面又在不断的限制艺术创作者实现更大的梦想,创作就应该是绝对自由的么?商业化又是绝对合理的么?也许无论是游戏公司还是那些游戏制作人都应该多为对方思考一下,但是即便如此,很多时候,这个永恒的矛盾问题都是无解的,而类似生化危机系列或者是皇家骑士团系列这样的辉煌神话,也正在逐渐远去,未来恐怕也难以再有类似神话诞生了,日本游戏行业已经日趋保守,而且主机游戏行业创造力越来越差,在未来将更难以诞生著名制作人了。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