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关羽时的不公平现象
马军卫队长《统率力排行的误区》一文中提到一个观点,把作为战将的赵云和作为统帅的袁绍类比是不公平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同时想由此引申开去,谈谈评论中对待关羽的不公平现象。
在评论关羽的问题上,古人的取向基本上是褒扬的。在造神运动前,关羽的“万人敌”名声和曹操口中“恶来”“樊哙”差别不会太大,就是一句褒美之词,但总是一句褒美之词。造神运动后,出于神化的需要,古人们是想尽办法在让关羽适合神的身份,于是有了“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五关斩六将”之类的传说,关羽追求秦宜禄妻子被篡改成了“关公月下斩貂禅”,加上如“刮骨疗毒”这样惊心动魄的事迹,这时候的关羽,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由于武庙的毁灭,目前对关羽的评论多有贬抑倾向。我也不认为关羽威望足以成为中华武将的第一人,但我认为倒关者在选择例证的时候也有意无意选择了对关羽不公平材料。
我几乎从不参与武评,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能准确定位关张赵马黄(这里没有任何贬低曹魏其他将领的意思,只是这样说习惯,总不能说关典马甘文吧?),但在武评中关羽的得分一直不会太高,因为许多人把他杀颜良文丑华雄三战算成了无效战例,有效战例则是和纪灵徐晃黄忠等的战斗。这里的不公平显而易见,人家关公最值得骄傲的成果被一笔抹杀了,剩下的都是让他丢脸的战斗,这还有什么公平可言?吕布牛吧,但吕布全盛的时候没有杀过颜良文丑这样有威名的人;马超牛吧,马超也没杀过有威名的人;赵云杀过高览,偏偏高览的评价渐渐比他搭档张合差了很远,也许还抵不上一个只出现过一次的管亥,说起,也就没杀过啥能干人;只有关二,一生中连杀三个威名远播的猛将。试看现在游戏中对三国人物的数字化设定,颜良文丑的武艺一般都在九十四五(因为要表现得比张辽许晃高),这样的人物吕布没杀过,张飞也没杀过,偏偏关羽杀到三个,怎么关羽的武评就一直排不上去呢?特别是把马超排到关羽前面的时候,我心中那根筋一直就别扭。
上面说的是演义,因为武评是按演义来的,下面说说历史中关羽的军事才能。
由于历史记录的关羽事迹太少,还是用最近被炒熟了的襄樊之战来说,下面有我截的一副地图,画红线的区域是关羽在二一五年到二一九年控制的区域(应该大概准确吧?),这就是关羽北伐和对抗孙曹的资本(这种对抗只是战略层面的,不是说孙曹把所有力量压在关羽身上,那样又会走向问题的反面)。
关羽是将才还是帅才,这是个问题。如果是帅才,那么关于该和谁比较?襄樊一战他的对手说得上是统帅的只有曹操和孙权,吕蒙只能算半个(争夺荆州的军事权无疑在吕蒙手中,但有了孙权的参与,已经不仅仅是吕蒙军团在和关羽作战了)。我们几乎能够肯定这几个月的争夺刘备没能给关羽什么支持,连刘封孟达也没有,那么关羽是独力扛起了和曹孙对抗的大旗,以三分之一个荆州(地图上看也许不止,但绝对不到半个荆州)对抗曹孙十来个州,尽管这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说关羽的统率力不如曹操孙权,显然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情。当然我也不敢说关羽强于曹操孙权,毕竟历史无法假设,不可能把关羽曹操调换个位置来看结果的差异。
糜芳士仁投降是关羽失败的关键,这是关羽统率有问题的明证。但袁绍在和曹操在关渡对峙的时候连续有大将重臣投降,曹操在兖州之初也面临大面积投降(后来在官渡其实也有很多人安排着后路,只是曹操以胜利者的姿态既往不咎,没有让事态扩大而已),不同的是袁绍有河北广大的地盘可以保证百足不僵,曹操则因为有个荀鱼而起死回生,关羽既没有大面积的地盘保证战略回旋,也没有荀鱼稳定后方,所以他死了。那么这说明他的死还是一个偶然事件,把这个偶然和曹操另外的偶然类比而作出对关羽不利的判断,我不同意。
其实关羽已经混得很不错了,至少有一段时间把曹操逼得几乎迁都,孙权则始终惶惶然不拔掉他这颗钉子决不甘心,后来失败不过是三十年走到了河西而已。
如果把关羽看成是将才,一般我们会把关羽和张辽相比。贬抑关羽的人说张辽在逍遥津如何威风八面,七千人战胜了十万,但防御战和进攻战的差异被遗忘了,《孙子》上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可见防御是能够以少打多的(借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军队的军事原则:开始的时候是三到四倍于敌人时允许发动歼灭战,后来在粟裕的经验中把比例扩大到七八倍时为发动歼灭战的最好时机),《三国演义》中朱桓就说过:“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兵尚能胜于客兵”,逍遥津一战就好比后来的淝水之战,攻击了对方的先头部队而获得了整个战局的胜利,实际上并不是七千人和十万人真刀真枪的干了,何况东吴能不能组织起十万的部队我一直是怀疑的,看看荆州东面那块土地,如果养不了十五万人凭什么出十万人去攻击合肥,除非是打算跟曹魏全面决战。曹魏全盛时期常备军也只有二十万多一点,东吴那么点地方○1○2能养十五万人?所以我认为拿逍遥津之战比襄樊之战是不合适的,结果对关羽并不公平。
也有人拿徐晃来比关羽,认为徐晃在四冢战胜了关羽就是军事指挥比关羽强?我也借用一下解放战争的例子:东北战场上,共产党撤出了四平,是不是表示林彪不如杜聿明?但林彪后来解放了整个东北;四七年共产党撤出了延安,是不是表明彭德怀不如胡宗南?后来彭德怀解放了整个西北。那么在一个大型战役中,关羽输一场又如何?退一步又如何?总没有于禁一下子输掉三万人的惨吧,所以拿徐晃来比关羽,我一直不认为能比下去(这里还不包括我一直坚持的兵力多少问题,由于说过多次也不能服众,不说了)。关羽擒于禁是因为大雨中舟兵占有便宜,这个我不否认,因为荆州中南部本来水乡,但这些舟兵离舟上岸深入樊城后方遇到徐晃的兵力时,兵种的差异应该是倒过来了吧,北方陆军怎么也比荆州水军更适合在南阳盆地活动,怎么这时候就没人提兵种差异了呢?这公平么?
我是倾向于把关羽作为一个战将的,他也没做几年统帅,作为统帅他没有能够证明自己,谁让他一开始就呆在了荆州的风口浪尖呢。但作为战将我无法接受他不如同时代其他人观点,因为那些观点在选择上都选对关羽不利的事例,有利的都被抛到了一边○3。
惨烈的斗争不可能要求公平,那是比的谁更狠,谁更精,谁更无耻,所以关羽的败也是生存法则:适者生存。但我们在评论的时候如果没有公平的原则,评论就会失去公信力,现在我几乎不敢判断谁比谁更强了,因为我怕自己把握不了公平的准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文章当中,所以我总写谁并不比谁差来表明我的观点,其实我是多么想证明关羽就是比张辽强比徐晃强,只是我能力有限,实在证明不出来。
○1从地图上看东吴的地盘也不是太大,特别是现在的江南丘陵一带,当时要不是没开发就是在山越手里,所以地图上有大片空白。
○2注释方式是跟飞翔学的。
○3我想选对关羽有利的事例,可我选不到,蜀国的历史都是吴魏写的,凭啥要把他写得那么好?所以我只是想他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