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邵德海:摆脱黄祸电信企业需要另辟蹊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4日 10:51  新浪游戏

  近期,央视和各地媒体纷纷揭露了黄色网站屡禁不绝,并配合3G的发展转战手机且更加猖獗的现象。很不幸,国内仅有的几家骨干型国企电信运营商被人当做了帮凶,甚至被认为从中获得了不少收益,也所以才出现了“电信企业只为赚钱而不顾应尽的社会责任”、“电信企业为了赚钱与不法内容提供商相互勾结”等的负面社会舆论。

  据了解,相对于千亿级的话费收入、数百亿级的宽带收入,所谓黄色内容给运营商们带来的收入基本上只是个零头,电信企业的高层不可能为了这么点儿零头而冒天下之大不讳的风险。更有可能的是,由于经营指标的重压和对利益的过于追求而罔顾原则,导致电信企业的基层人员要么是麻木不仁,要么是同流合污。

  说起来,电信企业的不良信息举报体系也不可谓不完善,如果举报和处理体系流畅的话,不可能会这么长时间的让黄色信息任意传播。这里关键的问题是,不良信息的举报或者处理系统必然有一环是软弱无力的。甚至很可能是自家人查自家人,由于都是利益的共同体,最后只能落得个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因此,引入多家第三方举报机构,直接对电信企业高层负责,随时接受社会举报并主动搜集各地电信企业产生的问题,及时分类汇总上报到电信企业高层并提出处理建议,则必然可以避免目前这种矛盾激化后导致的问题扩大化,从而给电信企业形象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为什么要多家,主要是为了对第三方机构也要实行末位淘汰制,即长期发现不了问题的或者可能被收买了的第三方机构,就要逐步的淘汰、替换,以保证监督机制的有效性。这样的话,电信企业顶多只需每年投入几百万元,相对于数千亿收入来说也就九牛一毛的成本,就可以基本确保能先于问题扩大化之前而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再次陷入当前类似的尴尬中。

  不过,这种方法也只解决了堵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只有黄色信息泛滥,而听不到说所谓绿色、健康的信息泛滥成灾。原因很简单,人性的弱点,有时也可以说是本性的需要,导致了黄色信息必然比所谓绿色内容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而通过集中发掘人性弱点去赚钱的项目,必然比以提供绿色、健康内容为己任的企业更容易赚钱。这种赚钱手段必然是以金钱至上、极端利己主义为核心价值观,为了赚钱,甚至不惜颠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并造成社会加速堕落。

  作为国有的骨干大型电信企业,拥有着政府和社会给与的无与伦比的垄断资源,这种垄断是电信企业赚钱的根本基础。当然,作为国家核心战略资源,这种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是必须的。只是拥有了这种垄断优势的电信企业,就已经不仅仅肩负着赚钱的责任,更应承担起引领互联网发展方向的重任。这种引领,不应仅仅是技术上的,更应该注重内容。毕竟技术仅是工具,一个工具无所谓善瘢坏└菀妆欢竦姆矫胬茫羌际踉较冉莺驮酱蟆U庹腔チ褪只?G已经面临和即将面临的信誉危机。就如同互联网上如果绿色、健康的内容无法成为主流,则必然被黄色等低俗内容所占领。我们喊了那么多年的绿色网络,而绿色网络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因为绿色网络内容的本质决定了他们不是很容易来钱的,是很难靠资金微薄、抗风险能力很差的民营企业去推动的。那么,每年营收数以千亿计、根本看不上顶多数十亿计SP增值内容的电信企业,是否能承担起国有、骨干、垄断的电信企业应尽的责任,至少投入千分之一的收入,去大力发展绿色网络产业呢?

  客观的说,各地电信企业不是没为绿色网络费过脑筋。多年前,各地电信企业就纷纷推出绿色上网业务。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相关举措成效非常有限。原因很简单,就是措施非常单一,主要就是内容过滤和控制上网时间,持续了7、8年依然还是这一老套的招式。但最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该上什么网,能上什么网,如何让家长们也了解这些网站内容的利弊,并学会指导孩子享受网络的便利和所带来的快乐,则统统没有涉及。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想象,在信息化时代生活着的孩子,在充分体验过网络的魅力、有着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叛逆精神的青少年,会使用这种单一粗暴的所谓绿色上网业务。我觉得,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在数十亿SP内容最终可以撬动数百亿、上千亿的宽带、3G市场的时候,电信企业不能也不应该继续偷懒下去,而应该主动出击,多花费些心思和人力,与权威教育部门、与那些真正了解青少年所思所想的机构和专家们,共同研究和制定推动绿色网络产业发展的规划蓝图。对国家权威机构认定和评选出来的绿色网络产品和服务内容,提出一揽子扶持计划,给所有投身于绿色网络产业的企业以带宽、托管、代收费等方面的更大优惠,使电信企业真正成为绿色网络产业的龙头。果如是,则绿色网络产业必将蓬勃发展,而作为绿色网络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电信企业将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竖起丰碑!


编辑:Bani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