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青少年该不该上网?如何才能使青少年从沉迷网络的“漩涡”中摆脱出来?这一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正引起学校、家长、社会各方的普遍关注。近日,一位名为“小雨”的网友针对这个问题直言市政府门户网站“参政大厅”,剖析现象,提出建议,引人深思。记者就青少年上网问题明查暗访,并于今天推出系列报道,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共同关心。
如今,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引起许多市民的强烈关注。1月27日,一位名为“小雨”的网友针对青少年上网问题,在汕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参政大厅”的建言献策栏目中,提出了有关建议,引人深思。
我市一些青少年学生沉迷上网聊天交友、网络游戏等,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耽误学业,有的甚至上网成“瘾”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很大伤害。对此,“小雨”分析说:为何青少年学生如此痴迷网络游戏?首先反映相当部分青少年精神上的空虚和心理上的危机状态。有些家长对孩子往往疏于关爱、教育和管理,而网络正好提供给他们精神寄托,满足了他们的某种精神需要。其次,就网络本身而言,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上网成“瘾”者中,有很多人是在生活当中遇到挫折或在某一方面是失败者。他们往往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再次,从文化程度看,文化层次越高,越能有效识别网上各种有害信息,越不容易上网成“瘾”;而文化层次越低,网络依赖度越高,难以识别各种网络信息。对未成年人来说,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很容易痴迷网络游戏。
近日,记者就青少年上网的现象进行了调查。采访中发现,部分中小学生的寒假生活仍少不了“上网”这两个字。玩网络游戏是相当部分孩子上网的目的,他们谈起热门游戏来头头是道,还经常交流哪个网站的游戏最多最新、哪个游戏最好玩最刺激,甚至是“结婚生子”或“恋爱同居”这类让人脸红心跳的内容也成了孩子们陶醉其中的“美好世界”,许多家长为此忧心不已。
目前,我市共有证照齐全、许可经营的网吧120多家,客户机近6000台,在有关部门对网吧加强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后,网吧经营秩序有所好转,多数网吧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进行合法经营,但隐匿于城乡结合部、乡镇农村和居民区的“黑网吧”依然对身着校服的中小学生敞开大门,一些合法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现象也时有发生。
记者在此前多次暗访中看到:在有的网吧中,背着书包的孩子开启了聊天软件,敲击键盘信息往来,显得十分麻利,更多的孩子出神地玩着各种网络游戏,“枪炮”轰鸣声不绝于耳。晚上10时左右,在一家网吧内,电脑桌子上放着吃剩的饭盒,有的穿着校服的孩子躺在沙发椅上,枕着手臂养神休息,准备再“战”。在这间网吧的计算机桌面上,布满网络游戏的点击图标:成人网络游戏“A3”、剑侠情缘、大话西游、反恐精英、仙境传说、吞食天地、魔力宝贝、死亡阴影……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悬在孩子头上的一把‘利剑’!”
“警惕危害孩子的网络不良信息,长期沉迷其中如同吸食‘精神鸦片’!”
不少学生家长、老师针对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发出了痛心疾首的谴责与呼吁。
本报记者李凯陈静莹(来源:《汕头日报》)
编辑:高原
新浪游戏提示: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健康游戏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