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陶宏开教授在一次大会上演唱歌曲 |
|
团中央“网络文明爱心大使”、华中师大特聘教授陶宏开的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城市,近几年来已成功挽救了300名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做了数百场报告和讲座。《孩子都有向上的心》是陶宏开完成的首部戒除网瘾专著,在书中他运用实例和比较法分析青少年“上网成瘾”原因,介绍了“陶氏谈心法”核心技巧,并演示了大量的最新谈话案例。
孩子上网成瘾不是病文章里常把上网成瘾说成“网络成瘾综合征”。有的文章还说,
美国医学界在2003年就把它列为疾病,叫“网络依恋综合征”,我没查过这方面的资料,无法证实这种说法,但我认为绝大多数孩子上网成瘾不是什么病,不是心理疾病,更不是生理疾病,只是一种比较强烈的习惯,是一种认识问题。
正因为这些误导,很多家长动不动就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甚至看精神病医生,结果花了很多钱,吃了很多药,网瘾却没戒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去有名的心理诊所。因为看病的人多,挂号都很难,挂一个号300多元。结果医生只谈了不到20分钟,就让孩子坐在电脑前做选择题。我问孩子是什么题,孩子说:“问我有没有自杀倾向。”看病的结果可想而知。
须指出的是,西方的心理咨询是为正常人提供的服务,什么人该做咨询、什么人不该做咨询以及如何咨询,咨询师都有严格的把握。而中国的心理咨询是全新的行业,从业者的素质良莠不齐,而且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医院差不多是一回事,事实上国内的很多心理咨询就是和精神病诊断放在一起的,带孩子到医院去,孩子首先感觉自己被当做了病人,就会排斥、反感,他怎么会接受这种治疗呢?而且,他本来就没有病,你把他当做病人治,不是越治越歪吗?
另一种做法,就是将网瘾视同为毒瘾,用戒毒的方法戒除网瘾。有一家戒毒研究中心主任说,网瘾发作时也会出现与毒瘾发作时相同的手抖、出汗、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等症状,而且提出了以“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进行治疗,所用药物主要是注射莨菪类药,抑制大脑皮层,使患者在睡眠、休息过程中恢复。
我对这种戒除网瘾的办法强烈地表示怀疑。上网成瘾和毒瘾、酒瘾、烟瘾是本质上不同的事,后几种瘾是通过物质的摄入改变了人体的生物、化学结构,因此采用药物疗法可能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上网成瘾只是种入迷状态,上瘾的东西有很多,有的人下棋上瘾,有的人看书上瘾,这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并没发生生理的变化,我们也从没把这样的事情当成疾病,更不需打针吃药。
采用药物治疗,效果很有疑问,而且,吃了这么多精神药物,到底会产生什么副作用?在美国,一项临床药物治疗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科学实验,还要经过药监局的批准。我不知道国内那家戒毒所的药物治疗方式有没有经过有关方面的许可,治疗的效果到底怎么样,这样的治疗是不是以赢利为目的。
家长容易走入的误区
有一种情况我必须说一说。现在上网成瘾的孩子多,父母又急,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学校,声称可以帮助孩子戒除网瘾,还可以解决孩子许多其他的问题。
一些家长就送孩子去了。据我了解,北京附近有一所,江西有一所,收费很贵,北京那所是四五万元,江西的是一万多元。我近期接触的孩子中,就有去过这两所学校的。去过北京那所学校的一个男孩子说,感觉就像拘留所,他母亲也说,去那儿一点效果都没有,而且学校动不动就打电话给家长,说你孩子又犯事了,你孩子又怎么样了。北京另一个家长也想把孩子送去,但多了个心眼,先去调查了一番,才知道校长是个农村妇女,头发乱蓬蓬的,袜子也没穿,几个教师就是她亲戚。这位家长还向附近的人打听学校情况,别人只摇头,要她千万别把孩子送来。
江西的那所学校教师一天到晚要学生站桩、跑步,在太阳下面晒,稍有不当,就会拳打脚踢。我在安徽谈过的一个孩子就被父母花了16000多元送进去,结果不到10天就跑了回来,脸被打伤了;再送去,又跑了回来,这次被打得更厉害,鼻青脸肿。父母要学校退钱,学校说孩子你可以带走,钱一分也不退,不然你去告吧。这些人不知赚了多少黑心钱,这样的所谓学校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家长为孩子戒除网瘾,不要病急乱投医。
还有这样的家长,看孩子上网玩游戏心里急,但又没什么办法,于是想了解孩子的心理,就自己也学着上网、玩游戏,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做孩子的“战友”,以为这样就跟孩子有了共同语言,自己说话孩子可能就会听得进一些。这种办法非常不可取的,这样一来孩子以为得到了鼓励,会玩得更起劲,共同语言再多,也是关于网络游戏的共同语言,弄不好孩子的网瘾没戒掉,老子的网瘾又惹上了。我在湖北某地作报告时,就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挽救上网成瘾的孩子,就化名上网,结果孩子没拉回来,自己却跟着网友跑了。
帮孩子戒网瘾,父母的态度要理性、明智,不要听信不实的传言,也不要使用一些稀奇古怪的办法。上网成瘾的确是孩子身上发生的比较麻烦的问题,但它和孩子们其他的很多问题没什么本质的不同。方法对了,可迎刃而解;方法不对,就会越解越乱。
我惟一的办法是谈话
我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惟一方法是谈话。
谈话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方法了,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戒除网瘾,经常采取的措施也是请人跟孩子谈话,但收效可能不太大。我与孩子谈话,效果往往比较明显,所以总是有人问我:“你的谈话和别人的谈话到底有什么不同?”甚至问:“你这种陶式谈话法的核心是什么?”
如果说我的谈话法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有些人的谈话貌似对症下药,其实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网成瘾好像是团病灶,四周有很多盘根错节的病根,你直接挖这团病灶的话,有可能不仅没挖掉,病毒还会跑到别的地方去。我一直说上网成瘾只是诸多原因形成的一个果,谈话的目的就是找出原因。
第二,有些谈话者知识渊博、辩锋机敏,说起道理来口若悬河,但孩子却不为所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大多是谈话者将谈话的过程当做了一个“说服”的过程,满足于自己是如何说得好、说得巧,从根本上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活动。谈话的过程一定得是一个引导孩子“认识”的过程,而不能仅仅是一个主动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说服”过程。
第三,就是注意谈话技巧。和上网成瘾者的谈话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谈话的环境。我要强调的是,不要在家里特别是孩子的卧室里去谈。
孩子在熟悉的环境里有优势感,不易于接受引导。一个志愿者向我诉苦,她进入了孩子的卧室,当时孩子还在床上,结果她与孩子谈了四个小时,孩子竟然连床都没下。上网成瘾的孩子内心相对比较脆弱,拒绝与外界交往,你要想办法让他走出那个环境。
也不要在医院里谈。一进医院,不管是进行心理咨询,还是精神科诊断,孩子都会觉得自己被当做了病人,心理就会有排斥。而上网成瘾的孩子是不会觉得自己有病的。
在各地的报告会,我都要求组织者在现场准备几件东西:一组沙发,一个茶几,一架钢琴。沙发、茶几摆出家庭的气氛,让孩子感觉温馨,情绪可得到平缓。在“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报告会”上,我一般都要弹琴唱歌。有时,心急如焚的家长有些愕然:“我们是来请教良方的,与唱歌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我是在营造轻松的氛围。有很多孩子到现场时还是别别扭扭,但气氛起来后,很快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来。信报记者赵明宇/整理
编辑:周明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