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冲浪”这个早已在国内风行了近十年的词语在朝鲜一直是名副其实的奢侈活动。因特网自产生以来,朝鲜普通老百姓一直与其绝缘。一直到2004年,在平壤也只有两个网吧——世界粮食计划署内部的网吧和使馆区由韩国Hunnet公司开设的一家网吧。
直到2004年2月初,记者在德国大使召集的一个酒会上碰到了一个神秘的德国人乌特贝克,他自称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网络账户。后来我们了解到,德国一家名为“KCCE”的公司
,与
朝鲜电脑中心合营开发朝鲜的因特网接入业务,但服务对象只限于驻朝外国人,接入的方式是拨号上网,收费标准是每小时4欧元,包月300欧元。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尽情享受上网冲浪的乐趣,速度一般在56K左右,浏览的网页没有任何限制。
4月初,正当我们还沉浸在上网冲浪的快乐中时,乌特贝克沮丧地通知我们,朝鲜电脑中心决定暂停此项因特网接入服务。直到7月初,我们接到朝方通知,朝鲜电脑中心决定重新对驻朝外国人开通因特网接入服务,但这次要到国际电信局登记注册。在登记注册的手续表中,每个注册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在一个叫“我的国家”www.kcckp.net的网站上注册一个信箱,并当场提供登录名和密码。
直到10月下旬国际电信局通知我们,情况又起了变化,这次的登记注册表中,信箱登录名和密码已经不是必填项,只需填写单位、电话等基本信息,而且朝方第三天就派人来完成了设备调试。
绝缘了半年之久的记者终于又可以体会到上网冲浪的快感。但平均接入速度只有31K,而且极不稳定,网页打开的速度让人无法忍受,更别提图片了,往往发一封20个字的信需要2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比之于我们在上网时遇到的这样那样的不便和无奈,朝鲜普通百姓似乎比我们更幸运一些。他们也有自己使用的网络——“光明网”,它是一种覆盖全国各个道、市、郡的国内局域网,但不与因特网相连。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朝鲜早在2000年就完成了该网的建设,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朝鲜国内用户只需到各电话分局办理入网申请手续,即可通过电话线上网,无需支付任何网费。
如今,朝鲜政府内阁、各中央机关、各级政府、文化机构,甚至一些重要的厂矿企业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网页,并连入“光明网”。该网络还配备了由2000多名语言专家开发的中、朝、英、法、德、日、俄7国语言即时翻译系统,共包含200多万个词条,解决了很多朝鲜用户不谙外语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