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本国民RPG DQ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 13:29  新浪游戏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文/一狼

  【新浪游戏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FC时代玩家群基础庞大

  日本国民RPG勇者斗恶龙(简称DQ)系列,一直与最终幻想(简称FF)系列并称为日本两大RPG游戏。很多人认为FF系列在国内比较受欢迎,DQ系列基本上无人问津,其实并不是这样。早在FC时代,DQ系列在国内就有一大批相当稳定的玩家群。毕竟DQ系列在FC平台上起步比FF早,而且画面没有太大区别。很多稍具玩龄的玩家都在FC时代玩过或者听过DQ系列。

FC时代DQ汉化作品之一
外星科技汉化的FC时代DQ作品(1)
FC时代DQ汉化作品(2)
外星科技汉化的FC时代DQ作品(2)

  FC时代国内著名的外星科技公司推出过DQ系列1-4作的汉化作品,这是当年DQ在国内得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动作游戏不同,文字类RPG游戏看不懂剧情的话基本上是无从下手,尤其是DQ这样的满屏蝌蚪文游戏甚至于翻看攻略都很难打穿。有了汉化作品,在基本上可以无视画面效果的FC时代,DQ系列的受欢迎度还是很高的。

  PS时代国内起步太晚

  在PS时代以后,FF系列和DQ系列产生了重大的分歧。FF系列借助PS的3D机能,走了画面派路线,以精美的CG和当时看来非常华丽的3D画面吸引了大部分玩家的眼球。而DQ则继续走超任时代的路线,保持一成不变的传统风格。所以说,在PS时代FF系列在国内火了,DQ系列在国内玩家群中留下了“老古董”的印象。乃至于尽管PS2上的DQ8重新重视画面效果,在国内的舆论上已经落后了FF很多。

PS上DQ4的画面效果图,人物依然是2头身。
PS上DQ4的画面效果图,人物依然是2头身。

  其实,PS时代国内起步比日本较晚是DQ系列难以发展的潜在原因。PS上的两作DQ发售于2000年以后,当时的次世代主机PS2已经发售有一段时日了。抛开SS的事件不说,由于DQ7发售在PS时代末期,即使刻意追求画面效果,俨然已是上世代的机能,画面上无法得到较好的舆论效果了。而对于国内一些电视游戏不太发达的中小城市而言,在都没有汉化作品的当年来看,拿不同年代的FF8和DQ7相比,明显FF8的画面更胜一筹。

  DS时代汉化作品繁多

  因为路线的分歧,FF系列继续在家用机上发展,而DQ系列则转型到掌机上。DS时代的DQ作品可谓如雨后春笋一般每年推出一作,而且每一作都有着素质相当不错的汉化作品。可以这么说,近几年基本上有DS的玩家都玩过DQ,没DS的玩家也多少在模拟器上体验过。这其中有一部分是FC时代走过来的大龄玩家,也有部分是受汉化作品熏陶而来的新玩家。总体上,DQ近几年在国内日渐火热。

DS上汉化版的DQ5标题lLOGO图
DS上汉化版的DQ5标题lLOGO图

  不少玩家表示:“既然选择了DS,就不是冲着画面玩游戏的。我喜欢DQ的风格,很纯朴的感觉。”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DQ系列的作品之间关联性很强,前作和后作剧情上有联系,而且系统基本不变,上手也比较简单,所以DQ的玩家群比较稳定,基本上玩过一作就会紧接着体验同系列其他的作品,不会有玩一作就放弃的现象发生。

(编辑:弥可)

关于CGWR: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China Games Weight Rank)是目前国内最权威、最专业、最公正的游戏排行榜。本榜本着“最全面”、“最客观”、“最精准”的原则,力图为中国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游戏推荐平台。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