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游测试号炒出50万 是玩家疯狂还是公司炒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 18:21  新浪游戏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文/Sasa

  【新浪游戏专稿,转载请标注链接】

  新浪游戏的每周交易点评,最贵的账号也不过才8万元,这还是玩家投入了大量的人民币及精力的账号——有职业、有等级有装备;如果仅仅只是一个测试号,你愿意花多少钱去购买?——没有等级、没有装备,甚至在测试过后会进行所有的数据删档。

  近日,平媒中有报道指出网游的测试账号几经转手,涨幅超过了房价。文章中甚至直指翻炒测试账号已经成为某些网游公司的新的盈利手段,而有的公司靠翻炒测试账号更是获得了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

  区区一个测试账号能有如此大的利润空间么?难道真的是玩家们已经疯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不能否认的是,确实在《星际2》进行beta测试的时候,ebay上的测试号曾经一度达到了600美元(折合人民币4000元左右),而对于提供测试账号的厂商而言,这不过是个通行证的验证码而已,毫无成本可言。

  不过,暴雪的游戏在玩家当中拥有极高的声望,其中不乏狂热级别的粉丝——总有人愿意一掷千金只为心头好,所以似乎测试账号卖出高价也理所当然;但就目前而言,国产游戏虽然也有精品,显然并没有某个游戏厂商能达到暴雪的高度,另人生疑的是,据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的数据显示,其测试账号(或激活码)竟然也能达到3000元之高。

  究竟是什么人在卖这些测试号?又有什么人会花3000元去购买测试号呢?究竟是玩家过于疯狂,还是另有隐情?又或者,我们本该乐观相信,国产游戏在这10年发展中,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狂热粉丝?

  为此,新浪游戏特地采访了部分玩家及某些账号商人,而他们给我们的结果出人意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测试号如此贵,你买么?
测试号如此贵,你买么?

  普通玩家之惑:测试账号凭啥这么贵?

  “3000元,这么贵?”张一一对于测试号价格表示出了无比的困惑。跟大部分普通玩家一样,他们甚至觉得测试号这种东西就不应该有卖的。

  测试账号是一款游戏在正式推出之前对于游戏可能存在的bug及游戏环境压力方面的测试而发放的ID,而目的不过是为了听取多方意见,从而进一步完善游戏。所以,测试号一般都是由厂商提供给部分游戏媒体及高质玩家的,并且,数量有限。

  显然,为了测试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厂商会对测试账号的发放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说提供给较大的公会、了解游戏的玩家等等。

  既然如此,账号又如何能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有售?而作为提供测试账号本身的厂商难道对随意出售测试账号行为不应该是明令禁止的么?

  困惑之一:测试号价格由谁定?

  如果说一个游戏账号的价格怎么定?或许你可以说取决于这个账号里相关角色身上的装备、等级等等其它的附加值。而作为一款新游戏的测试账号,一个不存在任何角色的ID,又将依据什么标准去定价?

  如果是依据游戏的受欢迎程度,那作为仅仅存在于一个持续时间并不长的游戏测试期内,并且会在测试结束后删档的测试ID,玩家真能狂热到花数千元去购买?再受追捧的游戏,公测之后,账号都可以随意注册,删档的测试账号珍贵何在?莫非玩家都已到“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地步?

  至少,在我们的采访中,大部分玩家都表示并不会购买测试号——能否先玩到一款新游戏并不很重要。

真有厂商炒测试账号?
真有厂商炒测试账号?

  困惑之二:真有炒号行为?

  在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有人指出,账号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存在炒号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低买高卖,甚至囤号高价卖出。

  据相关资料显示,有些测试账号价格的增幅一个星期内就能翻三番——这样的增幅恐怕是连日渐增长的房价都要自叹不如。

  令这些玩家非常困惑地是,如果真存在“炒号团”(暂时沿用别的媒体的称谓),那么这些号在封测期间不过是他们用来赚钱的工具而已,至少大部分测试号在前期不会流入普通玩家手中;当后期到达一定的价格高度时,普通玩家更不会购买,即使买了也是匆忙就到了测试的末期。

  撇开玩家花钱购买账号是否值得不说,这种行为间接影响了厂商的封测工作有效完成(据说发放账号的数量是经过厂商严格计划控制的),却从没有任何厂商说过要禁封测试账号倒卖的?

  困惑之三:货源从何而来?

  据悉,游戏公司发放给玩家的测试账号无外乎通过以下3种渠道:一种是在官方网站和论坛上设置一定的规则抢号,一种是通过合作的游戏媒体发放,还有一种是通过公会发放。

  事实上,一些热门游戏抢不到测试号是家常便饭,抢到测试号的普通玩家更是舍不得卖掉——那第三方交易平台上测试号货源从何而来?当然,不排除炒号团也会抢号。

  但我们从第3方交易平台提供的数据来看,很多卖家往往拥有很多测试号,如果单是人工抢号似乎耗费人力物力不小吧。

  商人玩家:我没做过测试号的买卖

  “至少我及我身边的人,没有做过测试号的买卖。”刘皓很肯定地回答记者。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除去张一一他们这样的存在着买卖需求的普通玩家,还活跃着刘皓他们一群专门买卖账号的玩家。

  不知道该用何种词汇来定义刘皓们,商人?似乎他们都还有着别的收入来源;普通玩家?他们似乎又不单是为了娱乐在玩游戏。

  “玩游戏能让我更了解这款游戏账号的市场利润。”刘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从事账号买卖近4年了,他会低价购入一些账号,转手再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售出,因为账号这种虚拟物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价标准,从而可控的利润空间很大。

  那么,是否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倒卖测试号的利润空间也是十分有想象力的呢?

  “利润应该很高吧,20%~150%,估计跟账号差不多。”刘皓们一方面认可了测试号存在的高利润;另一方面,他们中却没有人想过要去尝试这项生意。

  在他们眼中,这种不保值的测试号,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赔了本钱,而且购买的人很可能远达不到预期——谁会购买一堆明知道要删除的数据呢?

  “道理是相通的,跟做游戏账号买卖一样,会选择在线人数多的大型游戏,来低买高卖。市场需求空间大。”他淡然说到,“一款还未上市的新游戏,你也没玩过,单从宣传和媒体稿件如何去判断游戏潜在的玩家人数?”

  而玩家人数很大程度上在决定着一款游戏的虚拟物品的市场价格——测试帐号也一样,如果没玩家关注,谁又去会买呢?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从相关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发回来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时间,测试号的每天交易单量仅仅不足1000单——这个数据同庞大的账号交易量相比,微不足道。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交易量又是如何带出一周翻三番的价格涨幅?

这么看盈利还挺高的
这么看盈利还挺高的

  媒体质疑:公司盈利新方式?

  该篇报道中还指出,有的网游公司会有专门的炒号团队,而利用翻炒游戏测试账号来实现内测时期的盈利——目前网游公司的竞争压力大,很多公司都不得不另辟蹊径。

    但令人无法信服的是,如果是公司自我倒号行为,如何去实现利润生成?

  新浪游戏随后联系一些网友公司,公司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如果要游戏在内测期间实现盈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炒测试账号的行为在短暂的测试期中,很难达到有收益的程度。

  玩家质疑:是公司营销炒作手段

  如果说在这一场场猛涨的测试号价格景象中还能清晰看到一个赢面,那显然就是这款游戏的知名度了——一款游戏测试号能炒到几千甚至几万,非但能带来媒体的关注,更多的则是让玩家的目光聚集于这款产生天价测试号的游戏。

  记者采访过程中有厂商曾表示,其实很多时候,测试账号的一号难求的局面能给玩家造成此款游戏会很好玩的感觉,从而影响到玩家在游戏公测之后是否选择注册该游戏。就曾有厂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无避讳地表示通过此种方式,其旗下的游戏一下多了20多万的玩家。

  新浪网友我是XXX:感觉是公司炒作自己游戏成分多点吧,靠测试号盈利不太现实。毕竟封测期都不长,但如果造成一号难求的情况,然后大家都会觉得这个游戏这么火啊,那一定要去看看。

  新浪北京网友:其实这种宣传游戏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反正我不会花几千块买号。反而会想等到公测的时候看看,这游戏到底有多好值得别人花那么多钱买个测试号。而且一个测试账号卖到几千几万,对媒体来说不也是大新闻么?

  新浪乌鲁木齐网友:还成吧,这样的宣传方式也能接受,只要不打擦边球不找什么乱七八糟的代言人。不过我还是深刻觉得公司应该多放精力在游戏质量上,老在营销上手段出奇招,意义不大。

  新浪网友刘仁仁打豆豆:前段不有个公司说啥就发放400个测试号,然后大家都疯了地传,疯了地找号。测试号价格还节节高升,这下我们都知道有这游戏了,知道这游戏一号难求。

编辑:UU

分享到: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