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首页 > 新浪游戏 > 新闻动态 > 网络游戏 > 网络游戏-新闻 > > 正文
如何利用网络游戏来保护传统文化
http://games.sina.com.cn 2005-01-05 17:18 新浪游戏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地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而不仅仅是《少年全球化》?

  真正带来震撼的网络游戏 

  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现在只有在台北的大街看路牌才能见到它们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要维护的那个轶序不再回来,也切断了我们与“忠孝仁义”的关联。“信礼智勇”好歹还是一个各社会通用的生存哲学和基本要求,但我们嫁接了西方的价值理念,在儒家的词语外壳下,内涵不再。

   

  现在,更多孩子只是从有限的《古惑仔》来感受那种有点变态了的忠孝仁义、信礼智勇,以至于如今很多玩家在网络游戏之中动辄问候别人老母,似乎不这样不能表达他们所谓的“侠气”。《3D西游》之中对于师徒间、兄弟间情感的刻画细腻而真实。

  充满激情的网络游戏

  何为任侠?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不过,今天他们都在风中消散。再不见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的女子。高晓松在他《青春无悔》的文案里这样幽幽地写道。

  从小就被教导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何来的狂狷豪迈之气?何来风流洒脱的风骨?从来没有过年少轻狂,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青春,读再多的金庸古龙也不管用。

  所以,我们需要有《3D西游》这样的一款能够让人感觉到热血沸腾的网络游戏来唤醒已经在心灵深处埋藏已久的激情,让我们的真情勇敢的流露在现实社会之中。

  游戏的人文设定取材传统文化

  现在,年轻有为的形象是年少多金,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懂得如何赚钱还要懂得如何花钱,再也不是纳兰容若那种精通琴棋书画的浊世佳公子了。成人的价值取向在下一代人身上复制,甚至强化。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常昊那样的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原上,这一点《3D西游》是做的最具有特点的!不管是游戏之中那美妙动人的音乐,还是那真实再现的游戏画面,都能够感觉到中国文化这种唯美的艺术表达方式,虽然采用了先进的3D技术,但是在对于传统审美观点的把握上,《3D西游》的设计师是真正下了功夫来研究的。

  没有恶意PK、抢怪的网络游戏

  “孔融为什么让梨?”“是因为大的梨是坏的。”那个古执而陈腐的孔融如果听到现在的孩子这样回答,肯定气得在棺材里跳起来。是的,传统的道德范式正在流失。90年代的孩子被教导:不劳动者不得食。他们几乎从懂事开始就置身于竞争当中,天生就是达尔文主义者。三年级的孩子每周要上40节课,每天要练3小时的琴,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做功课到深夜12点,初二的孩子课外还要参加数学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学生会竞选……他如何能够说:同学,第一名我不要,让给你吧?

  没人会感激孔融。只是,当整个社会都开始认同“谦逊使人落后”这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时候,中国古人那种曾有过的温润如玉的人格魅力,也就湮没了。

  网络游戏的世界更是如此,从来听说是抢怪、抢装备,但在《3D西游》之中,由于更多强调游戏的趣味性和任务系统,不会让玩家过多受到练功升级的困扰,所以这个最为严重的网络游戏问题就这么迎刃而解。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3D西游新闻
评论】 【推荐】【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