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发生在九城门前的打人事件已过去十多天,记者再次采访了本次事件中受伤害程度最重的王东明先生及其他被打玩家。
记者观察到,王东明的外伤已不如事发当日那般触目惊心。右眼周围的淤青基本消退,梳理整齐的头发和洁净的衣裳让他看起来精神不少,与记者谈话的时候逻辑清晰,语调缓和,似乎不易察觉十天前曾被如此恶毒的围打过。其他玩家身上的抓痕和颈部的淤血也明
显淡化。玩家告诉记者:“我们一定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虽然受伤玩家的伤势普遍好转,玩家们也趋于平静,但在此次九城事件发生的背后,仍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思考。
运营商
格式合同一纸遮天
类似此次被封号的玩家,或在游戏过程中因其他原因造成财产丢失、被没收等问题上门与运营商进行商讨和论理的事件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玩家与运营商间频频发生纠葛,原因何在?
“玩家和运营商之间是一种服务合同关系。”律师用一句话概括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游戏运营商的游戏网站上都有服务条款,玩家只有在经过点击同意之后才能注册进而玩游戏。
记者在九城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用户违规处理守则》中,发现有这样一条内容:对于“复制物品或游戏中金钱”,其相应的处罚方式是“删除档案,并删除所有复制物品及游戏中金钱”。
记者通过咨询律师了解到,多数游戏的服务条款,是运营商为了反复适用而预先制定好的,属于格式条款或格式合同。但格式合同的特点决定了缔约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和信息的不对称,因此运营商封号所依据的格式合同的效力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带有强制意味的。
一旦玩家的账号因存在“复制品”,运营商将以毋庸质疑的态度将其封杀。这样一来就必定要带来争议,运营商能否作为游戏虚拟空间的裁判者?如果游戏虚拟空间需要秩序的话,谁来维护这种秩序?这种秩序是否有法律上的效力?
虚拟财产
归属引发争论焦点
一位玩家从下载客户端、购买点卡开始就成为某款网络游戏中的一份子,他们需要花费精力、消耗时间、付诸金钱。记者前去网吧走访了不少游戏玩家,一些超级玩家已经把网络游戏当作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为它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太多太多。
“如果他们把我的账号封了,我拿什么去跟他们争论?”一位《奇迹》玩家在此次打人事件发生后向记者表示出担忧与恐慌。“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手里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复制品’,没有办法核查,没有可能求证。”
就一个普通玩家而言,他们完全无法知晓账号里的装备是否存在“复制”可能,没有技术依托,没有求证途径。所有的数据都由运营商掌控,很显然他们在拥有格式合同的先天优势下又一次握住了尚方宝剑。
“运营商一刀切的做法实在让人无法接受,账号是我充值的,点卡是我购买的,等级是我练来的,财富是我挣来的,你怎么可以因为‘复制品’而将我哄出大门全盘否定?那么多付出找谁要去?”一位曾因“复制品”而遭封杀的《奇迹》玩家极其愤慨的告诉记者。
假如运营商抓到了足以充分证明某一个账号内的某一件装备属于“复制品”的证据,将此账号封停是否就合情合理了呢?因用户账号内存在一个小小的“复制品”而对其封号使得其虚拟财产完全化未乌有,这种处罚措施是否与玩家的作弊程度或作弊所得相应,如果惩罚大大超过了玩家非法所得又是否合理?因为缺少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沟通手段,游戏公司在维护广大玩家利益、打击非法手段时,被迫站到了玩家的对立面。
网络游戏
纠纷呼唤现实立法
对于如何界定虚拟财产的归属及如何规范网络游戏的秩序,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事实上网络游戏中的纠纷非常普遍,但更多的是不了了之,玩家的正当利益多得不到维护。网游纠纷极需立法规范而相关法律却一片空白。法律滞后于网络的发展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律师告诉记者:“法律的不明确甚至欠缺给网络游戏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一个行业发展成熟的标志往往是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因此为了规范和发展网络游戏有必要加快进行相关的立法,尤其是虚拟财产方面的立法。”
网络不是一片净土,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无论虚拟还是现实都会有冲突与纠纷,而冲突和纠纷的解决不可能离开法律,尤其是网络的深入发展更期待法制的完善与健全。
网络游戏是其中之一,其近几年的发展使人们担心藏在法律死角下,躲在黑暗中肆意舞动的网络游戏还将上演多少出闹剧?其长远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尽快立法是当务之急,完善法律以适应网络游戏产业长远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