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怀疑《DOOM3》或者《半条命2》的票房成绩会低于好莱坞的大制作,也没有人怀疑这10年来围绕游戏产生了那么多技术偏执主义者
当每年5月的E3游戏展成为约定俗成的节日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像1995年首次E3游戏展时那样诚惶诚恐了。就如同《游戏基地》在2004年E3首日报道中说的那样,“E3展览所经历的10年,分明是电子游戏进入大众消费主流文化,并且围绕游戏改变了技术手段和生活
观念的10年。”而这10年间全球游戏产业收入从60亿美元,猛增到380亿美元,不仅仅创造了id卡马克这类游戏界的比尔·盖茨,更是索尼超越任天堂与世嘉的10年。
Slashdot在报道E3十年时写道:“没人还记得3DO和雅达利是谁了,反倒是ATI和Nvidia这类专门为游戏开发硬件技术的公司成为了游戏界新的宠儿”。游戏机这个概念已经越来越随着电脑和网络游戏的泛滥而变得渺小,尽管微软的XBOX依旧抱着亡我之心不死的态度来抗衡索尼的PS2,但是整个游戏界的核心早已不是10年前,靠一两个新的游戏类型,或者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吸引玩家了。这无疑再一次印证了沃尔特·佩特在他的《文艺复兴:诗与艺术的研究》一书中的观点,当一项艺术表现被开创,短暂的新鲜感持续不了多久,艺术内容和表现技巧的平均化再所难免,之后这个时候才可能出现米开朗基罗和莎士比亚,艺术技巧和思维的创新必须借助外力。
而音乐杂志《搅拌机》和北美民间思想刊物《东海岸》则在不久前的文章中,不约而同的将游戏艺术列为需要借助外力实现“文艺复兴”的类型,游戏评论人杰克·史帝文森评论道:“10年来推动游戏界的是靠填补无数的故事空白,而未来10年游戏的原动力则是靠3D图像绘制技术了。”实际上ATI和Nvidia这两家显示卡公司已经接过游戏领域快速前进动力源的接力棒,在3D无处不在的游戏时代充当领跑者。最明显的例子就是ATI捆绑《半条命2》,而Nvidia搭载《DOOM3》,这两队结合几乎成为了当下游戏界最奇妙的商业组合。
当ATI公司在E3展览上拿出最新的X800视觉处理器时,没有人敢于否定显示卡领导游戏这一说法了。因为X800内部所集成的1亿6000万晶体管几乎是目前主流CPU的4倍,ZD的专栏作家约翰·德沃夏克评论道:“X800的出现说明了目前游戏领域近乎病态的技术速度偏执主义。”他之所以如此评价,是因为3D游戏已经越来越成为个人升级电脑性能的唯一需求,而显示卡性能的翻倍正是这种技术需求直接的产物。ATI的主席何国源在接受采访时仍沉浸在与Nvidia竞争显示卡性能的兴奋中,他说道:“每年CG图形协会那些学者们研究的论文,以及众多游戏厂商极度追求画面效果,必然造就3D图形卡技术的井喷,而显示卡上的GPU将是未来技术图形为王的中心。”
实际上从1998年Voodoo开创3D加速技术以来,游戏界已经制定了一套类似著名的摩尔定律的私下规范,在他们看来显示卡只有每8个月提升一倍性能,才能满足游戏开发者。“那些开发游戏软件和为他们提供显卡技术的人都是技术疯子”,曾任《红鲱鱼》杂志记者的达斯汀·帕切说道:“游戏开发者和显示卡设计师似乎在串通,他们拼命的追求速度和高画质,于是所有游戏爱好者只能尾随在后面拼命的更新零件。”
而与ATI倡导GPU所引发的速度偏执主义相对的,Intel则拼命在守护自己的CPU战场。在Intel看来,如果自己也想搭上游戏偏执狂这趟技术极端主义快车,只能依靠自己看家的CPU技术,就是将所有的功能计算任务都交给CPU去完成,用CPU来计算歌曲、图像、语音。这不由令人想到大卫·休漠在《论本性》中提到人类对于速度追求的本性,E3十年的历史从侧面印证了休漠关于速度追求感性的预言,而ATI的X800则试图超越休漠预言的另一半:技术的平衡理性。达斯汀·帕切接着说道:“GPU所代表的图形派和CPU所代表的中央处理器派,早晚会对立起来,速度偏执狂们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