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冯亦珍5月24日报道:虽然他们的头发花白,虽然他们的步履有些蹒跚,但是在网络世界中他们也成为活跃的成员。71岁的陆本鸿,坐在电脑前,正专注地一个网上的在线游戏玩“泡泡堂”,只见他熟练地使用鼠标和键盘,历经三轮竞赛,终于进入前3名。他是在参加23日上海第三届老年数字生活科普周活动,成为获奖的一名老年网络游戏高手。
|
|
老年朋友也加入游戏队伍中 |
|
|
|
泡泡堂游戏截图(新浪游戏配图) |
|
从上海纺织建筑公司医务室退休的陆本鸿,两年前开始对电脑有兴趣,并参加上海著名的老小孩网站举办的老年电脑培训班,很快就能网上浏览,在线游戏,制作动画、发电子邮件等。他说,网上的世界很精彩。现在已离不开网络了,每天上网看新闻,查信息。他说,特别是网络电话,与女儿随时可通话,太方便了。远在千里,也如同咫尺。
进入网络世界的老人,还与数码相机打起了交道。使用数码相机的老人,用相机记录了晚年生活,社会风情,乐在其中。73岁的岑长源,拍摄的《晨练》,已在科普展展出。这位从药物研究退休的老人,如今对摄影情有独钟。他不仅会在网上编辑照片,还能自己进行彩色打印、储存,并计划自己刻录,作光盘。记者看到老人的数码照片《晨放风筝》、《外滩美容师》、《苏州河畔》等,倾注了老人对生活、对城市的爱,非常精彩。
网络曾被认为年轻人的时尚,似乎与老人无缘。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热心的网民,乐在网络中。持续多年力助老人上网的“老小孩网站”,总经理张志安说,老人更需要沟通与交流,老人上网,能帮助老人融入社会,丰富晚年生活。
上海是老龄化程度很高的城市,60岁以上老人多达254万人。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以后,老人更注重追求提高生活品质,丰富精神生活,渴望享受信息时代数字生活的便捷和乐趣。一项调查显示,有73%的老人表示“非常想上网”。为此,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市科技协会、市老年基金会从去年10月起,正式启动上海“扶老上网”工程,着力消除年龄差异的数字鸿沟。
近1年来,主办者编写统一教材、开设“入门、提高、兴趣”三类进阶式课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传授相关知识;社区、街道及区、县,组织老人开展网络征文、电脑游戏、网页制作等活动,提供交流、展示成果的平台;上海的“老小孩网站” (www.oldkids.com.cn)等社会力量,给老人提供热线咨询,电脑代购、上门维修等服务,解除老人的后顾之忧。
这项活动得到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在上海长宁区,区老龄委、区科协等投入了100万元,建立社区标准化老年电脑教室,长宁区已培训了2000名老年电脑志愿者和管理者。志愿者深入在社区手把手地教授更多的银发同龄人上网。在长宁区的电脑沙龙、网络知识答题,老少网络游戏大赛等活动,都闪现老人的身影。
在“扶老上网”工程启动不到1年,上海的上网老人已达约20万人。上网老人中年龄最大的是95岁的杜培基,他还参加了上海第三届老年数字生活科普周的竞赛活动。身患癌症的李传镒,也在网络生活中获得无限乐趣,感到生活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