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首页 > 新浪游戏 > 新闻动态 > 产业服务 > >  正文
微软联手7家网站 六大频道曲线进口
http://games.sina.com.cn 2004-11-29 11:02 21世纪经济报道


正在建设中的MSN游戏频道

  [文章导读]

  MSN利用这种方式进入中国,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

  [正文]

  微软终于蠢蠢欲动,将原本赤裸得只剩下聊天功能的MSN穿上了互联网的外衣。

  从10月底就传出的微软MSN Messenger,将整合六大频道的消息,日前已经清晰地在其新近推出的MSNMessenger 7.0测试版中得到证实。

  记者调查获悉,在上述MSN Messenger 7.0测试版中,此前微软在MSN Messenger 6.2版本中预告的六大频道的内容标签(包括社区、拍卖、图铃下载、汽车、交友和游戏),目前已经找到了相对应的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目前并不是自己来管理这些频道,而是通过加盟的合作伙伴来经营管理。消息人士透露,其中部分合作伙伴付出了300万美金的代价才获得了加盟权。

  关于微软此举的真实图谋,IMU公司执行总裁周俊对记者表示:"MSN受到政策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做出自己原创的作品,那么它只有‘曲线’进入中国市场,虽然这样可能面临同其他合作伙伴分享收益的情况,但是有总比没有好,何况价格也不低。

  7家合作伙伴

  11月23日,记者致电MSN此次捆绑合作的一方“人来车网”,该网站市场部负责人同样向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并表示:“这个合作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但是双方合作将不会有太大的变数。”

  据了解,这次与微软进行合作的7家伙伴为:社区是猫扑(mop.com)、拍卖是淘宝(taobao.com)、汽车是人来车网(didibaba.com)、交友是灵通世界(mimi.com.cn)、游戏是联众(ourgame.com)、图铃下载乃是指云时代(sensky.com)。

  另外,还有一个未有标签的资讯频道,其合作方是北青网(Ynet.com)。

  微软公司某人土称,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客户提供服务,微软近期将把MSN Messenger服务器搬到中国。

  记者逐一访问了这些合作方为合作所建立的网站,除联众页面上显示的是“网站正在建设中”外,其他网站都已经有了实质内容,且其页面中都嵌入了MSN标志。但从22月开始,这些测试页面部已被进行加密处理。

  记者致电微软(中国)MSN事业部,该事业部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有可透露的消息”。记者采访其六家合作伙伴中的一家时,该网站人士表示:“这个合作将会在不久宣布,具体日期现在尚未确定。”

  除了休闲游戏的代表联众世界和淘宝之外,同MSN合作的其它几个网站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并不算有名口同门户网站相比,这些网站相对比较专一,同时他们的用户流量比较稳定,有着相对专一的用户群体。

  以社区服务为主的猫扑(mop.com)是目前中国比较火热的几个虚拟社区之一,在目前几千万流量的基础之上,网络广告和其会员制度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汽车团购专业、网站人来车网为买车的用户提供专业的汽车资讯和社区服务以及购车优惠,其收入来源同样包括网络广告。联众游戏目前是国内休闲游戏市场最大份额的拥有者,以会员制度和网络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

  图铃下载和网络短信服务将交由2004年3月成立的北京指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要从事电信、移动、数据通讯领域的软件产品开发和系统集成,致力于为移动通讯用户开发、整合无线内容和应用服务。

  交友专业服务网站灵通世界,是一家隶属于北┮剖ǖ缪队邢薰?MDC Telecom)的网站,主要提供小灵通数据业务的增值服务,同时拥有交友社区服务。北青网依托北京青年报社及其下属的报社,今后将为MSN资讯频道提供政经和财经新闻信息。

  据悉,该合作事宜将于12月在北京宣布。

  曲线入市

  日前业界传闻微软针对MSN市场拓展将在上海成立独立公司,消息人士还透露,此独立公司拥有自然人股东。据记者调查得知,跟上述几家网站谈判的仍旧是微软(中国)的MSN事业部。

  人来车网相关人士对记者称:“目前跟我们谈合作的还是微软的MSN,至于今后MSN如何运作,那是微软自己的战略问题,我们不便透露。”

  至少从目前看来,微软将MSN在中国独立出来的想法还未得到微软的证实。另一种说法是,在中国微软将MSN作为自己的一个事业部存在,但是保证它有着相对独立自由的地位。

  在中国微软不成立中国公司那就只有将六大频道卖出去,给别人经营,估计这只是正式进入中国的一场实验。据悉,如果卖出去,每个频道的费用约300万美元。

  实际上,MSN进入中国的步骤非常紧密,而且按部就班。

  2003年2月25日,微软总部宣布放弃赶超美国在线、成为最大在线服务提供商的目标,制订出使MSN成为—家网络门户的最新战略。

  同时,MSN进入中国,虽然业务只限于在线聊天和软件在线租赁两部分,但这表明了微软在从国际战略上考虑中国市场。

  今年6月21日,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投资2000万美元设立的上海微软MSN软件公司正式签约落户紫竹,这成为微软MSN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个技术开发与技术支持中心。

  业界人士表示,此次微软捆绑MSN Messenger推出MSN的中文门户网,虽然异常低调,但是从整体策略上看,微软这次准备很充分。

  该人士表示,MSN Messenger在中国拥有超过15%的市场份额,而且其用户群相对高端。如果任凭庞大用户和流量产生的连带利益旁落,也不是MSN。去年正式进入中国的初衷。只不过,因为限于政策,MSN不得不寻求其他的模式来“曲线”入市。

  根据国家关于互联网经营和媒体经营的规定,外资不得进入中国互联网内容服务行业,由此封闭了许多国外巨头直接进入中国的大门。但是,MSN一直在寻求如何从一个纯粹的即时通讯工具向—个互联网门户迈进的道路。

  在国际上,雅虎凭借深厚的实力同以微软为背景、以Hotmail为基石的庞大MSN用户群竞争,但是现在看来,雅虎赚钱了而MSN却还是一个提供技术支持的网站。

  那么如何利用庞大的用户群和流量带来收益?这成为MSN进入中国必须考虑的问题。人来车网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人来车网同MSN的合作方式至少在目前看来是很有前景的。”事实上,人们最关心的是MSN如何将这六个频道贩卖出去。

  淘宝花费300万美元买下拍卖频道,这个一直就想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上成为C2C老大的拍卖网,此次花费巨款印证了马云“有钱无处花”的感慨。而其他的合作伙伴,或是租赁或是分成,也企盼能够借助MSN的庞大流量来为自己带来可观的收入。

  微软的终端武器

  “微软的另一个图谋是利用终端占领互联网市场。中国今后的宽带市场不可限量,而且使用费络的人群越来越多。”分析人士称;“这也是微软互联网战略的一部分,今后的互联网的竞争将是终端服务的竞争。”

  雅虎中国区总裁周鸿祎曾对记者表示:“即时通讯工具将成为人们利用和访问互联网的最主要形式。”

  在中国,因为互联网短信增值业务同即时通讯捆绑业务的异军突起,使得中国互联网市场竞争格局再度掀起高潮。

  据iResearch所作的一份市场调查报告中,中国即时通讯2003年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到550万人,其中腾讯占71%的份额,微软的MSN Messenger占17%,网易泡泡则在推出不久的时间了实现了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MSN在中国市场的发力能有多大作为,恐怕还需要时间检验。

  而如今,包括网络电话在内的许多即时通信软件纷纷登上舞台。今年5月才开始正式发布的IMU即时通讯联盟,其执行总裁周俊称其同时在线人数峰值突破27万,而一直占据即时通讯软件龙头腾讯QQ,其在线峰值更是突破800万。

  TOM网刚刚发布的即时语音通信软件TOM Skype,注册人数也突破了200万。除此之外,还有新浪网的朗玛UC、搜狐的搜Q、雅虎的雅虎通、网易的泡泡以及263的一话通等。

  11月25日,TOM网总裁王雷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即时通讯软件市场的细分越来越清楚,今后各自服务对象的定位也将越来越清楚。他认为虽然现在电脑对电话之间语音通信还未有明确的政策,但是首先必须集聚人气。

  IMU执行总裁周俊对记者说:“事实上,即时通讯软件的最大功能便是集聚人气。如今诸多即时通讯软件上都陷入了几乎所有互联网功能,足以证明这一点。”

  据悉,新版的QQ2004正式潜入了包括网络硬盘在内的十个网络服务按纽,而腾讯也借此迈上了互联网门户的道路。

  MSN利用这种方式进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即时通讯软件市场当然会有冲击,但是由于一些软件各自定位的相对准确,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目前的市场格局。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MSN新闻
评论】【推荐】【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相关报道
微软数月后将在国内推出MSN游戏业务 (2004-11-12 13:40)
光通封神再爆新系统 蝶系统堪比MSN (2004-11-12 13:25)
微软MSN进中国 游戏社区招募合作伙伴 (2004-11-03 16:22)
《开天》MSN家族又添个性新成员 (2004-09-01 14:21)
MSN Messenger推出多款互动游戏 (2004-08-16 10:28)
奥美《开天》开通MSN个性头像下载 (2004-08-12 14:02)
移动mm——用你的手机也可以上msn (2004-06-16 11:35)
《大富翁7》经典角色MSN个性头像登场 (2003-11-17 11:43)
出奇招 MSN再现《神之领域》风采 (2003-10-20 11:21)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