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游戏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于2011年《大众软件》2月上)
本刊记者 罗宾
一
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的一线大牌明星演员都曾代言过网络游戏。自2001年9月网龙公司邀请影星周迅担任《金庸群侠传Online》的代言人起,明星代言游戏就渐渐成为了网络游戏行业的一种营销和宣传惯例。
网络游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气,你看上市网游的财报里,什么ARPU(活跃付费用户平均贡献收入)ACU(平均同时在线人数)这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一种人气指数。而影视歌坛的明星,在人气和知名度方面都拥有很强的基础。选择明星代言游戏,成为了中国网络游戏发展史上的一种风潮和印记。当我们多少年之后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对于网络游戏的印象,那么,周星弛双手交叉于胸前怀抱宝剑的身姿、刘亦菲身披蓝甲拉弓搭箭的模样、“周董”版的雷人吕布形象甚至李宇春手握可口可乐与《魔兽世界》里的兽人拥抱的情形……一定也会立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吧。
几乎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明星,都曾参加过游戏的代言。无论是周杰伦、蔡依琳、杨丞琳、林志玲、周迅、甄子丹、王宝强还是萧蔷、任贤齐、孙俪、大小S、范冰冰、林志颖、胡军、李宇春、周笔畅、陈楚生,甚至连歌手孙楠、韩红、主持人沈星、黄健翔都曾担任过游戏代言人。当然,最后还少不了的一个是这个时代不能缺席的人物——芙蓉姐姐。
有些明星所代言的游戏还非止一款。我不知道各位读者对于自己喜爱的明星所代言的游戏是否有格外的好感呢?我想如果不是某个明星的超级Fans,恐怕谁也不会真的爱屋及乌到对其所代言的游戏也衷心拥戴。况且很多明星虽然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这种知名度有很大程度是由他们的签约公司包装和宣传出来的,一些商业活动上出现的高举照片欢呼雀跃的“粉丝”,有些也不过是公司花钱请来的“托儿”,这也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对于玩家而言,这些明星并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款足球游戏聘请黄健翔担任它的解说员配音,可能会吸引很多球迷玩家去尝试这个游戏,而如果请黄健翔去扮演一个武侠游戏的主人公,我想每个人都会觉得很奇怪。还比如,王宝强这样的演员很有特点,但又有谁会因为王宝强很红,就会去玩他所代言的游戏呢?
作为行业内最早被聘为形象代言人之一的香港影星周星驰,他在2001年11月起与网易公司签署了一些列合约,受网易聘请为其网络游戏《大话西游Ⅱ》担任形象代言人。正因为《大话西游》这一系列网游的成功,使“影视明星代言游戏”这一跨业合作看起来具有无限美好的“钱景”,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邀请明星代言的游戏都像《大话西游》系列本身这样成功,更何况,也并非每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具有“星爷”这样的号召力和亲和力。游戏业作为一个新兴娱乐产业,它的用户群体都在不断细分,而影视歌坛明星的拥戴群体,同样是有所区别的。
另一方面,对于明星个人而言,并不是每个人代言游戏都有收入可言。事实上,很多名人为游戏代言,都是通过其经济公司或业内人士彼此介绍间的一种“友情”邀约,代言人并没有拿到一分代言费,而真正签商业合同并拿到代言费的代言人,其中一部分人的代言费用也并不是得到网游公司的一次性支付,而是通过盈利分红的模式分次得到。
总之明星效应并非万能,游戏的质量还是第一位的。去年11月,在各大游戏主机平台上推出了一款名为《迈克尔·杰克逊——生涯》(Michael Jackson: The Experience)的MUG游戏,正如同国人对“星爷”的尊重已经超越了他个人的所作所为;一个人即使他不是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迷,也会为他独创性的舞台表现所折服,如果一款与他音乐舞蹈有关的游戏作品在他离世后不久推出,恐怕谁都会对之表示关注。但事实上,这款游戏销量惨淡,因为即使是迈克尔·杰克逊这样的名声,也挽救不了它单调、简陋和毫无诚意可言的表现。一旦事情到了这样的地步,名人的招牌则反而只会增添玩家对游戏开发商的轻蔑——这不是锦上添花,这是欺名盗世。
二
如果说选择孙楠、韩红这样的实力唱将为游戏演唱主题歌比仅仅是穿着比基尼摆个Pose更有价值一点,那么欧美的电子游戏则选择更进一步的方式来为游戏增添色彩——配音。这其中最使人记忆深刻的当属为《辐射》系列片头动画配音的罗恩·帕尔曼(Ron Perlman),“War,the war never changes”令人销魂。而在《辐射3》中,这种做法更为登峰造极,曾主演《发条橙》的老牌英国影星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Malcolm McDowell)为Eden总统配音,而主角父亲那富有磁性的带有爱尔兰风韵的声音,则来自主演过《星球大战》和《辛德勒的名单》为父亲配音的演员是中的廉姆·尼森(Liam Neeson)。
而选择影视明星为游戏配音,并非只是个别游戏的选择,而有渐渐成为潮流的趋势。例如Activision就邀请参演过《第五元素》的明星盖瑞·欧德曼(Gary Oldman)和主演过《兵临城下》《阿波罗13号》的艾德·哈里斯(Ed Harris)将为《使命召唤——黑色行动》配音。这些演员将他们的个人魅力和对角色的理解与把握真正地融进了游戏之中。玩家通过他们富有魔力的声音,更深入了体验了游戏所给他们的意境和世界观。
三
关于为游戏配音的话题我们完全可以单写一篇文章来详细叙述。但我们本期的专题毕竟是要谈一谈游戏的真人广告。名人配音当然也可以算作是一种对游戏的广告宣传,但事实上我们还是应该再来看看外国游戏历史上的那些有“雷人”效果的真人游戏广告。
早在1989年,KONAMI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特别计划Y》(Special Project Y)的立体射击游戏。游戏开场动画一看便知是模仿007系列电影的风格,游戏的第一关是玩家控制的两名特工背负单人飞行器与带有同样装备的敌人在海面上进行战斗,之后抵达一个小岛,开始有横版陆地格斗和纵版战斗的关卡,游戏以最终毁灭敌人的核设计为目标。这个游戏的整体手感还说得过去,但纵版射击时的伪3D画面时比较难于判断敌人的位置,需要凭经验来进行,但这也是当时同类游戏的通病。整个游戏还算说得过去,但是游戏的宣传海报就让人感到有点莫名其妙了。两个留着小胡子、身穿休闲服装的男子正在和几个泳装美女坐在一起,其中一个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情,心不在焉地向远处看风景,另一个手持MAC-10冲锋枪,作出一副很警觉的表情——可是,游戏开头的那两个男主角,明明就是没有胡子的啊。如果不是整个画面里还贴了几张游戏画面的小图,真的有点让人莫名其妙。也许这款游戏名字的谐音正是在暗示这一切的无厘头——Special Project Why?
与这款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打美女牌的,还有很多,例如1985年日本物产推出的名为COP 01的游戏。这款游戏相较于它的时代而言,还是非常不错的,具有那个时代机能不高但在游戏耐玩性上有所琢磨的作品。只是它的真人宣传海报实在和游戏本身关系不大。
《赤色要塞》对于70后和80后玩家而言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作了。它的FC版本与魂斗罗、绿色兵团、沙罗曼蛇并誉为“四强”,风靡整个八十年代,为诸多80前玩家们所津津乐道。在这款由KONAMI公司制作的游戏中,你驾驶军用吉普车突入敌方前线,解救被关押在敌方大楼里的我方战俘,并在指定的直升机场将人质送上接应直升机——这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一类军事游戏。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本来只是个吉普车射击营救己方俘虏的游戏,但是还设定了4位有名有姓的游戏角色,他们分别是——Decker上校、Bob中尉、Quint军士、Grey下士(这一设计也延续到FC版本中,在FC版本的开头画面,你也能看到这四个人物的介绍)。但其实在游戏里你根本分不出他们到底是谁,因为他们谁也没下过吉普车一步,而你所能控制的也只是一辆吉普车而已。这大概也是为了增强游戏代入感的一种设计手段吧。毕竟控制有名有姓的人物相比只是控制着一辆毫无情感的吉普车,玩家的投入感会更大一点。该作的日版游戏海报制作非常精良,并且把游戏里的这四个角色的头像也画了出来。但问题是我们一看就知道,这几个人物头像是“山寨”了电影演员。起码Decker上校肯定是照着电影《遥远的桥》中肖恩·康纳利所扮演的那个空降伞兵师长所绘,而Quint军士则是越战影片《猎鹿人》男主演罗伯特·德·尼罗的翻版。
这款游戏的美版改名为Top Gunner(和电影Top Gun的名字好接近),这次的海报重新制作了,他们真的找来了一辆军用吉普,并真的找来了两个穿着紧身内衣、戴着墨镜的美国叔叔,以及一位穿着快要烂没了的背心,裤腰带上别着两颗手雷的美国姐姐。
接下来,我要说一个值得一提的发现,那就是,同样是这个烂背心,它又出现在另一款游戏同样由KONAMI公司于1989年推出的纵版射击游戏《饿流祸》(Devastators)的海报当中——在这个海报中,一个笑容很天真的金发女孩正抗着一个玩具火箭筒,而在她身后,则是一架被击中正在坠毁的俄制战斗直升机!《赤色要塞》美版在美国的推出时间是1986年,而这款游戏推出于1989年,那么也就是说,同样是这件烂背心,三年后又重新穿在了另一个女孩的身上。
接下来我有一个发现,那就是Konami那一时期在美国发行的街机游戏,都非常喜欢用真人模特作为海报宣传。1990年推出的《异形》可算是当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大作。它几乎完全忠实于电影的世界观,游戏气氛和关卡设计也都尽量贴近电影本身,当然限于那个时代的技术能力,一款横版过关游戏里必须还要有一些和电影不那么一样的桥段作为支撑。而且这款游戏的宣传海报是我见过的最靠谱的游戏海报了,除了主角不是电影中的演员外,其他一切的氛围营造都棒极了,背心……也是新的,可是,这游戏的背景画面和《超级魂斗罗》的那张白痴海报里的背景画面是完全一样的,而且女主角的裤子和《赤色要塞》里的美国姐姐一样,可见KONAMI的道具服装就是这么几件,在不同的演员身上换来换去。
《绿色兵团 2》(M.I.A. - Missing in Action)也是当年风靡一时的游戏大作,很多人在这个游戏机台前一坐就是一天,小孩子根本别想靠近这台机器。相比一代,这一代改善和增加了很多内容,游戏变得更加好玩。丛林地带增加了很多地下通道,梯子可以攀爬。一开始主人公身上同样只有一把匕首,通过缴获敌人的武器来增强战斗力,但这次不同的是,你可以同时带3种武器,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武器,增加了游戏方式的丰富性。游戏同样和那个时代的战争游戏一样,带有明显的西方冷战思维,游戏的最后一关非常残酷,你必须带着人质活着逃生,一旦人质全死了,你的任务就宣告失败。人质被杀,游戏结束。但这样一款游戏,它的宣传海报看起来却非常搞笑。海报里出现拯救战俘的英雄成了一个女战士,她穿着暴露,并且还拿着一把手枪——游戏里不仅没有女性角色,而且也根本就没有手枪这一道具。而那两个被从死囚笼子里救出来的己方战俘的表情也非常耐人寻味。
四
与KONAMI公司那些和游戏完全没关的广告代言人相比,Midway的传世大作《真人快打》(Mortal Kombat)的海报就给力多了——你没看到这个游戏直白的中文名字吗?海报里的几个模特,正是真正会出现在游戏当中的格斗大师。《真人快打》的英文名称Mortal Kombat直译为“致命格斗”或“殊死格斗”,这名字由来是因为该游戏的显著特色。最初,该游戏是称为Mortal Combat。但当游戏推出前最后一刻制造商为了特显该游戏的特色“角色在战胜后可以残酷地干掉对手”,故此把Combat中的英文字母C字改为K字(K字是代表Kill,杀戮的意思)。而《真人快打》这现在普及的名字则是起源于当时国内游戏厅中约定俗成的叫法。它突现了游戏的另一大特点,即游戏中的角色动作均为真实人物视频捕捉成一桢桢图像后,再制作成连贯的2D动作的,这样使角色看起来就像是真人在格斗。该作在推出初期其实并不太被看好,但出人意料,该作刚一发表就在各界引起轩然大波。当时因为此游戏有过多的血腥镜头暴头断肢等画面频频出现而被例为限制级游戏,并只能以成人作为销售对象。新闻和一些杂志用大篇幅进行了报道,很多人都是在新闻上才得知了这个游戏,也正是由于对暴力血腥无所顾忌地展示,真人快打引发了当时游戏界的巨大争论,也直接催生了被简称为“ESRB”的“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这个组织机构来对游戏软件进行年龄分级,游戏的开发商Midway也一跃成为知名厂商。
由《真人快打》引发的真人扮演热潮曾风行一时,最登峰造极的当属2002年一个叫Creative Edge Studios的业余开发小组在PC主机上开发的小众格斗游戏《比基尼格斗》(Bikini Karate Babes)。虽然这款游戏确实有点搞笑,但它也毕竟是游戏寻求拟真最大化、寻求与现实及现实中的人相结合的尝试所遗留下的一种痕迹。在当今的游戏开发技术下,真人扮演的游戏恐怕只会越来越少了。